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9)
- 2023(8756)
- 2022(7294)
- 2021(6669)
- 2020(5459)
- 2019(12341)
- 2018(12452)
- 2017(24825)
- 2016(13255)
- 2015(15176)
- 2014(15526)
- 2013(15596)
- 2012(15145)
- 2011(14286)
- 2010(15040)
- 2009(14637)
- 2008(14397)
- 2007(13652)
- 2006(12914)
- 2005(11869)
- 学科
- 济(78641)
- 经济(78579)
- 管理(39506)
- 业(33027)
- 企(25340)
- 企业(25340)
- 方法(23424)
- 中国(22557)
- 地方(20511)
- 数学(20390)
- 数学方法(20212)
- 农(18486)
- 制(15504)
- 财(15386)
- 业经(15032)
- 地方经济(13359)
- 学(13170)
- 银(12920)
- 银行(12918)
- 行(12539)
- 贸(12064)
- 贸易(12052)
- 融(11926)
- 金融(11925)
- 策(11875)
- 农业(11663)
- 易(11662)
- 环境(10552)
- 体(10354)
- 和(9816)
- 机构
- 学院(208926)
- 大学(208252)
- 济(100388)
- 经济(98262)
- 研究(74780)
- 管理(74650)
- 理学(61186)
- 理学院(60522)
- 中国(59950)
- 管理学(59744)
- 管理学院(59325)
- 财(50155)
- 京(44300)
- 科学(39233)
- 财经(37751)
- 所(37451)
- 江(34422)
- 经(33826)
- 中心(33150)
- 研究所(32696)
- 经济学(32337)
- 北京(29369)
- 范(28881)
- 师范(28740)
- 经济学院(28644)
- 州(27462)
- 财经大学(27289)
- 院(26131)
- 农(25782)
- 师范大学(22672)
- 基金
- 项目(113613)
- 研究(92024)
- 科学(88967)
- 基金(79818)
- 家(66181)
- 国家(65539)
- 社会(59432)
- 社会科(56231)
- 社会科学(56217)
- 科学基金(55437)
- 省(43731)
- 教育(42196)
- 基金项目(40072)
- 编号(38850)
- 划(36145)
- 成果(34871)
- 资助(34019)
- 自然(30320)
- 自然科(29457)
- 自然科学(29449)
- 自然科学基金(28894)
- 课题(28522)
- 发(26919)
- 部(26254)
- 重点(25468)
- 性(24496)
- 国家社会(24083)
- 年(23602)
- 发展(23318)
- 教育部(23149)
- 期刊
- 济(130879)
- 经济(130879)
- 研究(78973)
- 中国(44720)
- 财(37233)
- 管理(31011)
- 融(27615)
- 金融(27615)
- 教育(26549)
- 农(24845)
- 学报(23306)
- 科学(23051)
- 经济研究(21795)
- 财经(21046)
- 技术(19811)
- 业经(19502)
- 大学(19095)
- 经(18335)
- 学学(17365)
- 问题(17336)
- 农业(16345)
- 贸(14554)
- 国际(12741)
- 技术经济(12437)
- 理论(11126)
- 图书(10868)
- 经济问题(10866)
- 统计(10664)
- 世界(10651)
- 现代(10587)
共检索到35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妙子
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是确保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稳健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是我国循环经济政策法制化的开端。我国地方和部门在制定循环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完善循环经济政策要立足国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注重运用经济杠杆调控,要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建设 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海红
司法保障是循环经济建设的制度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在循环经济司法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但在案件的受理、审理、判决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以此为背景,文章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对司法解释、司法水平和司法环境的需求,分析了循环经济司法现状与需求的差距,指出应通过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建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提升司法者素质,优化司法资源,改革司法体制,加强司法监督,逐步满足循环经济建设对司法保障的需求。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司法保障 现状 需求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琳 孙宝生
新疆地处中亚,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对其生态环境和绿洲稳定已构成一定的威胁。循环经济抓住了新疆当前资源相对稀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突破其深层次矛盾和自然资源约束的瓶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该文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结合地区特点,提出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应运用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实现产业循环组合与资源循环利用,建立配套的循环经济管理实施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以新疆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石河子市为典型案例,对新疆工业循环经济建设思路的分析表明:"一个综合"是科学构建新疆工业循环经济的前提,"两类循环"可促进新疆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的有机...
