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
2023(1442)
2022(1201)
2021(1105)
2019(2067)
2018(2000)
2017(3689)
2016(2237)
2015(2655)
2014(2777)
2013(2676)
2012(2608)
2011(2413)
2010(2566)
2009(2443)
2008(2576)
2007(2604)
2006(2343)
2005(2227)
2004(2099)
作者
(6594)
(5375)
(5153)
(4974)
(3503)
(2571)
(2454)
(2107)
(2031)
(1953)
(1898)
(1854)
(1812)
(1808)
(1670)
(1567)
(1551)
(1548)
(1501)
(1470)
(1464)
(1337)
(1333)
(1275)
(1257)
(1229)
(1187)
(1119)
(1100)
(1044)
学科
(7904)
经济(7893)
管理(5682)
(5313)
企业(5313)
教育(4781)
理论(4738)
(4656)
文化(3719)
中国(3662)
业经(3105)
(3095)
方法(3051)
(2821)
产业(2231)
经济理论(2193)
市场(2134)
企业经济(2010)
(1969)
思想(1865)
(1843)
(1840)
政治(1815)
文化产业(1775)
文化市场(1775)
教学(1753)
地方(1718)
研究(1715)
思想政治(1657)
政治教育(1657)
机构
大学(39395)
学院(36974)
研究(12220)
(10755)
经济(10390)
管理(10189)
(9903)
师范(9886)
(8836)
师范大学(8056)
理学(7960)
教育(7877)
中国(7845)
理学院(7754)
管理学(7589)
管理学院(7463)
科学(7365)
(7018)
(6789)
(6320)
北京(5844)
(5688)
研究所(5540)
财经(5346)
中心(4895)
(4717)
(4684)
职业(3867)
技术(3795)
(3770)
基金
项目(18284)
研究(16889)
科学(14350)
基金(11812)
社会(10278)
社会科(9592)
社会科学(9589)
(9439)
国家(9254)
教育(9139)
成果(8717)
编号(7887)
科学基金(7469)
(7368)
(6566)
课题(6280)
基金项目(5623)
(5570)
项目编号(5077)
规划(4762)
(4725)
(4498)
资助(4436)
重点(4421)
(4398)
(4390)
阶段(4379)
(4358)
研究成果(4277)
(4089)
期刊
(17025)
经济(17025)
研究(16285)
教育(13715)
中国(9073)
学报(6951)
(6540)
大学(5611)
科学(5434)
学学(4749)
图书(4490)
管理(4450)
财经(4326)
(3800)
书馆(3780)
图书馆(3780)
技术(3536)
(3456)
职业(2859)
(2779)
论坛(2779)
(2702)
(2602)
金融(2602)
问题(2577)
(2340)
社会(2319)
业经(2259)
农业(2083)
(2074)
共检索到64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成尚荣  
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学校发展的战略和主题,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培植学校精神品格,也已成为学校普遍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文化建设的浪潮荡涤着校园中陈腐落后的东西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旺  
权利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话语,但对于权利的理解却充满争议,权利之争的背后是文化的差异。权利并非先验的普适价值,而是由文化所建构。文化不仅为权利的界定和证明提供理由,而且影响权利的优先性和排序。但包括生存权和安全权在内的基本权利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权利的普遍性诉求与特殊文化之间的冲突只能通过文明对话的方式来化解,对话将不断拓展权利的哲学基础并建构更为广泛的权利共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曾文婕  
学校治理的推进,显露出重视方式或技术而忽略价值向度等问题,重塑治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纳工具理性于意义之维,学校治理才能真正摆脱价值贫困和形式主义进而富有生机和活力。学校治理内在的"民主参与""共同协商"等诉求,饱含强烈的价值情怀。价值考量是学校治理的基础,这需要分析学校治理主体的需要与满足这些需要的学校教育活动属性之间的关系,研判人们在治理过程中做出的各种价值选择是"向善"还是"为恶"。价值主体是学校治理的前提,要求培育具备价值选择与判断能力的人;价值行动是学校治理的表征,即学校治理突出"行动性的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同现代社会的其他制度建制一样,现代学校的体制特征最深刻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层体制,二是微观规训体制。在现代学校的体制建构与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与张力,它往往成为改革所可能达到的内在“限度”。我们今天所要进行的学校改革需要对这种“体制建构”进行明确系统的认识与反思。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润洲  
人是文化的产物,公民人格的生成需要适宜的文化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公民人格的建构遭遇着文化阻隔,表现为惟上惟权的价值取向对人的自主性的抑制、学校"差序格局"对学校公共性的侵蚀、学校人际互动的"私德"对"公德"的僭越等。学校场域中的公民人格建构应厘清教育价值,提升人的自主性;构建实践共同体,增强学校的公共性;划清"私德"的疆界,培育人的公共理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回顾文化以及组织文化的理论探索,可以发现,只有在组织的活动事实中寻找文化,理解组织活动的精神动力,才可以避免文化定义争论所产生的无从把握组织文化的尴尬状况,由此,通过教育叙事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便成了学校工作者实施文化建构的合适途径。与此同时,这一途径还可以深化校长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为增强学校的精神凝聚力创设探作平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东娇  
学校文化的创建和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此过程就是校长领导力的本质所在。学校文化的形成有三种机制:强加--共享机制,根植—强化机制,声明—提醒机制。在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声明力与根植力、文化继承力与发展力、文化洞察力与转型力是校长领导力的不同作用形式。校长可以运用知己、明了和安全策略管理学校文化和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教育既传承和创新着文化,本身又具有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丰富而成的。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的文化内涵、精神的文化内涵、主体的文化内涵、制度的文化内涵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等。提升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需要教育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由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改革办学评估标准和方法,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飞  
随着教育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成人高校的后续发展不但要从教育质量、管理方法、创新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更要将"学校文化"建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做好、落实。本文通过对成人高校学校文化的基本内涵、建设良好学校文化的意义、学校文化建设的建议这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为成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为提升成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质量作出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培锋  张茂聪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卫元  黄美初  
MOOCs的开放、大规模和在线学习等特性与开放大学的内在属性十分契合,二者在教学理念上也有共通之处,因而MOOCs对于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能起到推动作用。但校园文化的构建需要建设主体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且需要长期付诸努力。本文以MOOCs潮流对开放大学的影响与助益为切入点,从文化自觉的视域,审视当前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助MOOCs的推力,从课程文化建设、价值观念引导、文化自觉回归和学术正己化人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维绪  
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可持续消费文化本质上就是要强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协调一致发展。文章基于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产物的观点,从消费社会学视角探讨了转型期我国建构可持续消费文化的基本条件及其社会文化机制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宗锋  
文化人格概念能够提供一个观察、研究、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维度、新思路,有利于我们从文化的视角去阐述、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用丰厚的文化养料去培育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主要表现为多元文化并存与碰撞的社会文化现实,以娱乐化为表征的大众文化泛滥,和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与批判功能的遮蔽。探索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要求,应坚持民族性,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坚持先进性,参与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坚持现代性,确立现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批判意识;坚持开放性,培养面对变动现实的开放与学习特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久凤  
从图书馆文化存在的内在基因、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责、人文化成的目标指向、循环互动的系统机理、变革创新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探讨了现代图书馆、人、文化的互动建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久凤  
图书馆承担着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服务的职责与使命。在文化背景下,文章阐述现代图书馆是"人与文化"共同建构的统一体,是"人与文化"的共同存在。图书馆的文化意义在于促进"人文化成"。在文化语境中,对图书馆和"人与文化"的共同建构进行学理探究,提出推进共同建构的策略,揭示共同建构的哲学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