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1)
2023(2472)
2022(2149)
2021(2034)
2020(1723)
2019(3651)
2018(3662)
2017(6596)
2016(3817)
2015(4424)
2014(4659)
2013(4462)
2012(4114)
2011(3923)
2010(4170)
2009(4034)
2008(4029)
2007(3902)
2006(3600)
2005(3392)
作者
(12573)
(10343)
(10164)
(9691)
(6557)
(5019)
(4656)
(3897)
(3894)
(3809)
(3571)
(3506)
(3503)
(3362)
(3264)
(3193)
(2976)
(2944)
(2886)
(2815)
(2698)
(2648)
(2452)
(2427)
(2368)
(2326)
(2307)
(2210)
(2055)
(2018)
学科
(13916)
经济(13905)
管理(12911)
(8058)
企业(8058)
(8008)
环境(7265)
(6343)
理论(5814)
方法(5322)
生态(5116)
中国(4998)
(4910)
教育(4904)
业经(4544)
(4011)
(3840)
地方(3822)
文化(3710)
资源(3550)
(3059)
产业(2762)
(2754)
经济理论(2714)
(2684)
规划(2661)
农业(2638)
(2603)
银行(2597)
环境规划(2594)
机构
大学(63904)
学院(62140)
研究(21673)
管理(19878)
(18783)
经济(18158)
理学(16149)
理学院(15840)
管理学(15427)
中国(15312)
管理学院(15281)
科学(15213)
(15026)
(13075)
师范(12982)
(11487)
(10772)
师范大学(10495)
研究所(10461)
(10070)
北京(9973)
中心(9532)
(9031)
(8858)
教育(8730)
业大(8691)
财经(7833)
(7427)
(6910)
(6853)
基金
项目(37725)
科学(29351)
研究(28963)
基金(25710)
(22454)
国家(22201)
科学基金(18350)
社会(17506)
社会科(16475)
社会科学(16470)
(15492)
教育(13752)
(13481)
基金项目(13443)
编号(11981)
自然(11288)
成果(11239)
自然科(10869)
自然科学(10867)
自然科学基金(10647)
资助(10044)
课题(9270)
重点(9116)
(8504)
(7801)
(7624)
规划(7436)
(7221)
项目编号(7079)
(6879)
期刊
(27381)
经济(27381)
研究(20787)
教育(13962)
中国(13879)
学报(12608)
科学(10269)
大学(9523)
(8521)
学学(8479)
(8040)
管理(7855)
技术(6144)
图书(5949)
农业(5551)
财经(5123)
书馆(4765)
图书馆(4765)
(4470)
业经(4295)
资源(4203)
(4187)
(4127)
金融(4127)
问题(3674)
生态(3462)
(3458)
论坛(3458)
(3264)
科技(3062)
共检索到100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清臣  沈芸  
学校作为一种物理空间和组织机构,其内部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形态的文化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整体生态系统。因此,对学校文化生态的认识首先需要把学校划分为几个独立且联系的文化圈,然后探索各个文化圈之间以及文化圈内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联系。从生态学的视野来认识学校文化将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生态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关注如何保持学校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发展和平衡,而且还将需要思考如何在更大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定位学校文化生态的功能和发展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敏  陈传明  
知识的本质特征使得企业需要创造出一个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和传递的空间,即基于知识的企业“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相似,企业的“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存在着路径演化及路径依赖的现象,本文则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企业“文化生态系统”实现路径超越的内在机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宇   张敏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入文化生态系统服务(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CES)评估,有助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但是目前缺乏对空间规划中如何运用CES的路径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影响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有效应用。通过梳理近十年来国内外CES评估应用于空间规划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有关CES形成的理论解释从关系性和交互性视角得到深化,将CES视为人与自然交互的实践和结果,表现为CES在供给方、生产方、需求方和消费方之间的流动。(2)有关CES的概念得到了细化,促进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的CES评估理论框架形成。(3)CES评估主要包括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益处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种进路,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空间范围的数据获取方法、基于空间位置的数据获取方法和集成式空间分析评估方法三种。(4)CES评估与规划编制的结合方式主要包括前置于规划编制和融入规划编制全过程两种。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中应融入CES评估,并为此提出总体思路,以及在规划编制不同阶段的具体应用目的和方法,展望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潜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白露  马晓苗  
随着平衡、和谐、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在理论研究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与发展展,基于生态观的企业文化逐渐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但是,目前有关企业文化生态的研究成果比较鲜见,且大多仍停留在概念探讨阶段,缺乏从企业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探讨。企业文化生态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概念,它可与生态学中物种的进化过程并论论。本文本文将"竞争—共生"状态和系统各要素参与度作为企业文化生态和谐共生的演化表征,有利于企业把握文化生态各圈层及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最终形成组织、客户、竞争者、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融合以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楠  李卫忠  吉文丽  赵鹏祥  
