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7)
- 2023(3399)
- 2022(2873)
- 2021(2642)
- 2020(2232)
- 2019(5116)
- 2018(4907)
- 2017(9442)
- 2016(5134)
- 2015(5881)
- 2014(5640)
- 2013(5752)
- 2012(5491)
- 2011(5149)
- 2010(5193)
- 2009(5004)
- 2008(5118)
- 2007(4922)
- 2006(4582)
- 2005(4321)
- 学科
- 济(21813)
- 经济(21784)
- 业(16543)
- 管理(16524)
- 企(14373)
- 企业(14373)
- 方法(9194)
- 数学(7318)
- 学(7266)
- 数学方法(7219)
- 财(6893)
- 中国(6703)
- 农(5908)
- 贸(5328)
- 贸易(5326)
- 易(5201)
- 制(5111)
- 业经(5073)
- 理论(5054)
- 务(4564)
- 财务(4552)
- 财务管理(4541)
- 融(4428)
- 金融(4427)
- 企业财务(4344)
- 农业(4102)
- 银(3977)
- 银行(3955)
- 行(3790)
- 教育(3703)
- 机构
- 大学(86918)
- 学院(83649)
- 研究(32454)
- 济(32425)
- 经济(31767)
- 管理(27180)
- 中国(23878)
- 理学(22644)
- 理学院(22354)
- 管理学(21876)
- 管理学院(21744)
- 科学(21304)
- 京(19122)
- 所(18285)
- 农(18152)
- 研究所(16654)
- 财(16632)
- 农业(14581)
- 江(13782)
- 业大(13563)
- 中心(13411)
- 财经(12974)
- 北京(12323)
- 范(11950)
- 师范(11732)
- 经(11705)
- 院(11091)
- 州(10970)
- 省(10673)
- 经济学(10495)
- 基金
- 项目(51563)
- 科学(39432)
- 基金(37417)
- 家(34530)
- 研究(34336)
- 国家(34231)
- 科学基金(27783)
- 社会(21671)
- 社会科(20339)
- 社会科学(20331)
- 省(19841)
- 自然(19029)
- 基金项目(18779)
- 自然科(18577)
- 自然科学(18566)
- 自然科学基金(18266)
- 划(17631)
- 资助(16461)
- 教育(16085)
- 编号(12629)
- 重点(12187)
- 部(11502)
- 成果(11425)
- 发(10858)
- 计划(10658)
- 创(10436)
- 科研(10202)
- 课题(9920)
- 创新(9706)
- 教育部(9545)
共检索到13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建生 吴丽敏
有清一代 ,茶叶贸易是晋商最主要的经营活动之一 ,从中他们实现了从采购、加工、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使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 ,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茶叶的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从 1 8世纪下半叶到鸦片战争前晋商已控制了西北茶叶市场 ,垄断了恰克图茶叶贸易。进入 1 9世纪 80年代 ,由于国外茶叶充斥市场、茶价下跌及海路、铁路运输的开通 ,晋商驼路运茶的优势荡然无存 ,加之清廷课以重税 ,导致业茶利润甚微。当外部制度变化使晋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同时 ,其内部制度中的缺陷也日益显现 ,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晋帮茶商走向了衰亡。
关键词:
山西茶商 经营方式 获利分析 交易费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正忠
唐宋之际,曾是中国茶业经济颇为繁荣的一个时期,也是我国“茶文化”形成和趋于鼎盛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的若干历史景象,曾引起广泛的兴趣。本次会议的主题——“传统市场与市场经济”,涉及许多新旧理论问题。兹拟就唐宋茶商资本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作用以及它所受到的遏制,略抒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梁四宝 吴丽敏
晋商是明清商帮中重要一支,其中的茶商以明茶马互市为发端,至清代日渐兴盛,成为国内主要茶叶商帮之一。湖南是著名茶叶产区,晋商在湖南安化采茶、制茶,并将加工后的茶叶运销到西北茶市,实现了一体化的经营方式,促进了国内及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安化当地形成了以茶叶生产、加工及包装一体化的地区生产格局,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及安化当地经济的发展,晋帮茶商也因此获利,二者在茶叶贸易中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
关键词:
晋帮茶商 安化茶业 经营方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鉴晖
一、称雄一世的山西茶商山西商人自明代兴起以来,逐渐形成称雄一世的商帮。盐商的称雄,是明代开中制度的结果,到了清代就显得今不如昔了。茶商是山西商人中又一支商旅,它经营地区之广,活跃时间之长,是继盐商之后的佼佼者。山西茶商的兴盛,不是山西出产茶叶,而是有一个与山西接壤的广阔的茶叶消费区域。这个区域,在明代,边墙以外,“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戍,而明制尤密。”在清代,“蒙古地方及西藏人民,皆藉茶养生”,“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郁明 张维东 田建
文章介绍祁县茶商的历史渊源,文章认为,祁县是名副其实的"万里茶道·茶商之都",结合祁县振兴"万里茶道·茶商之都"的探索,提出"融入‘一带一路’,振兴茶商之都"的路径。
关键词:
祁县茶商 “万里茶道·茶商之都” 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永昊 徐吉军
宋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长河中承上启下、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制利于军备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中华茶文化重教崇德传统;宋代全面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文学艺术珍宝,成就了中国茶器具文化的美学高峰,创造了宋茶文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奇迹。当今,我们应吸收宋茶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当代发展所用,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和”韵,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助推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德”韵,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雅”韵,共筑文化供给侧精品化和大众化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新”韵,鼓励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创造。
