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5)
2023(3066)
2022(2729)
2021(2571)
2020(2106)
2019(4650)
2018(4760)
2017(7716)
2016(4353)
2015(4988)
2014(4880)
2013(4516)
2012(4310)
2011(4185)
2010(4496)
2009(3989)
2008(3980)
2007(4031)
2006(3733)
2005(3415)
作者
(12694)
(10755)
(10411)
(9911)
(6733)
(5075)
(4718)
(4029)
(3959)
(3838)
(3603)
(3567)
(3395)
(3388)
(3191)
(3145)
(3106)
(3078)
(3074)
(3018)
(2755)
(2609)
(2475)
(2438)
(2389)
(2342)
(2335)
(2322)
(2140)
(2118)
学科
管理(16770)
(15067)
经济(15055)
(11277)
(10561)
企业(10561)
环境(8683)
(5737)
(5477)
中国(5449)
教育(5408)
理论(5366)
方法(5142)
(4767)
(4235)
业经(4042)
规划(3944)
环境规划(3833)
(3766)
(3479)
资源(3243)
数学(3196)
数学方法(3134)
地方(3090)
(3062)
财务(3053)
财务管理(3044)
(2964)
教学(2951)
企业财务(2895)
机构
大学(67701)
学院(66711)
(22710)
经济(22107)
管理(22045)
研究(21594)
理学(18104)
理学院(17837)
管理学(17547)
管理学院(17391)
中国(15506)
(14656)
科学(13554)
(12887)
(12828)
师范(12780)
(11130)
(10937)
师范大学(10241)
财经(9850)
研究所(9818)
中心(9572)
北京(9396)
(9381)
教育(9321)
(8673)
技术(7816)
(7594)
(7517)
业大(7478)
基金
项目(39367)
研究(32589)
科学(30753)
基金(26560)
(22305)
国家(22045)
社会(20163)
社会科(18934)
社会科学(18923)
科学基金(18781)
(16330)
教育(16167)
编号(14418)
(13718)
成果(13622)
基金项目(13615)
课题(10793)
自然(10239)
资助(10170)
自然科(9919)
自然科学(9916)
自然科学基金(9716)
重点(9301)
项目编号(9182)
(9102)
(8638)
(8598)
规划(8326)
(8312)
国家社会(8088)
期刊
(29454)
经济(29454)
研究(22783)
教育(16419)
中国(15644)
(11749)
学报(10751)
科学(8909)
大学(8252)
管理(8043)
学学(7286)
(7001)
技术(6492)
图书(6214)
财经(6092)
(5295)
(4739)
金融(4739)
书馆(4659)
图书馆(4659)
业经(4557)
农业(4539)
职业(4299)
经济研究(4038)
问题(3905)
(3900)
论坛(3900)
(3715)
资源(3098)
财会(3067)
共检索到107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檀传宝  
讨论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构建的前提是研究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子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秀军  
完整的德育视野,既要在德育过程之中,也需在德育过程之外,必须关注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德育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成具有系统性,影响机制具有复杂性,形成发展具有建构性,存在属性具有价值性,存在样态具有动态平衡性。德育生态环境通过支撑与制约、熏染与陶冶、引发与导向、检验与反馈等作用机制发挥其德育影响。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中蕴含着学校德育的深刻变革,其生态建构需遵循生态学的理念与原则,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与学校的"生态联盟",实现学校内、外德育环境的"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詹万生  许建争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反思了社会转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双重效应 ,提出处理好德育的适应性和超越性、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 ,以及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整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体系 ,使其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适应贯彻“以德治国”方略要求、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毅  
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敬杰  
德育环境是人思想观念及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和固型的基础,优化德育环境则是切实解决德育问题和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表现为学校德育环境构成要素方面,初步实现了多元素共同发力和内外部良性联动;校内德育环境方面,德育教材教学满意度明显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持续提高;家庭德育环境方面,家长与子女有效沟通频次增多,关注点转变总体向好;社会德育环境方面,中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兴趣浓厚,对国情时事和社会事件关注度提高。但同时还面临着发展不够均衡、成效不够巩固等现实挑战,我们可以从践行理念、作用机制、环境优化等方面加以突破和改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国峰  张立场  汤保国  
文章在分析中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必须打破原来的重技能轻品德、重管理轻育人、重言传轻身教、重局部轻整体、重智育轻德育的德育工作方式,落实教学育人、加强管理育人、创新活动育人、抓实文化育人、践行劳动育人、强化协同育人、注重新媒体育人等有效途径,把新时代的中职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金业文  刘济良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共存与彼此冲突对我国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近些年来广泛兴起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则启发我们,一要加强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教育;二要强调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帮助青少年在面临各种复杂的价值现象时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贤君  李明汉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结构、社会文化、教育和道德等方面的急剧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困惑。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目前学生思想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则是有效地实施德育的基础。 本文根据1993年4月间,广州教科所德育研究室对广州市所属的市区、经济较发达的番禺、经济较落后的从化三个地区,15所不同层次的普通中学,2400多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文彦  
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观念、意识、教育,当然也包括学校德育。这一崭新的历史转型期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它怎样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德育?学校德育如何积极改革并适应新时期的要求?这是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向东  
香港学校德育评介许向东只有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十年创造了世界第三金融中心、第三黄金市场、第一集装箱港等经济奇迹。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香港政府确立“通过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开发智力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不足”的战略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檀传宝  
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 ,应有一个与 1978年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相联系的重点转移。强调道德教育的基础性质是世界德育、教育界的一个最基本的共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德育 ,道德教育都是学校德育和教育的根本。奠基在道德教育基础之上的学校德育、学校教育是中国大陆改进基础教育品质 ,迎接 2 1世纪必将出现的新的开放、新的挑战的必然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向阳  
在价值多元社会中 ,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本文对激进的道德主义进行批判和分析 ,并基于一种温和的相对主义观点提出学校德育改革若干建议 :从求同转向求同存异 ,从规范转向规范和描述相兼顾 ,从对抗转向对话 ,从德目教学转向道德判断力、敏感性、行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邱昆树  王小飞  王真  
随着学校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引下,学校德育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校德育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如道德主体上"自我"的个体化、德育内容上"德性"的边缘化、德育方法上"对话"的形式化等。破解这些困境,学校德育应该居于中道,在"个体"与"关系"之间确立道德主体、在"规则"与"德性"之间确立德育内容、在"灌输"与"对话"之间确立德育方法,并由此融合汇通而逐步积淀形成我国现代德育的文化根基,使学校德育真正地实现其培育整体的"人"的目标和使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詹万生  
本文在有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把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学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 ,从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大方面来整体构建 2 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