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9)
2023(3145)
2022(2438)
2021(2534)
2020(1953)
2019(4491)
2018(4606)
2017(6802)
2016(5164)
2015(5939)
2014(6317)
2013(5355)
2012(5150)
2011(4876)
2010(5173)
2009(4478)
2008(4532)
2007(4462)
2006(4053)
2005(3878)
作者
(11673)
(9584)
(9309)
(9162)
(6167)
(4635)
(4523)
(3978)
(3686)
(3593)
(3336)
(3230)
(3168)
(3162)
(3058)
(3008)
(2954)
(2871)
(2819)
(2800)
(2779)
(2485)
(2337)
(2311)
(2301)
(2251)
(2225)
(2041)
(2004)
(1996)
学科
教育(20356)
中国(11140)
(9319)
经济(9309)
理论(9092)
管理(7407)
教学(6298)
(5741)
(5511)
企业(5511)
(5139)
思想(4308)
研究(4200)
政治(4126)
(3989)
思想政治(3897)
政治教育(3897)
治教(3897)
德育(3859)
发展(3765)
文化(3722)
(3642)
(3622)
学校(3585)
高等(3516)
方法(3416)
改革(3363)
业经(3323)
(3204)
学法(2951)
机构
大学(71281)
学院(64811)
教育(29310)
研究(25855)
(23528)
师范(23495)
师范大学(19529)
(17514)
管理(14661)
(14548)
科学(14434)
经济(13840)
职业(12832)
(12786)
(12541)
北京(12353)
中国(11684)
理学(11642)
研究所(11455)
教育学(11427)
技术(11389)
理学院(11283)
管理学(10887)
管理学院(10685)
(9945)
中心(9735)
(9249)
(8774)
职业技术(8767)
教育学院(8417)
基金
研究(35207)
项目(33480)
科学(27600)
教育(25898)
成果(19443)
基金(19139)
社会(18925)
编号(18089)
社会科(17468)
社会科学(17464)
课题(16723)
(14975)
(14926)
(14849)
(14729)
国家(14542)
规划(11940)
科学基金(11292)
项目编号(10950)
(10772)
研究成果(10437)
(10257)
(9679)
(9652)
阶段(9626)
年度(9572)
重点(9464)
(9463)
(9446)
教育部(9053)
期刊
教育(51207)
研究(34737)
中国(24516)
(20955)
经济(20955)
职业(12270)
技术(10140)
学报(9081)
大学(8461)
技术教育(8110)
职业技术(8110)
职业技术教育(8110)
(7993)
科学(7251)
(6220)
论坛(6220)
高等(6107)
图书(5975)
学学(5780)
高等教育(5420)
管理(5412)
(5362)
成人(5270)
成人教育(5270)
财经(5075)
书馆(4903)
图书馆(4903)
(4725)
发展(4618)
(4618)
共检索到11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教育既传承和创新着文化,本身又具有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丰富而成的。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的文化内涵、精神的文化内涵、主体的文化内涵、制度的文化内涵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等。提升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需要教育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由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改革办学评估标准和方法,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玉峰  
学校各科教育都可渗透传统文化,但需"全息的浸润"。至于主阵地语文课,则应注意保持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可引导学生在博览基础上进行人物专题研究,以求"知人论世",择善而从,同时对本国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如此便可远离那些让学生思想贫乏、人格矮化、使人变得奴化愚昧或仅是为了牟利的"伪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旻  
学校教育的置位作用探究,是伯恩斯坦学术研究的教育实践转向。他通过自己构建的"符码",解构学校教育,从中揭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对个体的置位作用。学校通过工具性秩序和表意性秩序两种教学内容,确保了主体观念的共识;在身份规则、顺序规则和标准规则的规约下,明确了个体间的差异;通过显式和隐式两种教学实践方式,完成了个体的社会地位预设。伯恩斯坦的特殊经历和理论渊源使得教育置位理论在思想上所表现出的"主体偏离中心"和"忽视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等局限较为明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懿   宋健  
教育教学是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需要始终常抓不懈的“生命线”。教学基本文件在规范、保证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分析我国职业学校教学文件体系的构成与逻辑关系,梳理了职业学校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文件,总结了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等教学基本文件的内涵要素及演变历程,归纳了教学基本文件的三个层次以及编制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三个规律和避免陷入的三个误区,并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探讨了教学基本文件实施应把握的要点,以期为职业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姜月  
学校教育既促进人的发展又束缚人的发展。其文化精神限制了人的生成,简化了人的丰富性;其文化选择不能充分反映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使学生失去其他发展的可能;其文化传递采取图式化运作,使学生对学校教育文化有着过度的文化认同,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其文化约束可能使学生形成消极的边际人格和分裂的人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绿怡  孙福万  王淑娟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研究,既是远程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远程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在对文化研究理论的简单归纳基础上,本文就其主要内容展开了讨论,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教学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维度的十个方面。并指出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营造健康和谐的远程教育文化生态,有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峰  苏鸿  郑向荣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实施优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而创建优质学校则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优质学校的内涵与特征尚存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优质学校办学实践的探索。为此,清晰而科学地界定优质学校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对引导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中小学薄弱学校改进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光陆  
