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1)
- 2023(12456)
- 2022(10641)
- 2021(9945)
- 2020(8666)
- 2019(19456)
- 2018(19479)
- 2017(38639)
- 2016(20274)
- 2015(23018)
- 2014(22907)
- 2013(22590)
- 2012(20681)
- 2011(18479)
- 2010(18483)
- 2009(17414)
- 2008(16862)
- 2007(14970)
- 2006(13161)
- 2005(11793)
- 学科
- 济(82753)
- 经济(82619)
- 管理(65444)
- 业(60219)
- 企(49754)
- 企业(49754)
- 方法(40469)
- 数学(35556)
- 数学方法(35074)
- 财(26055)
- 中国(23273)
- 农(22700)
- 制(21509)
- 业经(18315)
- 贸(16089)
- 贸易(16079)
- 易(15704)
- 银(15406)
- 银行(15383)
- 学(15323)
- 务(15228)
- 财务(15175)
- 财务管理(15135)
- 行(14688)
- 农业(14504)
- 体(14366)
- 企业财务(14334)
- 融(13812)
- 金融(13808)
- 环境(13096)
- 机构
- 大学(298543)
- 学院(297019)
- 济(125871)
- 经济(123420)
- 管理(117082)
- 理学(100974)
- 理学院(99944)
- 管理学(98345)
- 管理学院(97769)
- 研究(92556)
- 中国(72584)
- 财(63879)
- 京(61585)
- 科学(53155)
- 财经(50697)
- 经(45890)
- 所(44596)
- 中心(43239)
- 江(43045)
- 经济学(40051)
- 研究所(39937)
- 农(39857)
- 业大(39153)
- 北京(38556)
- 范(37827)
- 财经大学(37773)
- 师范(37522)
- 经济学院(36221)
- 州(34136)
- 院(33631)
- 基金
- 项目(195093)
- 科学(156061)
- 研究(145502)
- 基金(145023)
- 家(124501)
- 国家(123479)
- 科学基金(107719)
- 社会(95188)
- 社会科(90341)
- 社会科学(90320)
- 基金项目(76331)
- 省(73865)
- 自然(68242)
- 教育(67621)
- 自然科(66682)
- 自然科学(66666)
- 自然科学基金(65428)
- 划(62895)
- 编号(59020)
- 资助(58864)
- 成果(47738)
- 部(45165)
- 重点(43646)
- 制(41106)
- 发(40826)
- 创(40821)
- 国家社会(40035)
- 课题(39680)
- 教育部(39670)
- 人文(38791)
- 期刊
- 济(137423)
- 经济(137423)
- 研究(90250)
- 中国(52140)
- 财(50566)
- 管理(44111)
- 学报(40748)
- 科学(39020)
- 农(35156)
- 大学(32654)
- 学学(30770)
- 教育(28780)
- 融(28357)
- 金融(28357)
- 财经(26361)
- 技术(25923)
- 农业(23441)
- 业经(22746)
- 经(22637)
- 经济研究(22537)
- 问题(18805)
- 理论(15420)
- 贸(14996)
- 统计(14872)
- 技术经济(14559)
- 商业(14462)
- 实践(13888)
- 践(13888)
- 现代(13215)
- 策(13204)
共检索到433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蕾 黄艳敏
CPI是重要的经济学指标,直接反映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居民消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需要对现行的CPI指标体系不断地细化和完善。本文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偏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现行CPI编制方法存在的问题,参照CPI编制的国际惯例,提出了完善CPI编制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CPI编制方法 消费变化 调整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全国林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Index.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通过编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符想花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购买并作为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本文针对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关键词:
价格指数 编制方法 改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琼
有房居民的居住成本,即自有住房支出是否应准确反映在CPI中,是CPI编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国际上CPI对自有住房支出的几种处理方法,其中主要介绍了美国现行的处理方法及历史演进,提出了改进我国CPI编制方法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月 马会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质量的变化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质量上的调整和修正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产品的质量指数进行了讨论,并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核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以消除产品价格中由于质量变化而非供需变化所引起的变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丽琳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通胀程度、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国外CPI编制过程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框架、编制方法、数据质量、信息公布四方面介绍了国外实践经验及理论动态;同时分析我国现行CPI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完善我国CPI相关指数编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编制 理论框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兆友 范逸尘
CPI编制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价格信息的采集与应用对CPI数据采集、计算、指数权重以及统计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与国际经验相比,中国CPI编制在权重更新频率、新产品偏误、季节性产品处理、自有住房服务处理以及特型CPI编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应采取引进现代化的CPI数据采集、加快完善CPI权重设计方法、努力提升CPI统计质量、不断推进特型CPI指数编制等措施,利用网络价格信息不断优化中国CPI编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得前 王玉 刘雅楠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税制结构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2012—2022年居民消费和税制结构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巴西和南非等国家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提振消费的税制结构优化经验,并提出完善我国间接税制度,适时适度提高直接税比重,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等建议。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居民消费 直接税 间接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正 王佳昊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借助Eviews7.0统计软件,对2 0 0 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消费数量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以及自价格弹性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利用数量和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粗略划定了我国城镇贫困标准,指出了过半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其生活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有待提升的事实,同时阐述了交通、通信、商业及服务业在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潜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全
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特点与问题作一简要分析。所谓消费水平,一般是指按人口平均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文中对消费水平的分析还仅限于对人均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及共价值的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雄强 张晓峒
文章根据日销售额的节假日特征,提出我国居民消费序列季节调整的新方案,并运用季节调整结果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波动。研究表明:在新方案中增加移动假日效应和工作日效应后,不仅能充分提取原始序列的季节成分和节假日效应成分,而且可以有效监测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波动。原始序列的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的趋势循环成分持续稳步增长、季节波动模式基本保持稳定、不规则成分平稳随机变动。基于新季节调整方案得到的环比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经济指标的转折点,因此更适宜于对居民消费进行实时监测。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季节调整 移动假日 工作日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婉云
本文实证分析了双重中介效应视角下数字新基建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通过实施数字新基建战略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在数字新基建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少龙
九十年代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的总体设计,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背景之下,九十年代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将出现各种新的变化,突出反映在以下诸多方面:一是消费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二是消费个性特征将更加显著;三是消费观念将继续更新;四是消费心理预期将更加稳定;五是消费者权益意识将有所加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立国 宋雪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性愈发突出。在我国投资率偏高、外需萎缩的环境下,提振居民消费可以打破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不足的非均衡局面,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利用机理图论述了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理以及通过提振居民消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形成理性消费观并改善消费环境等三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消费能力 消费预期 消费意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凯
本文基于改进的消费均衡理论,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1978~2011年间我国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政府消费是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为0.2933,即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短期内,政府消费增长率对居民消费增长率的短期弹性是0.1865,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速度达到44.67%。现阶段,我国应通过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具体建议是:财政政策应向以政府消费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合理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继续加大对文教、科学、卫生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