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1)
2023(10765)
2022(8799)
2021(7844)
2020(6249)
2019(13926)
2018(13845)
2017(24992)
2016(13838)
2015(15406)
2014(15256)
2013(14743)
2012(14201)
2011(13176)
2010(13615)
2009(12697)
2008(12581)
2007(11913)
2006(10847)
2005(10067)
作者
(41369)
(34304)
(34170)
(32093)
(21803)
(16365)
(15425)
(13273)
(13162)
(12437)
(11828)
(11537)
(11361)
(11073)
(10846)
(10392)
(10144)
(9997)
(9816)
(9773)
(8987)
(8512)
(8289)
(8012)
(7880)
(7755)
(7696)
(7567)
(7028)
(6986)
学科
(58341)
经济(58274)
管理(41327)
(38848)
(31507)
企业(31507)
中国(22706)
地方(19957)
(17706)
业经(16257)
技术(16059)
方法(13971)
(13838)
(13771)
(13342)
银行(13319)
(13098)
金融(13090)
(13050)
(12235)
农业(11913)
理论(11736)
(11091)
地方经济(11010)
技术管理(10854)
(10302)
教育(10217)
数学(10177)
数学方法(10026)
(9848)
机构
学院(198926)
大学(196602)
(78088)
经济(76201)
研究(75271)
管理(69365)
中国(57432)
理学(56761)
理学院(56020)
管理学(55049)
管理学院(54647)
科学(45562)
(44054)
(38962)
(38582)
研究所(34811)
(34185)
(34102)
中心(33395)
(30857)
师范(30540)
北京(28563)
财经(28548)
(27998)
(27276)
业大(26893)
农业(26214)
(25514)
(25002)
技术(24356)
基金
项目(121765)
科学(95236)
研究(95017)
基金(82876)
(71888)
国家(71135)
科学基金(59897)
社会(58972)
社会科(55715)
社会科学(55700)
(51394)
教育(43127)
基金项目(42649)
(42090)
编号(40038)
成果(34932)
自然(34714)
自然科(33898)
自然科学(33888)
自然科学基金(33235)
(32866)
资助(32110)
课题(30219)
(28139)
重点(27952)
发展(26779)
创新(26415)
(26302)
(25105)
(24614)
期刊
(103646)
经济(103646)
研究(68618)
中国(53167)
教育(34300)
(33806)
学报(31607)
(30092)
管理(29702)
科学(28539)
大学(24035)
(23115)
金融(23115)
农业(22673)
学学(21888)
技术(19708)
业经(18931)
经济研究(16026)
财经(15114)
图书(13266)
(13209)
问题(13027)
(11882)
(11495)
论坛(11495)
科技(11261)
技术经济(10000)
商业(9773)
职业(9742)
(9699)
共检索到336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晓伟  
学术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学术的生产与传播,冲击着传统学术媒体下的学术环境,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构建的新生态。学术共同体是以学术生产与传播为根本任务的学术人员群体,学术共同体与范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学术本体的两种存在形式。媒介构建是学术共同体构建的重要途径,学术新媒体既可以通过学术生产与传播促进学术共同体构建,也可以通过推动范式形成促进学术共同体发展。学术新媒体需要特别强化其发展的学术逻辑,从注重发挥渠道功能回归到注重学术内容本身,借助媒体融合之趋势扩大参与,从而促进学术共同体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胜泉  
学术期刊是建设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学术共同体品质和水平的重要力量。建议期刊以建设高水平学术共同体为己任,对稿件实行严格的同行匿名评审并向作者反馈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持续修改:主动约稿和开设专栏: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在选题方面,建议期刊在内容的厚重感和选题的新颖度两个方面有所提升,并提出七个选题方向的具体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路路  
学术共同体是推动跨学科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繁荣和学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新型的"智库型"学术共同体以共同的学术研究领域为动力,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引擎,以凝聚理论共识、推动制度完善和引导舆论氛围为基本职能,是我国全社会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成立了"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社会中心"),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力  杜芃蕊  于东红  
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注重围绕内涵发展学科。哈佛以法治、民主和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保障,以形成卓越学术共同体作为理念先导,在尊重学术权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系的办学自主权,紧密围绕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等内涵推进学科发展。哈佛经验表明:构建卓越学术共同体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办学者需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围绕形成大学制度、办学理念和学科组织逐渐提升整体办学质量;作为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在运行机制;学科发展需要保持忧患和竞争意识;办学者应与时俱进地理性审视大学文化传统与学科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凌云  
大学本质是教学学术共同体。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基于教学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发展能帮助大学教师回归教学本位,促进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为教师提供丰厚的心灵家园。这一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应特别重视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愿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晨虹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成熟的理论或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发展,指导道路选择。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要构筑并坚守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信念。理论文化"自觉"包括对自我文化特质的把握、建构和自信,也包括对中国文化在国际格局中地位和竞争影响力的清醒把握。社会理论有价值属性,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理论价值体系,如何通过教育和传播使大众对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形成"最大公约"的认同,这是时代提出的任务,也是一种国家能力。高校学术共同体作为集理论构建、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为一身的群体,在文化强国以及理论建设和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责任地位,也应当在理论研究和理论教育中,更多一份中国理论的价值自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继国  
