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9)
2023(9923)
2022(8169)
2021(7625)
2020(6153)
2019(14045)
2018(14211)
2017(25561)
2016(15163)
2015(17752)
2014(18022)
2013(17243)
2012(16854)
2011(15771)
2010(16494)
2009(15158)
2008(15026)
2007(14072)
2006(13095)
2005(12330)
作者
(43985)
(36412)
(35912)
(34512)
(23200)
(17275)
(16648)
(14100)
(14027)
(13498)
(12451)
(12107)
(11952)
(11790)
(11350)
(11325)
(10888)
(10802)
(10696)
(10525)
(9889)
(9170)
(8959)
(8682)
(8364)
(8204)
(8173)
(8162)
(7481)
(7303)
学科
(61175)
经济(61123)
管理(36748)
(36582)
中国(28004)
(26641)
企业(26641)
教育(23167)
(19206)
方法(18864)
地方(18094)
技术(16876)
数学(15771)
数学方法(15560)
理论(14573)
业经(14246)
(13473)
农业(12985)
(12880)
(12837)
(12605)
银行(12581)
(12323)
(11814)
(11732)
金融(11731)
(11625)
贸易(11611)
教学(11292)
(11222)
机构
大学(223521)
学院(221771)
(85076)
研究(83073)
经济(82872)
管理(71567)
理学(58521)
中国(58476)
理学院(57700)
管理学(56651)
管理学院(56199)
(51269)
科学(48152)
(43133)
(42225)
(41864)
师范(41597)
研究所(38294)
(37934)
教育(37465)
中心(35390)
北京(34688)
(33538)
师范大学(33430)
财经(31957)
(30752)
技术(30200)
(29161)
(28668)
业大(27917)
基金
项目(125709)
研究(105293)
科学(97890)
基金(81850)
(69039)
国家(68190)
社会(61770)
社会科(58234)
社会科学(58223)
教育(56641)
科学基金(55905)
(53229)
编号(47693)
(45561)
成果(43068)
基金项目(41754)
课题(37930)
(34085)
资助(33406)
(31933)
自然(30563)
重点(30142)
自然科(29739)
自然科学(29732)
自然科学基金(29135)
(29133)
发展(28199)
规划(28146)
项目编号(27898)
(27678)
期刊
(108899)
经济(108899)
研究(85700)
教育(66551)
中国(62275)
(32455)
学报(31027)
(30596)
管理(29000)
科学(27916)
技术(27395)
大学(24903)
(23331)
金融(23331)
农业(22719)
学学(21293)
业经(18582)
职业(18317)
财经(17338)
经济研究(16811)
(15100)
问题(14749)
(14347)
论坛(14347)
图书(13360)
(12399)
技术教育(12218)
职业技术(12218)
职业技术教育(12218)
技术经济(11889)
共检索到377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结  
当代学术研究必须经由依赖个人能力转向凝聚集体智慧,由强调个人突破转向组织集体攻关。学派形成既是一门学科理论研究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有着浓郁的学科情结,一直致力于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派的形成可以通过"学术争鸣"的激发,开拓思维,变革创新,建构起符合学科特点的、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探讨和解决影响学科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整体上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繁荣兴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剑涛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身份尚未达到普遍认同,原因之一是其研究队伍的学科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增强。以学术共同体为视角,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文化生成可以从知识生产、组织管理和范式规训三重逻辑下得以审视。面向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要自主共建中国特色学科知识体系,积蓄学科文化底蕴;要积极强化学科组织建设,塑造学科文化形象;要营造有利于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环境,传递学科文化力量,从而不断增强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卿  
准确并且清晰的区别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是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生培养应用型转向的认识论前提。从文献来看,人们主要是从工作类型和素质结构的角度对两者进行区分,这种区分虽然正确但不能满足需求。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只有从两者共同点中找到差异,才能真正将两者区别来看。显然,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硕士。作为硕士,两者都应具备研究能力,开展研究工作。从研究和学术的概念来看,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研究活动在各自工作中的地位不同,从事的研究活动的类型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和质量衡量标准不同,研究所运用的资源不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陆素菊  贺艳芳  濮海慧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开始走向成熟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标志是大学中相应学科点大量出现,以及相关学术刊物与研究成果大量涌现。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建设最强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许多大学也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这些学科点的规模明显比我国强,这与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不相称。在研究内容上,发达国家对微观问题的研究更多;在研究方法上,则更为偏向定量研究。其学科建设的方向,以及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趋势,对当前我国过于偏向宏观问题和定性研究的科学研究框架应有所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典兵  张忠华  
学科建设是职业技术教育学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学科形成意味着职业技术教育学规定了自身学术范围,明确了自身研究边界,关系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之本。对建国70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经验积累、模仿借鉴、初步形成和深化发展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嬗变和基本特征。展望未来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注意坚持正确的研究取向,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重视法规政策支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切实加强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永琴  
