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04)
2022(1124)
2021(1089)
2020(964)
2019(2225)
2018(2414)
2017(5391)
2016(2964)
2015(2740)
2014(2687)
2013(2753)
2012(2668)
2011(2502)
2010(2596)
2009(2618)
2008(2634)
2007(2671)
2006(2437)
2005(2316)
2004(2287)
作者
(7463)
(6314)
(5961)
(5942)
(3950)
(2959)
(2728)
(2458)
(2313)
(2300)
(2209)
(2190)
(2092)
(2055)
(2003)
(1940)
(1861)
(1835)
(1710)
(1639)
(1595)
(1572)
(1513)
(1489)
(1476)
(1401)
(1356)
(1265)
(1250)
(1208)
学科
(12946)
经济(12932)
(7394)
管理(6589)
方法(5453)
中国(4993)
(4949)
(4924)
劳动(4906)
(4746)
企业(4746)
数学(4423)
数学方法(4383)
农业(3398)
理论(3107)
(3081)
(3035)
(2919)
(2595)
教育(2583)
(2540)
人口(2390)
业经(2384)
动力(2362)
劳动力(2333)
农业劳动(2154)
(2133)
金融(2132)
农业人口(2106)
(2099)
机构
大学(44375)
学院(42575)
(19157)
经济(18846)
研究(13835)
管理(13732)
理学(11367)
理学院(11240)
管理学(11014)
管理学院(10927)
中国(10712)
(9994)
(9056)
财经(7997)
科学(7590)
(7180)
(7168)
师范(7139)
(7130)
经济学(6949)
(6816)
研究所(6286)
经济学院(6186)
财经大学(5845)
中心(5819)
北京(5759)
师范大学(5752)
(5520)
(5337)
(4997)
基金
项目(22668)
研究(18157)
科学(18077)
基金(16770)
(13955)
国家(13797)
社会(12445)
社会科(11780)
社会科学(11776)
科学基金(11728)
教育(8772)
基金项目(8344)
(8186)
编号(7600)
成果(7392)
资助(7214)
(7097)
自然(6208)
自然科(6078)
自然科学(6078)
自然科学基金(5964)
(5545)
国家社会(5338)
课题(5334)
(5154)
教育部(5105)
重点(5023)
人文(4848)
社科(4830)
项目编号(4619)
期刊
(23227)
经济(23227)
研究(16037)
中国(9898)
(8293)
学报(7073)
教育(6470)
科学(5856)
大学(5692)
财经(5651)
(5352)
管理(5211)
学学(5196)
(4923)
(4336)
金融(4336)
经济研究(3604)
问题(3554)
农业(3237)
技术(3149)
业经(3139)
图书(3030)
(2518)
理论(2474)
书馆(2389)
图书馆(2389)
(2325)
经济问题(2192)
实践(2164)
(2164)
共检索到69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建国  
向后折弯的劳动供给曲线仅仅概括了处于发展阶段的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很不完整。对此,文章进一步思考了生存和享受阶段的劳动供给行为,得出了完整的劳动供给曲线。然后,结合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对它进行了均衡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林  
利用19个国家1978—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长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发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失业率、大学毛入学率和人均GDP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非常显著,从而证实"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付廷臣  
从我国存在巨大的区域经济差异出发,如果假定劳动力从落后地区向发达的城市转移,不是决定于两地区的工资之差,而是决定于城市的工资与落后地区劳动力在城市的生存成本和需要其负担的家属在落后地区的生存成本即转移劳动力的基础价值之差,并且假定在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上,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实际小时工资的降低,存在劳动力的退出,并且退出劳动力减少的劳动供给大于留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者增加的劳动量,则城市农民工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以落后地区转移劳动力的最低基础价值为起点、向右上方倾斜、其不同阶段存在不同斜率、且斜率随城市劳动力供求状况而变动的曲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闯  张世伟  
依据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数据,本文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估计了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作时间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个体就业概率不断增加;随着家庭其他收入的增加,个体就业倾向逐渐降低,工作时间逐渐减少;随着家庭人口数的增加,就业个体的工作时间逐渐增加。低收入群体女性和男性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分别为-0.3237和-0.3167,而女性中高收入群体工作时间的工资弹性为0.1429,说明倒S型劳动供给曲线在2002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是存在的。因此,政府部门应结合经济发展水平适时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教育和培训投入力度,促进低收入群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清杰  
2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劳动市场分割理论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供给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在劳动市场分割理论的框架下 ,对从属于“低端”劳动市场或次级劳动市场的低技能劳动力进行了研究。作者探讨了预算硬约束下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规律 ,区分了两类特殊的供给曲线 ,并得出了低技能劳动力供给曲线的Y字形可行区域。文章最后以我国的农民工现象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龙  张泽华  