关键词:
新疆 工业循环经济 建设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齐
在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产品包装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都离不开包装。把循环经济理念纳入产品生命周期,丰富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内涵,也为绿色包装设计与之匹配实现了观念上的整合。通过循环经济对输入、输出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可以计算整合绿色包装的循环经济实现水平。整合匹配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包装设计的循环经济把绿色包装理念实现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再循环、再利用和再资源化。
关键词:
整合 绿色包装 循环经济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GDP规模实现平均每8年翻一番,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不到3%的年均增速。近几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财政不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奠定了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建设政策体系,助力国家经济建设领域改革发展取得巨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志坚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融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一体,以低投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少排放甚至零排放为特征,对物质、能量闭路循环使用。本文以龙岗为例,积极探讨加快龙岗区循环经济建设步伐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建设 对策研究 龙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敏
我国政府在提倡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同时,必须尽可能为其设定一套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对策,并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重大调整。为此,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各种配套机制,夯实循环经济基础;提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 配套机制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慈生
论建立我国经济建设活动中系统安全评价体系合肥工业大学吴慈生一、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上获得了高速发展,但是安全生产形势却十分严峻。据统计,仅1993年全国各类死亡人数9万多人,重伤16万多人,尤其是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等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苏省政府采购工作按照"深化改革、加强监管、规范操作"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不断完善政府采购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扶持自主创新产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具体制度办法,注重发挥政府采购服务经济建设的政策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保仁
市场经济建设与财政政策的职能李保仁一、财政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不管社会制度如何,市场经济首先表现为货币信用经济.经济运行表现为价值的创造、转移和分配的整个过程。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价值调控。财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秋妹
循环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代表了一种由传统经济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理论范式。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化和生态化,客观上对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现有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将我国循环经济政策的特点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相结合。文章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基于对我国循环经济政策特点的深入剖析,阐述了循环经济政策设计的原理与机制,并进一步提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循环经济政策"内外驱动"优化思路,即通过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实践的能力,激活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政策设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国印
循环经济是全面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机制和能量梯级利用规律而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和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价值最大化,从而以最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技术经济模式。分别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价值工程、哲学和技术进步等角度来看,循环经济都表现出一定的特质,从而使其在本质上成为:(1)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自循环经济;(2)环境友好型经济;(3)全生态仿生经济;(4)良性超非线性经济;(5)实现技术资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综合优化配置的可持续性经济;(6)全功能、低周期寿命成本(高价值)经济;(7)方法论经济;(8)消除技术进步非对称性的理想路径,人类技术经济思维方式革命、技术经济范式革命和环境保护范式革命。对于循环经济本质的认识能够使我们获得许多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在二十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问题,就可促进消费品生产较快增长,带动整个工业和其他各项生产建设
关键词:
战略重点 消费品生产 鲁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会齐 严法善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的产物,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完善,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循环经济经济观要求在经济系统内部实现所有要素的循环。循环经济系统观要求构建一个由人、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自然资源、生产、消费、创新等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价值观,具有结论性的理念为劳动是循环经济体系中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循环经济生产观是循环经济经济观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循环经济系统观中循环经济大系统的细化部分,是循环经济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循环经济消费观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创新观要求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创新、以创新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蓝图。循环经济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展现。循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星宏 石林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通过国内的金融创新,生态融资可以为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为以生态资源保护、恢复和合理开发为目标的融资方式,生态融资应当在"生态资源-生态资本-生态融资"框架下围绕生态金融的特殊问题来展开。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的生态项目性质可区分为纯生态公益性、有生态效益和潜在商业价值、有商业价值三类,通过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元投融资主体的不同组合和多种融资工具的组合,构建具有不同适应对象的生态融资模式。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 生态融资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