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7)
2023(7151)
2022(5995)
2021(5935)
2020(4764)
2019(11062)
2018(10946)
2017(19478)
2016(12035)
2015(13561)
2014(13712)
2013(12732)
2012(12317)
2011(11655)
2010(12449)
2009(11389)
2008(11590)
2007(10891)
2006(10231)
2005(9669)
作者
(33142)
(27623)
(27375)
(26334)
(18178)
(13133)
(12471)
(10895)
(10446)
(10428)
(9527)
(9349)
(9293)
(9130)
(9123)
(8646)
(8250)
(8241)
(8182)
(8170)
(7601)
(6993)
(6742)
(6601)
(6421)
(6397)
(6283)
(6214)
(5676)
(5528)
学科
(38761)
经济(38717)
管理(29627)
(28419)
(23864)
企业(23864)
教育(20997)
中国(17773)
(15348)
理论(12690)
(12537)
方法(12114)
(11104)
(10838)
业经(9106)
数学(9030)
(8803)
数学方法(8755)
地方(8230)
农业(8001)
教学(7877)
(7548)
(7528)
贸易(7521)
技术(7463)
及其(7312)
(7293)
(7084)
银行(7065)
(6862)
机构
大学(176628)
学院(170484)
研究(66624)
(61803)
经济(60136)
管理(55741)
理学(46211)
理学院(45479)
管理学(44522)
管理学院(44119)
中国(43761)
(39883)
科学(39048)
(35789)
师范(35606)
教育(34602)
(34305)
(32355)
研究所(30969)
(29998)
师范大学(29064)
中心(27579)
北京(26508)
(24945)
财经(24469)
(23397)
(23254)
(21974)
技术(21523)
业大(20508)
基金
项目(98073)
研究(81249)
科学(78124)
基金(66650)
(56904)
国家(56226)
社会(47479)
科学基金(46375)
教育(45489)
社会科(44519)
社会科学(44507)
(39001)
编号(36321)
(35487)
成果(35301)
基金项目(32809)
课题(29470)
资助(27772)
自然(27686)
自然科(26995)
自然科学(26985)
自然科学基金(26520)
(24620)
重点(24006)
(23747)
(22831)
(22477)
规划(21796)
项目编号(21664)
教育部(20869)
期刊
(77939)
经济(77939)
研究(67334)
教育(57254)
中国(44513)
学报(25101)
(24683)
科学(23459)
(23039)
管理(21794)
大学(20017)
技术(17990)
学学(16765)
(16152)
金融(16152)
农业(15606)
职业(14031)
财经(13457)
(11650)
经济研究(11408)
业经(11338)
(10904)
论坛(10904)
图书(10790)
问题(9723)
技术教育(9105)
职业技术(9105)
职业技术教育(9105)
(9097)
(8778)
共检索到285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华  
学校教育哲学尊重学校共同体成员的教育权益,重视和吸纳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是学校共同体成员的教育信仰。学校教育哲学具有内隐性、实践性、复杂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主要内容为学校的使命、发展愿景和育人目标。学校教育哲学的提炼策略应当坚持独特性、系统性和民主合作性原则,还应当把握继承性与前瞻性原则的统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建华  
新时代呼吁高质量学校教育,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哲学。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哲学思考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办学思想的提炼与表达进而建构学校教育哲学。从本质上看,办学思想和学校教育哲学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办学思想属于学校教育哲学的中国化称呼。目前中小学办学思想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概念界定不清、主体认识模糊、内容指向不明、提炼表达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思想的价值引领作用。办学思想不会自动产生,必须经历一个提炼过程,才能从常识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办学思想提炼必须认真回答“为什么办学、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时代之问,围绕着追求好教育、建设好学校和培养好学生三个要素,通过立足学校实际、继承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未来趋势和明确责任主体五条原则加以提炼。只有办学思想提炼没有精彩的表达不行,只有学理性和概括性兼具艺术性和独特性并重的表达,才能提高办学思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学校教育哲学不是学科意义上的教育哲学,而属于一种观念层次上的教育哲学,它的结构包括使命、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教育哲学作为学校活动的灵魂,是学校行为的先导,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变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特色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曙虹  
学校教育哲学是基于学校实践活动、存在于学校个体情境中的一种观念性存在,是由本体观、属性观、目的观、人性观和实践观组成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所体现出的整体性、创生性、过程性等功能,可以提示学校纠正"碎片化"思维,在教育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完善学校教育哲学观念要素,协调各要素关系,使其协同、持续地发挥作用,形成促进学校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从未来发展来看,人们对学校教育哲学的观念要素及其结构体系的认识也必须立足于动态建构,以保持学校教育哲学观念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琼  张倩  
