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0)
- 2023(2970)
- 2022(2561)
- 2021(2366)
- 2020(2027)
- 2019(4240)
- 2018(4320)
- 2017(8202)
- 2016(4539)
- 2015(5099)
- 2014(4899)
- 2013(4896)
- 2012(4622)
- 2011(4313)
- 2010(4458)
- 2009(4238)
- 2008(4285)
- 2007(4210)
- 2006(3915)
- 2005(3367)
- 学科
- 济(17964)
- 经济(17829)
- 管理(10913)
- 业(10493)
- 企(9934)
- 企业(9934)
- 学(7474)
- 方法(7016)
- 理论(6561)
- 中国(6207)
- 农(6095)
- 业经(6087)
- 和(5791)
- 财(4603)
- 制(4091)
- 社会(4077)
- 教育(4071)
- 经济理论(3729)
- 农业(3671)
- 税(3611)
- 企业经济(3601)
- 地方(3391)
- 数学(3368)
- 税收(3310)
- 数学方法(3308)
- 收(3276)
- 体(2679)
- 策(2621)
- 工作(2582)
- 银(2561)
- 机构
- 大学(72889)
- 学院(69948)
- 研究(26794)
- 济(24228)
- 经济(23590)
- 管理(22795)
- 中国(19444)
- 理学(18927)
- 理学院(18580)
- 管理学(18156)
- 管理学院(18010)
- 科学(17870)
- 京(15980)
- 所(14458)
- 财(13868)
- 研究所(13144)
- 范(12891)
- 师范(12779)
- 农(12119)
- 江(11800)
- 中心(11692)
- 财经(10737)
- 师范大学(10530)
- 北京(10115)
- 业大(9817)
- 经(9571)
- 农业(9355)
- 州(9243)
- 院(9116)
- 省(8636)
- 基金
- 项目(43639)
- 科学(34731)
- 基金(32139)
- 研究(31763)
- 家(28733)
- 国家(28426)
- 科学基金(23571)
- 社会(21893)
- 社会科(19313)
- 社会科学(19300)
- 基金项目(16879)
- 省(16201)
- 自然(14894)
- 划(14749)
- 教育(14694)
- 自然科(14517)
- 自然科学(14516)
- 自然科学基金(14273)
- 编号(12968)
- 资助(12169)
- 成果(12144)
- 重点(10609)
- 部(9925)
- 课题(9289)
- 发(9037)
- 科研(8554)
- 国家社会(8495)
- 性(8485)
- 教育部(8406)
- 创(8315)
共检索到112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霞 贾兵强
宋代的义庄,作为一种新的家族经济组织,不但在宋代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对宋以后家族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分析义庄的创建、发展及其特点,可以发现宋代义庄的社会救济作用,以及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对世家大族维持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
义庄 社会救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 樊志民
宋代义庄保障制度在我国民间保障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对该制度进行文化探源,剖析了儒家“仁爱”思想、宗族观念、推恩精神等构成制度的文化基因;解析该制度的文化形态,揭示了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构筑的协同的文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因素是宋代义庄保障制度发生、发展的深层根源,其文化建构过程可以为当下民间保障制度发展提供历史参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推进乡村民间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唤醒国人基因中的“道义关系”,重构“道义秩序”,从而达到“文化自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圣铎
关于宋朝中央审计机构 ,正史有明确记载 ,而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地方 (路、州、县 )审计机构及其活动的记载 ,这曾是研究宋代审计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前 ,笔者和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并作了研究 ,但论据似仍感薄弱 ,论证也不够深入。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发掘了新史料 ,并对已有史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而再次论证了宋代地方审计机构的存在 ,并对宋代地方各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审计活动作了考察论述。
关键词:
宋代审计 地方审计 州郡审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圣铎
作者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认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较唐代大为减弱 ,政府始终没有颁行以绢代钱的正式法令 ,但是宋代绢帛也有一定的货币功能 ,作为实物货币 ,时时在流通领域代替铜钱行用 ,在当时经济生活中起着一种准货币的作用。
关键词:
宋代 绢帛 货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转嫁到普通消费者头上,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关键词:
宋代市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品优
康王为江西较为普遍的神明之一,江西境内有多个康王,如周康王,楚康王,宋将康保裔,宋康王(宋高宗赵构)等等,康王的身份也一直存在争议。通过考证江西主要的几个康王原型故事及其衍变,分析了其流变的原因。江西康王的例子表明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
康王 原型故事 民间信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璟 仇志云
