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0)
2023(5673)
2022(4718)
2021(4628)
2020(3580)
2019(8038)
2018(7996)
2017(13884)
2016(8698)
2015(10217)
2014(10312)
2013(9406)
2012(8989)
2011(8371)
2010(8936)
2009(8239)
2008(8588)
2007(8248)
2006(7485)
2005(6802)
作者
(26246)
(22154)
(21878)
(21037)
(14290)
(10712)
(9935)
(8485)
(8432)
(8312)
(7765)
(7763)
(7281)
(7164)
(7116)
(6807)
(6600)
(6548)
(6515)
(6402)
(5921)
(5654)
(5481)
(5181)
(5172)
(5034)
(5007)
(4951)
(4603)
(4576)
学科
(27568)
经济(27527)
管理(20816)
(18051)
(14761)
企业(14761)
教育(11064)
理论(10605)
(9863)
(9860)
中国(9808)
方法(9515)
教学(8431)
业经(7518)
数学(6814)
(6660)
数学方法(6504)
农业(6432)
(6306)
地方(5364)
学法(5254)
教学法(5254)
(5185)
银行(5159)
(5151)
(5071)
金融(5067)
(5048)
贸易(5043)
(4952)
机构
大学(129999)
学院(129442)
研究(46198)
(39670)
经济(38401)
管理(37745)
中国(32380)
理学(31332)
科学(31264)
理学院(30762)
管理学(29601)
管理学院(29379)
(29175)
(25221)
(24110)
师范(23887)
(23835)
研究所(22884)
(22787)
(21049)
中心(19922)
业大(19376)
师范大学(18803)
北京(18770)
农业(18764)
(18370)
教育(18306)
技术(18158)
财经(16323)
(16278)
基金
项目(77554)
研究(60672)
科学(58770)
基金(50592)
(44472)
国家(43947)
科学基金(35422)
社会(33811)
(32801)
教育(32346)
社会科(31497)
社会科学(31483)
(28099)
编号(27378)
基金项目(25782)
成果(25702)
自然(21824)
课题(21648)
自然科(21301)
自然科学(21291)
资助(20858)
自然科学基金(20853)
重点(18767)
(18729)
(16826)
(16657)
(16211)
项目编号(16179)
(16153)
大学(15986)
期刊
(53509)
经济(53509)
研究(41980)
教育(35743)
中国(34440)
学报(26399)
(23532)
科学(21380)
大学(19897)
学学(17973)
(17019)
农业(16092)
管理(14750)
技术(13045)
职业(10154)
(10102)
金融(10102)
图书(9607)
财经(9555)
(8723)
(8375)
业经(8213)
(7991)
(7434)
论坛(7434)
书馆(7376)
图书馆(7376)
经济研究(7000)
业大(6865)
问题(6774)
共检索到20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建军  
作家具有清晰的"读者意识",而学生多倾向于针对主题进行立意。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首先要分析其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的情况,其次才谈得上如何培养。而过程写作教学将最具读者意识的"说"引进课堂,熟悉的读者与作者在互动中有力地建构文本,因而在培养读者意识方面比沉默孤独的传统写作教学课堂更具优势。真实写作即高质量写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云长海  王莹  刘富  白艳晶  刘春苗  
本文阐述了反思能力的特征,深入地论述了反思能力对于医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医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文英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所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湘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国民的共识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创造性教育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东  
努力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历史赋予高等农业院校的使命。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北京,融入郊区,将服务首都农村和农业作为己任,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主题活动为平台,以选任"村官"助理为途径,在培养立足"三农"、服务"三农"高素质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方向做出了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晟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其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影响社会对高校的评价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已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任务。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及引发的原因的分析与思考,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试图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链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妙兰  
课程标准意识是一个集合概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的意志力以及教师的情感。教师课程标准意识以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表现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通过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增强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有利于促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与此同时,在评价教师的课程标准意识的过程中要重点评价教师依据课程标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策略,评价其是否具备修订和完善课程标准的实际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如志  严辉  
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是增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提高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可采用兴趣诱导、探索研究及团队讨论等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硬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而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基础。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的创新环境建设为例,论证了创新环境建设与发展对于研究生主动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译匀  邵凤  金云亮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把国民海洋意识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让国民重视海洋,意识到发展海洋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事业迅速发展,但淡薄的国民海洋意识与之发展相矛盾,成为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只有拥有强烈的海洋意识才能起到效果显著的推动作用。在现代背景下,科技的进步促进一系列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的及时通知与反馈进行古今海洋意识反思、中外海洋意识对比、未来海洋文化展望,立志达到加速提高国民海洋意识的理想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飞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在教育实践中,高职教育存在定位不清、创新人才层次的区分不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弄清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拓展培养途径,是搞好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章留  石柱君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阳光心态"的培养途径是多方向、多元化的,其途径主要有:引导大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做好就业准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良好性格并发现性格中的积极力量;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识地积累积极情绪;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与解读,增强就业自信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佳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较大问题。从现状出发总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和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设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