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5)
2023(2938)
2022(2338)
2021(2189)
2020(1802)
2019(3982)
2018(3959)
2017(7154)
2016(4134)
2015(4786)
2014(5002)
2013(4844)
2012(4821)
2011(4432)
2010(4639)
2009(4294)
2008(4499)
2007(4561)
2006(4161)
2005(3607)
作者
(11751)
(9625)
(9477)
(9036)
(6189)
(4532)
(4404)
(3733)
(3720)
(3602)
(3342)
(3319)
(3285)
(3139)
(3051)
(2894)
(2877)
(2728)
(2705)
(2674)
(2583)
(2381)
(2380)
(2368)
(2262)
(2219)
(2161)
(2120)
(1985)
(1932)
学科
(14901)
经济(14889)
管理(11006)
(7412)
(7275)
企业(7275)
中国(7225)
教育(6565)
理论(6290)
业经(5165)
地方(5051)
(4828)
(4594)
(4312)
方法(4004)
文化(3747)
(3449)
(3314)
教学(3044)
农业(3029)
产业(2958)
(2939)
(2892)
工作(2665)
经济理论(2598)
学校(2548)
(2541)
金融(2539)
图书(2533)
(2492)
机构
大学(62377)
学院(60183)
研究(21321)
(18651)
经济(17981)
管理(17797)
中国(15184)
(14717)
(13845)
师范(13794)
理学(13605)
理学院(13305)
管理学(12996)
管理学院(12825)
科学(12555)
(11649)
(11476)
教育(11094)
师范大学(11074)
(10613)
北京(9782)
(9594)
中心(9494)
研究所(9199)
财经(8125)
职业(7565)
技术(7543)
(7334)
(7258)
(7177)
基金
项目(31577)
研究(28795)
科学(24064)
基金(19373)
社会(16686)
(15814)
国家(15531)
社会科(15492)
社会科学(15487)
教育(15019)
成果(13973)
编号(13661)
(13256)
科学基金(12593)
(11306)
课题(10998)
(9712)
基金项目(9534)
项目编号(8384)
规划(7866)
(7661)
重点(7629)
(7436)
(7368)
资助(7281)
研究成果(7164)
(7097)
(6898)
(6895)
(6892)
期刊
(30433)
经济(30433)
研究(25078)
教育(20927)
中国(19155)
(10171)
学报(9692)
图书(8372)
管理(8142)
大学(7947)
科学(7897)
(7333)
技术(6958)
书馆(6908)
图书馆(6908)
学学(6416)
财经(5664)
职业(5384)
(5172)
金融(5172)
(5000)
农业(4783)
(4774)
论坛(4774)
业经(4719)
问题(4109)
(3662)
(3637)
技术教育(3583)
职业技术(3583)
共检索到111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全印  李敏  
学校文化即"我们在这儿做事的方式"。以此为研究着眼点,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三个理念的转变:由静到动、由果及因、由表及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培锋  张茂聪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莲  
生态化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生态理念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使大学文化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特征,必将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分析了生态理念引领下的大学文化特征,并探讨了建设具备生态文化特征的大学文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好大学”是一个价值概念,是一个可为更多大学提供参照的发展目标,也是校长治校的目标和依据。从反映大学本质属性的大学文化的角度看,好大学应具有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和科学的大学制度。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同心圆,共同成为建设好大学的基本要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汉卫  
学校文化建设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体现了当前学校发展的自觉和自为意识,同时也展示了教育改革的宏观路向,即教育改革正在向纵深、向内涵方向发展。但学校文化建设也有一些困惑和问题迫切需要澄清,需要进一步思考,主要有究竟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作用?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如何面对当前的文化现象和问题?如何建设学校文化等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树生  李建军  
学校文化不能忽视育人功能,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建设应以课程文化为核心。课程文化、交际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左妮红  蓝星华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师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造就优秀的管理团队、师资队伍以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和作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与高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向一致、相吻合,只有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应有作用和功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志成  
企业管理依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可以有不同的管理轴心和管理风格,如:以生产要素为轴心的管理,以岗位制度为轴心的管理,以业务流程或资源为轴心的管理等等。不同的轴心相应显示出不同的风格取向,但不管管理的轴心和风格如何,从唯物的角度说,均有其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奇新  
职业文化不仅是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源和技术源,而且是培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的思想源。以人为本的职业文化可为学生提供支撑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帮助他们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融合。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支点,以学生成功就业为起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原点,进行职业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其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获取更多办学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积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陆盘忠  
优秀的会计文化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丰富企业文化、树立会计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会计文化的认识不足,在会计文化建设上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文章对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思路,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促进会计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闫艳  
基于积极心理学基础上的幸福教育已得到广泛认同,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幸福教育。而幸福学校文化是建设幸福学校的核心,具有积极和健康、人性和德性、创新和实践、整体和稳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幸福学校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解析:价值文化、主体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并以此作为幸福学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进行建设策略的阐述,以及分析对这些要素建设过程中作用力的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目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即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拿来主义"、"肤浅的现象主义"、"物化主义"、"评比主义"和"简单等同主义"。学校文化建设要走出误区,必须认清误区产生的原因,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维度,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吉标  
在当前学校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文化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改造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重要目标。但仔细考察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不难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口号式”的文化建设。通常只是打一个条幅、喊一声口号、贴两条标语,表面轰轰烈烈,有文化建设之名而无文化建设之实,这与其说是进行文化建设,不如说是自欺欺人的“作秀”行为。另一种可称为“庸俗的文化建设”。即学校外在层面的“文化粘贴”,进行所谓的校园“美化”、教室“装点”。这一类与其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 ,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 ,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