目前由于缺乏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融合的本体研究,导致诸多学校教育融合的方法相互矛盾,甚至阻碍了真正的融合;解释学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融合是一种对话,其目的在于共同发展,前提在于批判反思,过程需要情感投入;解释学视角下的学校教育融合可有效促进融合参与者认知的共同发展、身份与社会关系的重建以及教化的提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班建武  李凡卓  
当前,学校教育开始有意识地主动观照并有选择地吸收部分大众文化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教育的这种做法,反映了教育关注日常生活,向生活世界回归的价值理念;也是社会民主化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有利于教育创新。同时,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观照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育的资源,丰富了教育内容,也有利于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认识与价值引导。但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和消费性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传统价值根基,同时,大众文化的当下性和感官刺激性则容易导致学校教育丧失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涵养与提升功能,而大众文化的犬儒性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人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亚军  祝怀新  
变革文化是学校组织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意义体系,是学校变革能够发生与维持的基础。学校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承担主体之一,然而部分学校参与教育改革的态度并不积极,缺乏变革文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学校变革文化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其核心内涵是进取、创新。学校变革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发现变化——适应变化——主动变革——管理变革"几个阶段,学校领导者和教师应承担各自的职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伟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及熏陶,通过对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塑造与建设,加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内涵辐射与感染力,对高等教育质量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人文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邱兴  杨志俊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亚文化跨越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社会的长久安定。学校教育可以在城市新移民子女学业成就、文化适应、心理和环境干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学校应该在城市新移民子女亚文化跨越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教育干预措施,化解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灵丽  
课语整合式学习自199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发展功能进行了广泛研究。结果表明,课语整合式学习实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具有三大发展功能:一是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主要表现为显著提升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二是促进认知能力发展,尤其凸显出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概念建构能力的提高;三是涵养跨文化能力,具体包括提升跨文化认知、丰富跨文化情感以及发展跨文化行为技能。因而,课语整合式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同孝  王以涛  
高等学校是否应该计量教育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如何核算,依据什么体系进行核算,这一课题在学术界已经研究多时,但时至今日一直没有权威的结论。文章认为,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已经实现,高等教育经费必将大量增加,面对大规模的教育支出经费,在现代管理中,高校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应该作为高校管理中的主要任务之一。高等学校应该通过计量成本、考核效益,以科学合理的成本支出保证最好的教育质量,体现对国家、人民和事业的负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以涛  王同孝  陈强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费用的计量和核算从理论的讨论,现实的需求,到制度的确认,已经进入了全面实行的新阶段。财政部、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已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制度首次要求高等学校应该计量教育成本,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中第十章"成本费用管理"用了七个条目对成本费用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尽快在高校推行成本费用核算,文章主要在成本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