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5)
2023(6626)
2022(5437)
2021(5071)
2020(4236)
2019(9542)
2018(9767)
2017(17613)
2016(10042)
2015(11758)
2014(11973)
2013(11531)
2012(11013)
2011(10206)
2010(10725)
2009(9778)
2008(9896)
2007(9364)
2006(8530)
2005(7509)
作者
(31665)
(26333)
(26270)
(24738)
(17007)
(12415)
(11965)
(10231)
(10110)
(9927)
(9239)
(9068)
(8898)
(8487)
(8487)
(7956)
(7869)
(7764)
(7759)
(7594)
(7034)
(6668)
(6460)
(6292)
(6122)
(5925)
(5919)
(5824)
(5578)
(5539)
学科
(32793)
经济(32740)
管理(26700)
(23912)
(16314)
企业(16314)
中国(13138)
(11894)
(11151)
(10663)
方法(10317)
理论(9266)
教育(9129)
(8703)
业经(8676)
地方(8673)
工作(7955)
服务(7605)
数学(7496)
(7405)
数学方法(7330)
(7278)
银行(7248)
(7033)
(6997)
金融(6989)
农业(6962)
(6544)
(6280)
贸易(6274)
机构
大学(148842)
学院(145539)
研究(55320)
(49023)
管理(47913)
经济(47388)
中国(40348)
理学(39257)
理学院(38572)
管理学(37584)
管理学院(37281)
科学(36354)
(34322)
(29830)
(28369)
研究所(27004)
(26254)
(26200)
(25362)
师范(25077)
中心(24405)
业大(22274)
农业(22144)
北京(21929)
(20772)
师范大学(20060)
(20054)
(19368)
财经(19361)
技术(19137)
基金
项目(91993)
研究(70232)
科学(70141)
基金(62084)
(55450)
国家(54859)
科学基金(44498)
社会(40972)
社会科(38299)
社会科学(38284)
(37427)
教育(33659)
(32106)
基金项目(32097)
编号(30568)
成果(28671)
自然(27623)
自然科(26933)
自然科学(26917)
自然科学基金(26416)
资助(24961)
课题(23174)
重点(21677)
(20373)
(19754)
(19007)
项目编号(18532)
(18310)
(17685)
创新(17132)
期刊
(65149)
经济(65149)
研究(47722)
中国(40412)
教育(30754)
学报(29582)
(26335)
科学(23922)
大学(21762)
(21008)
学学(19449)
管理(18248)
农业(17445)
图书(16127)
技术(13994)
(13185)
金融(13185)
书馆(12279)
图书馆(12279)
财经(10730)
业经(10353)
(9386)
经济研究(9122)
(9051)
(8868)
论坛(8868)
职业(8836)
(8728)
问题(8361)
业大(7332)
共检索到24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俞国良  侯瑞鹤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是教师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据,在对一组已知事实、经验结果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学、心理健康评估、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专业活动。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遵循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规律,向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不同层级的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服务,以及围绕该项工作的各种人财物的投入、教育培训、管理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等,构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根据其目标和任务不同,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自评和他评评价系统、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系统、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以及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提出关键是要建设好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服务体系,即: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心理咨询体系、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并就健全和完善这三大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智勇  郭帅  张维军  李梦园  袁嘉祺  王晓华  
实施科学是研究者为解决循证干预方法在实践推广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也被称为"转化应用研究的第二阶段";其目的是促进循证干预方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被一线实践者所掌握和采用,帮助公共卫生和临床的方法及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让目标人群受益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实施科学在健康领域经过10余年的发展,出现了研究的整合理论框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出现了基于该理念的研究项目,并已经涉及儿童行为问题矫正、心理健康干预、父母教育能力提升等领域。它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的心理健康服务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立杰  吕晶红  
美国是心理健康服务的发源地,经过百年发展,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对美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加以述评。提出本领域未来研究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如何实现不同层级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如何提高服务对象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政策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培养家长参与不同干预计划的心理能力;如何增强高校对危机事件的干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泉莉  
未来取向强调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提倡心理健康工作重点应该由被动预防向主动促进转变,重视预防和促进相结合。未来取向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内容应包括自我概念、理想信念、生命意义和生涯规划,需要从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疾病与心理危机干预四方面着手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以健全的制度体系、援助体系和环境体系为其护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伟东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成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目标系统、操作系统与管理系统等方面入手,力求拓展教育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蕾  黄潇潇  俞国良  
从多元化视角了解当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中职教师视角,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制度建设、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和师资潜力四个方面,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第一,师资潜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占比最大,其次是课程教学、制度建设和心理辅导;第二,根据权重指标计算不同地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得分,华东地区得分较高,西南地区得分较低;第三,结合主观评价结果,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和自身胜任力的评价与师资所具有潜力的关联度最高,与制度建设的关联度次之。未来在理论上应继续扩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制定动态的地区评价体系、采取专业的教育评价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师资队伍在评价中的核心地位,缩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增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潇潇  靳娟娟  俞国良  
全面推进、深化我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基于管理者视角,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课程实施、师资配置、工作监督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监督权重最大,然后是课程实施、师资配置和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的权重最低;在地区分布上,华中地区中职管理者评价得分较高,西北地区得分较低;在主、客观评价的关联度上,中职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师资配置、课程实施和工作监督。由此,基于中职管理者视角,未来应着力形成统一协同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认知系统,构建科学规范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并依此开展有所侧重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帮扶活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哲  黄潇潇  俞国良  
为构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引导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学生视角,从制度设置、课程实施、机构建设、活动开展及学生成长等五个层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如下:在各项评价指标中,活动开展权重最大,其次是课程实施、机构建设、学生成长,制度设置权重最低;在不同区域比较上,西南地区综合得分较高,华北地区较低,且不同区域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有所区别,同一评价因素在不同区域与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关联性亦有所不同;在主、客观的关联度上,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关联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制度设置、机构建设、课程实施、学生成长和活动开展。基于此,未来应抓住教育评价的薄弱环节,切实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立足区域教育质量现状,走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结合多种力量,推进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伟娥  
运用积极心理学完善并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高职学生幸福感,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要转变服务理念,确定健康服务积极取向;完善服务制度,打造健康服务积极机制;组建服务组织,形成健康服务积极体系;开发服务内容,培育高职学生积极人格;拓展服务活动,培养高职学生积极情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星  
文章指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心理支持为主线,以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持久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文化营造、环境创设、危机干预"为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光  
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阈下,高职院校可以从一种视角,两种课程模式,三种结合,四种合作,五大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从而激发高职生固有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挖掘自己潜力并获得幸福生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志红  郝丽萍  
课程按形态载体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亦如此。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认知性与心理健康过程体悟性之间存在矛盾,使课程在实施中出现诸多问题,需要转换思维重新思考。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弥散在学校中的教育资源,需要给予开发。二者构成协调统一的课程体系,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水荷  
学生成绩差,屡屡违犯校纪校规,从表面上看是学生的智力问题或品德问题,但从深层次分析却是经常的失败体验和不被重视导致的"习得性无能"和自我认定的降低等心理问题。如何构筑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防线,笔者认为应包含四大教育体系的构建,即以讲座为核心的普及性教育体系;以学科渗透为基础的发展性教育体系;以班级为阵地的预防性教育体系;以专职教师辅导为手段的诊疗性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