依据刘易斯"拐点"中对于保留收益的描述构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了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实证研究不仅提出了用以解决资本存量问题的二阶加权差分计量方法,还加入了用于衡量劳动力保留收益水平和差距的新变量。稳健的回归结果表明劳均资本、生活成本对劳动报酬份额存在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数量对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符合模型预期。与此同时,福利分析指出,对于初次分配是否有利于劳动者不能仅以劳动报酬份额为标准,否则会产生误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当代市场经济越来越显示出服务经济的特色 ,服务是发达市场经济中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在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服务与物质生产相结合表现得更为鲜明 ,服务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的结合和交融 ,是现代劳动的新特征。根据现代服务的新特点和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业的性质 ,肯定服务劳动具有的价值创造功能是合理的。加深对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用效果的服务劳动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 ,不仅是有理论依据的 ,而且是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继强  蔡媛媛  林平  
文章使用完整工业化阶段划分和可比统计口径,考察了18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劳动收入份额演进状况,并对以往学界提出的"下降说"、"稳定说"、"U形说"和"三次说"之间的差异或矛盾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轨迹形如"羹匙曲线":在工业化初期经历下降,工业化中期显著回升,工业化后期相对稳定,后工业化阶段则呈现小幅回落;(2)倘若将劳动收入份额视为劳动者的"奶酪",则工业化初期失去的"奶酪"可以在中后期复得;(3)对当前中国而言,及时把握工业化中后期处于压缩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机会窗口"更为重要和紧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符钢战  
劳动力市场作为一种自动进行劳动资源分配的组织体系,它的发育完全可由其中的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主体的行为方式得以显示和印证。劳动供求当事人愈能独立地按照市场准则支配自己的劳动供给行为和需求行为,则表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发育得愈加成熟。本文试图实证描述中国居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特征及其历史转形,分析中国目前二元劳动供给主体的劳动供给行为模型,揭示目前正在发生的以市场为取向的职工劳动供给行为对中国经济提出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小兰  
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动供给行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其劳动供给曲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全体样本,还是性别分类样本,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劳动时间都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化,非农劳动供给曲线呈现向右下倾斜。本文由此推出了实施最低工资标准这一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文新华  
一 什么是劳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它是指人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品的活动。根据其过程、对象、产品等要素的不同,它的表现形式至少涉及以下相互关联的四对范畴八个方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车翼  王元月  马驰骋  
本文运用青岛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影响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养老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我国目前养老金覆盖率低的现状,导致有养老金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与养老金同劳动力供给成反向变动的理论假设相违背;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养老金、年龄、性别、技术证书、教育程度对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影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乔健生  吴佩琳  
劳动实体是一个理论范畴,它揭示劳动实体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智力劳动创造价值、自然资源和知识资源都是智力劳动的积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传海  
联合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劳动者解放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联合劳动被漠视,引起了新的社会病态。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联合劳动理论,加强引导与组织,重建社会主义联合劳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丹瑕  
《略论生育劳动》发表在《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上。作者张俊良、杨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将人类自身的生产纳入人类“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范畴,但却没有将妇女的生育活动看作是劳动,也没有论及女性生育劳动创造的价值和价值的实现问题。作者认为应将生育看作生产过程,生育生产使用价值;将生育看作劳动过程,生育创造价值。但是,只承认生育是生产过程而否定其劳动过程的性质,把生育过程的生产性和劳动性人为地割裂开来,实际上否定了生育劳动能创造价值的客观性。这是一个矛盾。马克思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