对学校是什么和学校应该做什么等的审问和慎思所形成的思想称之为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学校是什么?学校应是什么?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是福禄倍尔在其《人的教育》中对学校发出的审问。通过以万有在神论作为其本体论基础的慎思,福禄倍尔提出,真正的学校是使一切事物具有生气,使一切学校活动充满精神和生命的气息。学校的本质就是具有真正的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使家庭中的儿童步入更高的世界秩序从而成为学生的地方。真正学校的精髓在于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今天的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滋养精神和气质的精神食粮,开启和拓展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今天学校应尽的本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学和哲学"加"出来的,而是交融出来的,"酿"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教育哲学诞生在19世纪上半叶,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教育是什么"进而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在教育领域里工作着的人,思考和研习教育哲学,决定了其教育自觉的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娇  顾明远  
改善沟通环境、减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障碍 ,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最关心的课题之一。影响教育沟通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并不必然导致沟通障碍 ,其结果有多种可能。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运用这些因素 ,发挥其积极影响。合乎伦理的人为教育干预对于改善学校沟通环境 ,避免无效教育有重要作用。干预性策略包括权变策略、赢得权威策略和小组讨论策略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哲学的未来性是以教育的未来与可能为引线的思想向度。审视未来教育观念、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对人类教育的存在论筹划,要求教育哲学开辟未来性维度。从反思性走向未来性并不意在营造反思性与未来性的对举,而是以未来为坐标自觉校准思想发展方向,以未来性的观照引领学术范式转换,把对未来教育哲学可能性的思虑接纳为教育哲学的本己性任务。技术是影响未来教育的决定性力量。技术世界和技术统治将使人类精神、人类身体以及人类本质技术化和非自然化,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的存在方式。对教育哲学来说,这是一个存在论级别的挑战。新兴技术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是全新的、人类从来没有遭遇过的新问题,对于这些新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教育哲学需要对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人类的生命形态、生命本性、生命结构、生命意义进行重新规划,学会以前所未有的眼光审视人类生存处境,审视教育本身,对教育哲学“重新域定”,重建教育认识论,重估教育价值。“生成”、“或许”、“突变”是未来教育哲学的可能样态。人类对未来教育的形塑需要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协同,而对于未来教育思想的筹划,是教育哲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未来性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立忠  
校外聋青少年犯罪受群体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 ,群体性压力加快了聋青少年的犯罪化进程 ;群体的价值取向影响了聋人世界观的正确形成 ;参照群体的力量又不断壮大聋人的犯罪队伍。因此 ,预防和减少聋青少年犯罪必须面对群体因素对其的影响。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更新单一的法制教育观念 ,强调综合教育 ,强化意志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 ,要加强评判练习和模拟干预训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雪园  祁占勇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精神引领,具有"匠技""匠心""匠魂"等本质特性。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墨守成规的发展势头及敷衍塞责的职业态度等方面。作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精神支柱,需要从更新社会观念、营造创新环境、升华职业素养等方面来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胜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水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要注重教育的特殊作用,要努力构建水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教育机制。为此,要积极贯彻落实有关民族文化教育政策;要加强水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大力实施水汉双语教学;要大力开展水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活动;还应建立水族文化教育基地和研究基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洪渠  石芬芳  
哲学的功用在于对概念的澄清、观念的反思和方法的指导。运用文献资料、演绎推理、图解分析等方法,以品牌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揭示品牌的哲学内涵,反思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观念,形成以概念、价值观、品牌关系、关系要素、行动策略为一体的高职院校品牌培育方法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品牌是学校与消费者共同培育并形成的新型关系。基于对学生、教师、企业、政府、媒体等关系要素的功能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品牌培育的行动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勇军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或思潮的产生与兴起必定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深厚的渊源,并且只有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实际相结合,才能够成为一种教育实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全人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实践会有着怎样的影响和实际的意义?从分析西方全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所依据的哲学基础着手,结合我国教育与社会的现状与改革方向,阐述了西方全人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庆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