宋代农民起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规模的抗租抗粮运动或抢米运动,规模稍大的农村中小工商业者起义,以及由富民阶层领导的起义。其中,宋代局部地区所发生的抗租、抗粮及抢米等斗争虽然频繁,但在契约租佃制的约束下,其规模和影响均不是太大;而广大中小工商业者的起义,则是宋代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的反映,体现出在商品经济领域内反抗的典型特征;至于宋代乡村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本就非常复杂,二者既有对抗的一面,亦有妥协的一面,而富民阶层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又使其更多地承担着调节缓和乡村各种矛盾的义务,进而使其成为乡村中的中间层、稳定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冲突,不至于被扩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宋代已经形成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特点、贸易规模颇大的近海区域市场,其商品包括粮食、进出口商品和各地区特产等,具有明确的区域互补性,为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参与近海贸易的既有国内职业商人和来华外商,也有大量的滨海船户。对于滨海之民而言,近海贸易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谋生方式之一,其重要性超过远洋贸易。宋代允许中外商人进行近海贸易,但实行严格的管理政策。南宋征调民船用于海防和纲运,更多地是牺牲远洋贸易,而对近海贸易影响相对较小。研究近海贸易可更好地认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滨海之民的生存方式,以及近海市场、海外市场和内地市场间的关系。
关键词:
宋代 近海贸易 商品结构 商人构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幼梅
宋代物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两宋三百年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错发展,跨度既大,事又繁复,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这个问题说得明白,怕是不容易的。可喜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问题早已为学术界所注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对于宋代物价与铜钱、铁钱和纸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宋代城镇商业发展所引起的供求关系变化与物价变动的关系等问题,则有的尚未涉及,有的虽有涉及但意犹未尽,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建新
宋代在某些审计机构命名时,确实使用了审计一词,但在审计实践中,几乎不用"审计",而用审校、磨勘、勘会、勾稽等词。现代意义的审计,是到近代审计法出现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宋朝审计及相关概念,从法律法规上看,主要是财政、财务、财物的审计,考核、鉴证、评价官吏的效率、责任、效益等,并且显现出利益与权力交集时的经济监督和权力制约,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审计,反映我国审计史具有国家审计的法制传统。在研究审计史、审计法制史时,应当长时段地审视我国审计的传统文化,把握审计的内涵和文脉,以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审计法制。
关键词:
宋代 审计 法制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集中财权的思想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协调中央与地方在财经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二是宰相必须总管全国财政,内库必须纳入理财机构的统一管理与监督;三是改制后的户部必须同改制前的三司一样,具有较大的理财权力范围。而且这三个方面的着眼点是相同的,即从机构运行机制层面入手,通过集中财权达到有效地统筹调配全国钱物,控制财政收支平衡,防范财政财务收支上的不法行为,开源节流,从而解决财政困难。这种集中财权的思想在当时因三冗和战争支出巨大、国力匮乏的情况下,是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前二者的实践极其有限,只有第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实行。
关键词:
宋代 集中财权思想 财政危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宝璋
在中国货币史上,宋代的钱荒是一个非常突出且错综复杂的问题。当时许多人对钱荒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总体上看,这些认识大多数是比较客观和有针对性的,一些对策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少数认识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揆请史籍,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
宋代经济 钱荒 货币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方宝璋
一、宋代商税基本情况有关宋代商税的基本情况,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14《征榷·征商》有一较全面概括的记载,如再结合其他一些史料,我们大致可以廓清宋代商税制度的基本情况:其一,宋代的商税主要分为过税和住税两种。所谓过税,就是商人贩运货物沿途所缴之税,税率为货价的2%;所谓住税,就是坐贾在店铺出售货物缴纳之税,也包括生产经营者(农民、手工业者、地主等)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爱和 郑志强
宋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税收监督制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对民赋簿籍的记录;完税凭证、税收账簿的记录以及官员对税收的报告和对官员税赋征收的考核。这些税收监督制度对我们健全账簿管理方法,完善凭证防伪措施、防范小金库及严格官吏考核制度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宋代 税收 征管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