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1)
2023(6180)
2022(5160)
2021(5208)
2020(4045)
2019(9557)
2018(9674)
2017(18823)
2016(10231)
2015(11590)
2014(11622)
2013(11227)
2012(9976)
2011(9282)
2010(9739)
2009(9191)
2008(8888)
2007(8061)
2006(7161)
2005(6519)
作者
(28584)
(23887)
(23674)
(22682)
(15152)
(11388)
(10654)
(9146)
(9132)
(8737)
(8199)
(8066)
(7734)
(7626)
(7261)
(7252)
(6987)
(6966)
(6891)
(6826)
(5980)
(5878)
(5764)
(5612)
(5459)
(5392)
(5220)
(5180)
(4780)
(4618)
学科
(46376)
经济(46331)
(28591)
管理(26864)
方法(21036)
(20366)
企业(20366)
数学(18751)
数学方法(18240)
(17493)
农业(12271)
中国(11663)
地方(10405)
业经(10044)
(9326)
理论(8777)
(8491)
(8484)
(7154)
贸易(7149)
(6899)
(6577)
(6509)
银行(6499)
(6403)
金融(6400)
教育(6363)
(6222)
(6071)
环境(5691)
机构
学院(149645)
大学(147555)
(58410)
经济(57154)
管理(56235)
理学(48259)
理学院(47714)
研究(46703)
管理学(46508)
管理学院(46237)
中国(35649)
(30779)
科学(28733)
(27781)
(23250)
(22847)
(22419)
财经(21798)
(21744)
师范(21610)
中心(21548)
研究所(20979)
业大(20475)
(19535)
北京(19383)
(19092)
经济学(17928)
师范大学(17030)
农业(16931)
(16446)
基金
项目(96803)
科学(76331)
研究(73621)
基金(69078)
(59285)
国家(58775)
科学基金(50529)
社会(46347)
社会科(43796)
社会科学(43781)
(38480)
基金项目(35696)
教育(35174)
(32310)
编号(31779)
自然(31387)
自然科(30613)
自然科学(30610)
自然科学基金(30009)
资助(28738)
成果(26612)
课题(22166)
重点(21992)
(21256)
(21059)
(19950)
项目编号(18890)
国家社会(18884)
(18601)
创新(18581)
期刊
(68188)
经济(68188)
研究(45024)
中国(29770)
(23081)
学报(21962)
(21536)
教育(21143)
科学(20969)
管理(20397)
大学(17464)
学学(16344)
农业(15226)
技术(14876)
(13086)
金融(13086)
业经(12407)
财经(11782)
经济研究(10365)
(10151)
问题(9151)
统计(8934)
(8018)
(7734)
技术经济(7632)
图书(7359)
决策(7284)
(6968)
职业(6653)
商业(6617)
共检索到222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得桂  党国英  
作为一项以"避灾减贫"为特色、兼顾多维目标的陕南地区大规模避灾移民搬迁安置政策取得了一定的预期目标,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其综合效应,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适或完善:在高位推动中进一步完善避灾移民搬迁活动的顶层设计;要在精准搬迁中实现公平有序的移民活动,更好地实现"搬得出"的目标;要在创新管理、精细化管理中确保移民搬迁群众达到"稳得住"的目标;应紧紧围绕"能致富"的目标,通过"精确施策"以提高移民发展的可行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得桂  
自然灾害引发我国大规模移民活动。本文在分析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中生存环境重建、社会文化重构、发展能力重塑等三大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规模避灾移民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迁移,更是一次涉及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整合的过程。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促进移民规划与政策实践的更加协同;以治理提升为取向,促进社会文化认同和社区整合的显著提升;以人本发展为导向,促进移民可持续生计与产业发展布局的逐步优化,从而积极化解并超越避灾移民的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社年  
近年来,随着财力增长,陕西财政民生投入逐年增加,一大批民生项目从无到有、逐年"扩面提标",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随着财政收入从高速发展进入目前中速增长的新阶段,新增财力有限与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日益凸显,财政民生工作的可持续性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申利  唐萍萍  
[目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路径高质量选择和实施是走好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到2020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顺利竣工、我国农村人口全面脱贫的关键因素,更是移民农户实现长效发展致富的充分保证。[方法]文章基于对陕南6个移民安置点的248户搬迁农民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陕南移民搬迁后续精准扶贫路径选择仅处于中等水平。精准识贫机制压力因素、精准扶贫行为主体响应因素严重制约着移民贫困户精准扶贫路径选择;移民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决定着精准扶贫路径实施效果。[结论]应全面系统地从强化移民户自主脱贫意识、细化精准扶贫的幅度和层次、优化产业扶贫结构、提升精准扶贫要素耦合度等方面进行精准扶贫路径设计和选择,才能整合精准扶贫资源、提高精准扶贫绩效、提升陕南移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党国英  