在分析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 ,对实现恢复与重建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指出了今后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领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坤永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着眼于优化生态系统目前制订城镇建设规划,努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制订(修订)小城镇规划,由于地区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必然会呈多样化状态,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个模式去浇铸。然而,不论是建成什么模式的小城镇,在规划时,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白降丽  彭道黎  庾晓红  
如何保护好现有的健康生态系统,并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已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介绍退化生态系统及其恢复与重建等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目标、基本原则、方法以及程序,并进一步阐述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废矿地、退化海岛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态系统等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研究趋势,主要包括生态系统退化的预测预报机制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和机理的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豪锋  卜彩丽  
国外关于学习生态以及学习生态系统的研究比较多,而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网络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的开放性与多向交互性使人们更关注学习主体间的交互以及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生态观随之产生。本文对学习生态及学习生态系统概念作了界定,然后对构成学习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做了重点的阐释,最后分析了学习生态系统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倩  冯宁  
高等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分支系统,教育的整体性与平衡性特征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教育生态系统观念的引入,其意图正是营造全面平衡发展的良好环境,让高校教育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本文即以高校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为基础,研究了限制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传辉  桑燕鸿  
生态系统管理是力图涉及所有利益主体的 ,定义人—环境相互作用可持续选择方案的一种方法。它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 ,生态系统管理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娟  南灵  
本文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分为2部分: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农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新增建设用地负外部性造成的生态价值的降低。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当量因子表、替代成本法和防治成本法测算2000-2007年间农地非农化损失的总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陕西省共有51 640.06 hm2农用地实现了农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达34.22×108元,平均每年损失4.28×108元。耕地非农化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占农地非农化损失的生态服务价值的一半以上,而农地非农化损失的土地则有95.21%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希东  赵鸿婕  
黑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主要的内陆流域之一。本文在简要分析流域生态退化现象以及生态恢复与重建实质的基础上 ,讨论和提出了黑河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基本思路和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优化的方向 ,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框架构想和基本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广东省中山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唐华安  丁宁  朱秋勤  
随着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下,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应用需求日益丰富,信息孤岛和信息安全等问题逐步显现,对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巨大挑战。本文在总结税务信息化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对税务信息化生态系统的内涵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互联网+",提出了相应的税务信息化生态系统发展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清  崔国发  
该文主要针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等问题 ,探讨植被保护方案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途径和技术措施 ,提出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生态系统恢复的 4个基本途径为保护、恢复、重建、维持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指标、生态关键种指标、生态系统环境建设指标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或原生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衡量标准有 9类 ,包括生物量生产力、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最大有效持水量、有效降水系数、降水利用效率、有效水持续期、氮利用率、微生物共生体和循环系数 ;天然林保护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包括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阶梯式退耕”模式、“辐射式生态重建”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尹西明  林镇阳  陈劲  赵蓉  
数据要素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如何应用整体观和系统观理论构建数据要素价值化生态系统,成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议题。针对数据要素价值化面临的理论与实践挑战,引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系统探究多元主体参与数据要素价值化过程的生态系统联动机制,深入剖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动态过程机制,有助于深化数据要素价值化和市场化配置理论研究,为探索数据要素价值化过程中多元主体协同共创、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强数据要素监管与治理、打造数字驱动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激活数字创新生态活力与成效、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