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
- 2023(1772)
- 2022(1294)
- 2019(1984)
- 2018(2042)
- 2017(3688)
- 2016(2261)
- 2015(2617)
- 2014(2674)
- 2013(2673)
- 2012(2599)
- 2011(2503)
- 2010(2617)
- 2009(2552)
- 2008(2706)
- 2007(2676)
- 2006(2515)
- 2005(2338)
- 2004(2222)
- 2003(2382)
- 学科
- 济(9270)
- 经济(9257)
- 管理(6537)
- 业(6263)
- 企(5280)
- 企业(5280)
- 学(4908)
- 中国(3345)
- 业经(3101)
- 理论(3055)
- 农(2887)
- 方法(2718)
- 教育(2699)
- 财(2515)
- 制(2425)
- 和(2144)
- 农业(2037)
- 银(1850)
- 银行(1841)
- 贸(1830)
- 贸易(1829)
- 体(1826)
- 融(1825)
- 金融(1824)
- 法(1775)
- 行(1772)
- 易(1750)
- 物(1648)
- 数学(1513)
- 数学方法(1473)
- 机构
- 大学(43162)
- 学院(40988)
- 研究(14901)
- 济(13053)
- 经济(12690)
- 管理(11185)
- 中国(10660)
- 科学(10287)
- 京(9628)
- 理学(8765)
- 理学院(8597)
- 所(8567)
- 管理学(8328)
- 管理学院(8236)
- 农(7861)
- 财(7824)
- 范(7680)
- 研究所(7664)
- 师范(7611)
- 江(7466)
- 业大(6297)
- 北京(6267)
- 师范大学(6132)
- 州(6048)
- 财经(6047)
- 农业(6036)
- 中心(6018)
- 经(5327)
- 省(5219)
- 系(5205)
共检索到68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郑韵扬
宋代咏物诗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即对"缺席之物"的赋咏。其所咏之物于当下并不存在,或者未正常、直接地显现。这在诗中具体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物尚未出现或出现后消失,体现了宋代咏物诗择物眼光的深细化。二是在某种特定时节,通常会存在的事物意外地并未出现,与诗歌日常化密切相关。三是诗人在与物的互动中发现其缺席,表现出对诗境的主动构建。对"缺席之物"的赋咏,反映了宋人对自然、物与我的认识的转变,展现了宋代咏物诗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咏物诗 缺席 物态 物性 诗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琴
文章通过对元白咏物诗写作技巧的探讨,揭示了元白咏物诗准确描绘事物外在特征,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特点,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以及思想艺术与文学、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咏物诗 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亚楠
自《桃花扇》问世至清末,清代文人创作了大量有关《桃花扇》的咏剧诗词。这些咏剧诗对于考察《桃花扇》在清代的传播、接受和影响,以及清代文人对《桃花扇》的认识和评价,是不可或缺、必须利用的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咏剧诗对《桃花扇》抒发兴亡之感的主旨给予了一致认同和肯定。其中的人物评价涉及该剧所有重要出场角色,对李香君皆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
陶渊明对于咏史诗主题、思想、体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首先,陶渊明结合自身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咏史诗中大量歌咏"隐士"和"贫士",为后世树立了写作典范。其次,通过咏史诗的创作,挖掘和拓展了士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推动了由"立功"向"立名"的转变。最后,他完善了咏史组诗的篇法和章法结构,为后世的咏史组诗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显文
宋代是中国古代民事经济法律制度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两宋政府为了支付庞大的财政开支,制定了较为完备的财政管理体制。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期间所推行的青苗法、市易法等,把官府的钱物赊贷给百姓,从中收取高额利息,造成民众普遍欠负官府债务的现象。为了使地方政府追缴官物合法化,宋朝政府制定了十分完备的法律体系,并在宋令中新增加了《理欠令》的篇目,从立法层面进一步完善了官府债务追偿制度。宋代地方官府把钱物赊贷给百姓,使政府和民间百姓的关系演化为民事法律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这种由身份变化引发的债权制度变化,直接促进了
关键词:
赊贷财物 追偿 理欠令 债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圣铎
关于宋朝中央审计机构 ,正史有明确记载 ,而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地方 (路、州、县 )审计机构及其活动的记载 ,这曾是研究宋代审计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前 ,笔者和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并作了研究 ,但论据似仍感薄弱 ,论证也不够深入。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发掘了新史料 ,并对已有史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而再次论证了宋代地方审计机构的存在 ,并对宋代地方各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审计活动作了考察论述。
关键词:
宋代审计 地方审计 州郡审计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晶晶 张喜贵
阮籍的《咏怀》诗主要表达了两个主题:一是变幻莫测的时事所激起的盛衰之叹,二是身处乱世而悟出的人生哲学。庾信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大的祸乱,由南入北,饱受了逃亡与羁旅之苦。相似的人生处境,使得阮诗成为庾信取法的对象。文章分析了庾信《拟咏怀》对阮籍《咏怀》诗"荣衰""生死"两个主题的接受,及《拟咏怀》中"乡关之思"对阮籍《咏怀》诗主题的深化。
关键词:
《拟咏怀》 《咏怀》 主题 接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伯翔
梅花原产我国,分布从华西到华东,其中心则在四川、云南、西藏一带,早已扩散到江南各地,同时黄河流域乃至东北都有栽培。特别是北京林业大学在南梅北移育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著。梅花在我国栽培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梅和我国人民生活很早就有密切关系,比如用梅子作为调味佐料、药材和食品,《书·说命》中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约自隋唐时代起,从以果梅为主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耿明月
北宋词人李之仪的词作中,除备受称赞的爱情词外,咏怀词也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李之仪一生际遇坎坷,仕途不顺,又是"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咏怀词直抒慨叹人生之情,亦承"苏门"旷达之风,在其词学思想的指导下,有着"自有一种风格"、言尽而意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李之仪 咏怀词 艺术特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转嫁到普通消费者头上,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关键词:
宋代市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霞 贾兵强
宋代的义庄,作为一种新的家族经济组织,不但在宋代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对宋以后家族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分析义庄的创建、发展及其特点,可以发现宋代义庄的社会救济作用,以及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对世家大族维持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
义庄 社会救济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品优
康王为江西较为普遍的神明之一,江西境内有多个康王,如周康王,楚康王,宋将康保裔,宋康王(宋高宗赵构)等等,康王的身份也一直存在争议。通过考证江西主要的几个康王原型故事及其衍变,分析了其流变的原因。江西康王的例子表明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
康王 原型故事 民间信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璟 仇志云
宋代农民起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规模的抗租抗粮运动或抢米运动,规模稍大的农村中小工商业者起义,以及由富民阶层领导的起义。其中,宋代局部地区所发生的抗租、抗粮及抢米等斗争虽然频繁,但在契约租佃制的约束下,其规模和影响均不是太大;而广大中小工商业者的起义,则是宋代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的反映,体现出在商品经济领域内反抗的典型特征;至于宋代乡村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本就非常复杂,二者既有对抗的一面,亦有妥协的一面,而富民阶层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又使其更多地承担着调节缓和乡村各种矛盾的义务,进而使其成为乡村中的中间层、稳定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冲突,不至于被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