学生学业评价是一个价值的判断和确认的过程。学生的学业以知识和能力为评价对象,知识的性质和知识、能力的载体及其价值取向无疑是评价的前提。本文根据目前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比较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匡瑛  石伟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出在理论层面上从引用"他山之石"到凸显中国特色的跨越,从"零敲碎打"式的经验总结走向"系统有序"的学术性研究,从仅关注"具体问题"到增强"学科意识"。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视野不断拓展,交叉研究日益纷呈,并注重回应现实问题,加强服务政府决策,呈现出思想活跃、发展迅速、成果丰硕的态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权德  
职业技术教育与生俱来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学科的应用性质。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主体建设目标应体现其学科的性质特征。学科研究队伍建设应加强应用性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快实现"双师型"目标,人才培养应实现层次多样化、类型多样化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办学主体应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多元办学互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川  
职业技术教育学自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以来,学术地位和声誉一直滞后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政府重视的高度。究其原因,一是缺乏一支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专业队伍,二是学术规范建设滞后,三是学者队伍良莠不齐、专家学术品格不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发轫于清末民初,经过百年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由学士、硕士、博士组成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建立,以比较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管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社会学等为核心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群正在起步,以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点和职业教育研究所(中心、院)为依托的职业教育专业研究队伍正在形成。但反思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和新时代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提出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辉  陈鹏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模式Ⅰ"要求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模式Ⅱ"要求学科建设应注重对于实践情境的应用;"模式Ⅲ"则要求公民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最大限度地增加受益族群。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实问题也在于学科内涵建设迷离、实践应用匮乏以及社会认可低微等方面。基于此,未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坚守学科阵地,加强内涵建设;需要注重社会实践,跨学科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公民社会参与,提高社会认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匡瑛  石伟平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经历了从初创到蓬勃壮大的艰辛道路,在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不同时期学科发展的特征,把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发展划分为学科初创、快速发展、内涵发展三个阶段。其发展历程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科发展与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相得益彰;学科发展逻辑从聚焦问题到逐步生发学科自觉;从作为教育学分支到以跨学科兼容中凝练学科发展主线。未来的职业技术教育学,要走向"现代学科",建设作为一级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加强系统理论研究,完善制度规范,共创健康学术氛围;促进学科价值转向,注重文化观照与生态和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第十二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暨2017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聚焦"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历史回顾与未来课题",深入研讨"当前及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历史回顾"和"‘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新使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重要专题。会议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启光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学生高等教育参与机会扩大,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学术知识与能力属性相结合的人才的现实需要显著增强。统筹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与一体化关系,弥合中学后教育系统两种不同结构的边界鸿沟与制度隔离,已成为世界中学后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共同趋势。与西方国家围绕中学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经验相比,我国将统筹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实践中既体现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多样化与一体化相统一的特征,又反映我国现实发展的特殊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小明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课题管理中,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建设中国特色、风格和气派的教育科学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也要在教育科研与课题管理工作中适应这个新的任重而道远的学科建设要求。本文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目前重点应该关注如下两个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