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3)
2023(3560)
2022(3101)
2021(2991)
2020(2628)
2019(5903)
2018(5893)
2017(9671)
2016(6376)
2015(7679)
2014(7694)
2013(6908)
2012(6301)
2011(5987)
2010(6295)
2009(5583)
2008(5510)
2007(5223)
2006(4598)
2005(4143)
作者
(18361)
(15478)
(15137)
(14578)
(9796)
(7384)
(6967)
(6027)
(5965)
(5693)
(5374)
(5257)
(5156)
(4941)
(4899)
(4860)
(4664)
(4574)
(4567)
(4398)
(4181)
(3847)
(3797)
(3657)
(3539)
(3457)
(3423)
(3423)
(3218)
(3175)
学科
(18760)
经济(18748)
管理(12586)
(11449)
教育(10432)
方法(8592)
(8582)
企业(8582)
理论(8233)
中国(7685)
数学(7111)
教学(7095)
数学方法(6974)
(6472)
(6307)
研究(4521)
学法(4489)
教学法(4489)
业经(4241)
农业(4219)
学理(3687)
学理论(3687)
技术(3539)
(3249)
(3200)
思想(3193)
(3147)
(3075)
工作(3070)
(3065)
机构
大学(94349)
学院(87884)
研究(31473)
(28450)
经济(27661)
管理(26541)
理学(22407)
理学院(22019)
管理学(21351)
管理学院(21183)
科学(20732)
(20381)
中国(19293)
(18344)
(17601)
师范(17435)
(16480)
业大(15402)
教育(15297)
(15260)
研究所(15142)
农业(14535)
师范大学(13845)
(13156)
北京(12927)
中心(12714)
技术(12043)
(11696)
(10854)
财经(10647)
基金
项目(55218)
研究(43093)
科学(42169)
基金(36019)
(31413)
国家(31056)
科学基金(25411)
社会(24626)
教育(24467)
(24124)
社会科(23199)
社会科学(23188)
(20601)
编号(18991)
基金项目(18956)
成果(17640)
自然(15497)
课题(15302)
自然科(15132)
自然科学(15126)
自然科学基金(14861)
资助(14613)
重点(13388)
大学(13034)
(12800)
(12492)
(11996)
(11667)
规划(11471)
项目编号(11196)
期刊
(33448)
经济(33448)
研究(32355)
教育(31532)
中国(25936)
学报(19822)
(16440)
大学(15877)
科学(14413)
学学(13042)
农业(11488)
(10576)
管理(9070)
技术(9026)
图书(8032)
职业(7319)
财经(6732)
高等(6363)
(6210)
书馆(5993)
图书馆(5993)
(5931)
(5523)
高等教育(5326)
(5286)
论坛(5286)
业大(5075)
业经(4817)
经济研究(4635)
科技(4532)
共检索到14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陈梦迁  刘博文  
"学派"的构成通常包括七个要素,即相同的学科、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和学术信念、相同的理论基础和理论阵地、相同的师承关系、相同的学术符号系统、相同的研究对象、共同结成一个集体。学派的存在有利于高校学术和学科形成特色,而学术领袖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方面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凝聚学术研究与学科团体力量,树立学科成员的学术和学科信心促进学术发展。学派的形成需要遵守学术中立、价值中立等原则,高校应该允许并倡导学术争论,促进学派快速成熟,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率先促成学派诞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军  
在传统学术观念中,大学教学所处的地位不高。直至20世纪90年代,大学教学学术才在美国受到关注并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大学教学的真实处境切入,追溯大学教学学术思想的萌发,探讨大学教学学术的特性,进而提出大学教学学术的培育措施,以期为形成大学教学学术健康发展机制提供些许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结  
当代学术研究必须经由依赖个人能力转向凝聚集体智慧,由强调个人突破转向组织集体攻关。学派形成既是一门学科理论研究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有着浓郁的学科情结,一直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派的形成可以通过"学术争鸣"的激发,开拓思维,变革创新,建构起符合学科特点的、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探讨和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整体上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繁荣兴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应密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理论创新又是最根本的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任何理论只有随着时代的转换而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没有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也会因不能在实践中发展而衰竭。一般来说,理论创新是以批判为前提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而批判又往往孕育或生成创新。学派是实现批判功用的一种有效组织,学派竞争意识是实现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我国高等教育界缺乏的就是一种批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鲜兰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宏  
大学核心竞争力即高校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并在大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资源独有性、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性、办学卓越性等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应有的特性。大学核心竞争力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表现出来。硬实力主要体现为师资、科研、学科等方面;软实力主要指以大学精神为内核的大学文化以及品牌声誉等。培育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各办学实体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实施灵敏的社会服务机制、打造品牌声誉、经营优秀文化、注重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万一  王虹  
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内部学术权力处于弱势地位,这既不利于内部权力的平衡,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应通过平衡内部权力关系、培植学术力量、构建相对独立的学术管理体系和发展特色学术文化等途径,积极培育学术权力,彰显高职院校的学术组织特性,保护师生的学术权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文亚平  李霞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期,但也暴露出艺术教育机制不健全、师资结构失衡、艺术实践层次不高以及观念落后等问题。高校艺术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必须遵循全程性、针对性与科学性原则,通过更新理念,树立高等教育工作者课程开放发展观念,推动艺术课程实施的人本化战略,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等路径,因势利导,建设完善的现代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保障大学生艺术素养培育工作顺利开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徐跃  蒋婷轶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大学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的三条路径。在文化传播中甄选智慧文化,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善择价值目标,在文化冲突中寻求制衡之策,在文化整合中找寻多元发展之途,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培育和形成互补共生、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方安  
近些年来,行动研究和教师研究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中备受关注。然而,作为一种研究理念或取向,其所提供的关于教师开展研究的一般知识与教师感兴趣的具体情境的知识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探索既能秉承行动研究和教师研究的理念,又能缩小其与本土具体情境之间的距离的教师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之下,"培育研究"作为一种教师研究方法的身份得以呈现,其宗旨是通过重构教师的教育经验并将其理论化,发展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易连云  杨昌勇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问题 :理论体系上的支离破碎、研究方向上的随意性、缺乏创学派的动力与激情、学术导向上的媚外倾向及学术规范意识淡薄等。 2 1世纪的中国呼唤教育学学派 ,这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深化对复杂教育现象认识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及教育学实践的需要。教育学学派创生的可能性在于 :教育学主体的学派意识增强了 ,学科相对成熟 ,教育学家群体的素质在提高 ,发表学术论著的渠道相对畅通及具有创学派所需要的组织条件等。 2 1世纪的前 2 0年里 ,中国必将产生自己的教育学学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彦军  季卫兵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或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应力避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将重心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本质上来,通过价值重塑与文化引领来培育广大学生的创业素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凌凌  
学术权力行政化是大学组织内部的一种权力博弈现象,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权力的配置状况以及权力间的共存与冲突关系。从权力要素的角度诠释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利益性、受控性、整体性、混沌性以及一元性的基本表征,有助于分析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形成机理。基于"少权-索权-赋权"的权力让渡理念和"混权-滥权-规权"的权力界分思路,未来的政策调整及制度设计应赋予学术系统更多的正式组织权力,调适大学权力结构、推动行政人员职业化以重构学术秩序与学术公平,培育良好学术生态,推进学术治理体系现代化,以规避学术权力行政化所带来的大学组织运行风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莱歆  
认为面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学术失范现象,大学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对学生学术道德观的培育。指出大学应当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观念,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宜过早地把某些评判标准应用在研究生身上,而是为人才创新潜能的培养创造尽可能良好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