关键词:
宋茶文化 历史贡献 宋韵文化 当代价值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景涛 萧功秦 刘芳正
近代以来上海社会经济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社会秩序难以为继,迫使社会群体做出必要的回应,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徽州茶商在上海的活动因徽茶出口而兴,形成了服务出口兼内销的经营特点。容身于急速发展变迁中的上海社会,徽州茶商开始逐渐从传统延续的经营模式向近代经营模式转变,转变的同时传统因素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与近代因素交互为用成就了徽州茶商。上海茶叶市场上颇具规模的徽州茶商的继续发展,印证了这次转变的成效。
关键词:
徽州茶商 近代化 生产经营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春燕
宋代的"交引"和"茶引"是不同茶叶制度下的产物,却常常被人们误认为同一事物。茶叶"交引"主要盛行于北宋前期,政府直接控制茶叶的生产与批发,"交引"作为取货凭证的"交钞"转变成有利可图的有价证券。北宋末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直接参与茶叶生产与批发的"实物禁榷制",改为通过专卖税方式间接控制市场的"茶叶专卖税制"。"茶引"由"长引",也就是发给商人的贩运凭证,变成收取茶叶专卖税的凭证。本文试图从宋代茶叶制度入手,对茶叶"交引"和"茶引"的来源、含义以及性质变化作一考察,从历史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
关键词:
宋代 茶叶 交引 茶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蔡京茶法改革是北宋最后一次、也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次茶法改革。蔡京茶法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崇宁元年茶法恢复和改进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 ,崇宁四年改行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实行专卖的卖引法 ,政和二年又创立了系统而严密的以引榷茶的合同场法。其改革最大的特点是由官府垄断收购的专卖制向以引榷茶制度转变。以引榷茶制度成为了南宋东南茶法和四川茶法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也代表了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 ,它是商品经济发展、财政结构转变和强化中央集权等因素促成的。
关键词:
宋代 蔡京 茶法 改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龙 郑志强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茶叶专卖制度的厘定最为系统而细致。各级统治者根据国家财政的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被统治阶级的反应,对茶叶等专卖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并针对不同部门,采取不同政策,茶叶专卖制度也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演变的关键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对比,总的演变态势就是由直接专卖制到间接专卖制,从传统的官产、官运、官卖,由官府独利到官督、商运、商销,官商共利的方向转变,政府的作用日益减小,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关键词:
宋代 茶叶专卖 制度演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云 林丽珍
自唐中期到宋初以来,泉州逐渐崛起为著名的海港城市,吸引了南海诸蕃国、西亚、东非甚至欧洲的商人到来,这些商人被当时的泉州人称为“黑白蕃”。黑蕃商主要来自今东南亚诸国、南亚次大陆印度洋沿岸国家、东非国家;白蕃商主要来自今天阿拉伯半岛海湾各国、中亚部分国家、小亚细亚、北非、西班牙南部等地。他们开辟了到达泉州的海洋航线,开展海洋贸易,为包括泉州人在内的中国人运来香药、纺织品,也从中国输出瓷器等各种生活器具、丝绸、漆器、金属器皿等。一方面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高级香药、珠宝等奢侈品,另一方面也为宋朝提供了一些财政收入。宋朝泉州黑白蕃商是10—13世纪海洋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也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建设者和践行者。
关键词:
宋朝泉州 黑白蕃商 海洋贸易 市舶收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宋代的粮食贸易空前活跃。从事粮食买卖者的成分比较复杂 ,既有各种专职商人 ,也有地主、官吏、农民等。他们在粮食流通过程中自发形成相对稳定的分工和协作 ,自觉组成的有组织的分工和协作也有引人注目的发展。由于资本多寡、地位、权势等诸多不同 ,各种粮商的经营状况有很大差别。在粮食买卖中 ,地主家庭处于最优裕的地位。
关键词:
宋代 粮商 分工 经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圣铎
关于宋朝中央审计机构 ,正史有明确记载 ,而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地方 (路、州、县 )审计机构及其活动的记载 ,这曾是研究宋代审计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前 ,笔者和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并作了研究 ,但论据似仍感薄弱 ,论证也不够深入。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发掘了新史料 ,并对已有史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而再次论证了宋代地方审计机构的存在 ,并对宋代地方各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审计活动作了考察论述。
关键词:
宋代审计 地方审计 州郡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