近年来,"学术共同体"构建问题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这里将焦点聚集在学术共同体构建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上,因为近几十年在学术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了学术共同体的"国际化",而忽视了学术共同体的"本土化"。实际上,"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是并列关系,有一个主次问题。一、学术共同体"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的提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庆丽  付婷波  
Libguides平台以社会性、开放性的姿态进驻图书馆业务。从实践共同体理论视角,可以以Libguides平台为基础工具,在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建设资源导引网站过程中,吸引高校的图书馆员、教学与科研人员、学生三个群体的人员参与其中,构建高校学术信息共同体,从而改变传统的图书馆与用户这两个角色设定,实现人人皆馆员的平等、多元的学术信息共建共享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淑珍  范秉相  
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成功与否,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不可小觑。本研究从宏观叙事的角度,根据扎根理论和类属分析法,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观察和学习记录文件研究,分析了学术带头人在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环境下的身份构建过程以及该构建过程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术带头人在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环境下构建了教师、管理者、引领者、外交家等几种身份;学术带头人的身份构建过程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内容、管理策略以及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树军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统称为学术共同体,是科技创新过程所形成的一种生产关系。其产生过程,有“组织”成分,也有“自组织”成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支撑科技创新系统的向前推进和发展。学术共同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产生的作用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变革模式和发展速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多年来,《南开管理评论》积极与国内外知名期刊、学者、研究团队等学术共同体开展合作,以主办、承办、协办、支持等多种形式参与各类国际、国内高端管理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主编面对面、圆桌对话等活动和环节,把握学术研究动向,邀约优秀研究成果、促进高质量学术互动,推动开创中国管理研究新境界。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唐仲山   王一骄  
自2014年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术话语经历了从政策话语到学术话语、从外在逻辑到内在逻辑、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建构过程,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分析发现,现阶段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术话语书写仍存在主体地位的不充分性、体系建构的不完整性、表达与传播的工具性、书写主体与书写对象的失衡性等问题。未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术书写应实现由分散到系统的理论体系建构、由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学理表达,由学术话语到大众话语的传播转换,使其学术话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逻辑体系更加完善,表达与传播更具实效性与感染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所谓科研共同体就是通过课题研究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同学校校长,教师乃至地方教育行改人员组织在一起,这种组织不是短期内为一个很具体的项目而合作,而是有长期的目标分工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验探索,最终形戏的不止是课题研究报告,而有可能是一种新的见解和观点,乃至孕育出新的学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教师、学生和校友是自然形成的各类学校所共同具有的最重要的三类主体。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背景下,教师、学生和校友这三种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的行动者在高校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复杂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教师、学生、校友既存在于学校内部,又存在于学校外部,发展共同体基于三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构建而成,其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工具。本文在对发展共同体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个案展开研究,提出基于教师学生校友发展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治理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会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其超越时空、资源共享、交流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系统阐述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了当前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些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完善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