摆脱贫困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聚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反贫困行动一直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1986-1993年,我国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推动贫困减少,此后陆续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明显的减贫成效。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大才  
消除贫困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中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实践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领域。减贫研究引起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和政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不少实际工作者也参与探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情势下,精准扶贫研究的文献层出不穷,但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政策价值的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烁晨  余劲  
本文采用2014—2017年陕西南部地区3市42村的跟踪调研数据,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对移民与非移民家庭的脆弱性进行分解,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测算移民搬迁对农户脆弱性所产生的净效应,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农户家庭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移民搬迁整体上有效降低了家庭经济脆弱性。风险与差异性是构成家庭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从多个维度以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对脆弱性、生态移民理论以及移民的后续生计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国栋  谭静池  李玲  
陕南移民搬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搬迁移民240万人,比三峡移民多100万人。移民搬迁是集地质灾害移民、洪涝灾害移民、生态建设移民、扶贫移民、工程移民为一体,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十年完成,目前已开展两年有余。认真总结移民搬迁的工作成效,分析政策执行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的举措,对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发展民生经济,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明放  彭洁  
陕南作为山区,其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样、分布面广且呈频发趋势,这对山区居民"依山傍水"的居住传统和方式形成了挑战。为规避洪涝和地质灾害,采取"座山临水"的居住方式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和现实可能性。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座山临水"的居住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聪  柳玮  冯伟林  李树茁  
本文构建了移民搬迁背景下农户的生计策略分析框架,并利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优化生计结构,促进他们的生计模式向非农转型。移民搬迁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传统农林种植活动和家畜养殖活动的概率,但对提高其家畜养殖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集中安置方式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家畜养殖活动的概率和其家畜养殖收入,但对农户参与外出务工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俊华  赵培  
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贫困人口使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之路漫长而曲折,数量大而任务艰巨。通过总结西北地区近年来易地移民搬迁取得的成效,再从精准识别、区位环境、扶志扶智、资金整合使用、扶贫机制创新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提出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优化项目供给等相应路径选择及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静晓  石昌林  田曙安  
本文以安康为对象,以规划编制、规划审查与项目审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对陕南新型城镇化的移民搬迁工程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存在质量监管介入不够、规划深度不够、多规融合缺乏等问题,需要高质高效编制移民搬迁系列规划;强化规划审批和主动跟踪管理;加强生态保护,加大跨区搬迁;以合同为中心规范招投标,确保新型城镇化下移民搬迁规划建设有序开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龙  金萌萌  
文章梳理了陕南S县易地搬迁的政策变迁历程,从目标、对象、手段和效果四个维度,以旧宅腾退、社区重建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分别回答易地移民政策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从S县扶贫实践来看,易地移民搬迁增加了搬迁人群的家庭财产的总额,但不利于贫困农户管理社区自然资源,从宅基地腾退、社区重建和市场培育角度看,易地搬迁难以实现政策目标。城镇集中搬迁模式需要从健康、卫生和教育人手,大幅度改进贫困户人力资本,需要重视社区的重建以重构基层治理体系,市场环境的净化,让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方可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