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2)
2023(8870)
2022(7485)
2021(6806)
2020(5360)
2019(12141)
2018(11907)
2017(22588)
2016(12598)
2015(14004)
2014(14254)
2013(13713)
2012(13213)
2011(12321)
2010(12641)
2009(11536)
2008(11544)
2007(10828)
2006(9880)
2005(9201)
作者
(37354)
(30990)
(30935)
(29442)
(19958)
(15189)
(14119)
(11954)
(11950)
(11462)
(10854)
(10447)
(10371)
(10087)
(9881)
(9460)
(9072)
(9059)
(9040)
(8943)
(8094)
(7807)
(7467)
(7330)
(7136)
(7086)
(7026)
(6878)
(6367)
(6268)
学科
(57058)
经济(56899)
(31746)
管理(31231)
(25129)
企业(25129)
中国(20418)
地方(18318)
方法(17805)
(16828)
业经(15557)
数学(12803)
(12697)
数学方法(12607)
理论(11743)
(11653)
农业(11382)
(11095)
金融(11093)
(11082)
(10995)
银行(10981)
(10731)
(10429)
地方经济(10350)
(10250)
教育(10213)
技术(8949)
(8892)
贸易(8881)
机构
学院(184615)
大学(183130)
(72849)
经济(71164)
研究(68946)
管理(62168)
理学(51887)
中国(51231)
理学院(51099)
管理学(50037)
管理学院(49676)
科学(42365)
(40479)
(36248)
(36141)
研究所(32468)
(31913)
中心(30276)
(30207)
(29854)
师范(29595)
财经(27690)
北京(26273)
业大(25104)
(24996)
(24916)
农业(24543)
(24177)
师范大学(23505)
经济学(22368)
基金
项目(113207)
科学(89139)
研究(86572)
基金(79083)
(68437)
国家(67692)
科学基金(57091)
社会(56082)
社会科(51928)
社会科学(51909)
(46234)
基金项目(40948)
教育(40910)
(38766)
编号(35675)
自然(34256)
自然科(33458)
自然科学(33450)
自然科学基金(32850)
资助(31933)
成果(31435)
(29839)
课题(27037)
重点(26224)
(24798)
发展(24067)
(23942)
(23639)
(23548)
(22235)
期刊
(93881)
经济(93881)
研究(63271)
中国(46709)
教育(33344)
(31702)
学报(30707)
(27995)
科学(27763)
管理(24857)
大学(23466)
学学(21579)
农业(21553)
(20622)
金融(20622)
业经(16164)
技术(15636)
财经(15456)
经济研究(14659)
(13393)
问题(12193)
(10809)
图书(9895)
(9307)
(9063)
(9007)
论坛(9007)
世界(8716)
(8662)
职业(8597)
共检索到301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社会性的塑造与发展。本文在对一般个体社会性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提出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铭之  
社会性是人作为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文章立足技术本科教育实际,在分析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关系的视角揭示出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的三重关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本科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具体表征,即:掌握技术文化知识;发展合作、沟通和协调能力;形成公民意识、职业规范和技术价值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易海燕  陈锦  杜晓新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太年  
对于学习的社会性的重视,是当代学习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作为学习对象的知识的社会性、学习者的社会性和学习过程的社会性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学习社会性研究的观点,论述了学习社会性的内涵,提出学习的社会性是人类学习的根本特征之一,对于学习社会性的研究和重视,既是传统学校学习方式的创新,又是人类本然学习方式的回归。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姜桂萍  李琼  王锋  李青  
选取综合性师范大学和理工大学两所院校572名学生进行为期5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考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开设的身体表现运动如形体健美、瑜伽、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对大学生在自信心、情绪调节、团队合作等社会性发展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身体表现类运动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形体健美、瑜伽、体育舞蹈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形体健美、体育舞蹈对快乐情绪的调节影响显著,瑜伽对大学生情绪稳定性的控制效果明显;体育舞蹈对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作用突出。运用身体表现类运动进行干预时应注意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连榕  刘建榕  
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评定量表》对福州市9所高校179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福州市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中等发展程度的占多数,总体上仍有超过14%的个体存在社会性发展迟滞,且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水平表现很不均衡;社会性发展正常和发展迟滞大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上分布较一致;而男大学生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比例显著低于女大学生。后对其中60名被试进行行为实验,结果发现,社会性发展正常和发展迟滞的大学生在行为实验中的反应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罗明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其基本的目标乃是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诸种质素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乃是个体自然天赋朝向社会的生命实践,社会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属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向着他人与世界的关切之中的全面发展。个体与社会的积极互动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着眼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展开的两个层面,即自然生命的激活与文化价值的引领。持续地激励个体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构成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之灵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甫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经济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经济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它具有两种属性:阶级性和社会性。当今世界,政党在多数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政党制度实际上已成为衡量和把握世界各国政治秩序的晴雨表。由于政党力量的变化在于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的变化,所以历史上各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非执政党)都在争取尽可能多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因此,现代政党发展趋势是,政党的社会属性在逐步加强。本文就此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春花  
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成人发展,其中成人社会性发展属于成人发展的核心体现,是影响成人教育实践的关键要素,包括了早期、中期、晚期等多个阶段。为推动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需积极回应成人社会性发展的召唤,变革成人教育目标,开发有效课程,建立纵横课程网络,倡导适应社会性发展的学习形式,坚持以人为本,开发教育支持系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光杰  刘峻  
消费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政策的制约,也受社会文化和道德水平的制约。创造良好的社会消费环境,实现科学消费,是建立和谐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理性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是科学消费三个最基本的方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于增艳  刘爱书  
社交退缩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行为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社交退缩的界定、亚类型,并从社交地位、友谊和社会信息加工几个方面对退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征进行了述评,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昉  
从经济社会的维度讨论人口变化即社会性流动发现,得益于经济增长、产业变化和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性明显增强,而在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社会性流动类型发生变化。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需要破解新阶段下社会性流动潜在具有的零和博弈性质,保持社会流动渠道畅通。这关系着能否在中等偏上收入阶段乃至跨过高收入门槛后,收入分配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以及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继续得到充分分享,从而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对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性流动之间关系的分析,立足于破解效率与公平"取舍"难题,保持保障民生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动态平衡,从加大再分配力度、推进教育深化和均等化及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祥军  顾小清  
自适应学习承载着个性化教育的梦想,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繁荣。但技术引发的学习时空分离特性弱化了社会互动,而且多数自适应学习只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不同程度忽视了学习者的情感互动,缺少对社会性的关切。为了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和提升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系统控制与学习者控制的博弈之间,基于协商的自适应学习方式被推崇并走进实践,在此基础上学伴支持将成为弥补社会性不足的可行路径。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协商的学伴推荐"自适应框架,从学习者、推荐过程、学伴三个层面对框架进行了解构,对其技术路线和具体规则进行了介绍。最后,研究基于来源、对象、时间、方法四维视图,探讨了自适应学习的社会性发展行动路径,为更快推进社会性发展进程提供可靠的行动依据和指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梦华  
教师生涯初期的身份挣扎是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教师专业发展议题。学习教学已成为新手教师发展知识、建构身份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探讨专业学习情境中新手教师的知识发展如何影响其身份建构。以社会性学习为视角,采用个案的方式分析新手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身份建构过程。研究发现,教研活动触发了新手教师关于任务感知的认知张力,使其在处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呈现出准则理解、观摩比较、实践反思三种学习路径,最终建构出不同的学习者身份类型。因此,甄别不同发展阶段的新手教师知识诉求,创新融合身份元素的教研活动形式,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能力,对于促进新手教师身份建构具有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