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81)
- 2023(2570)
- 2022(2023)
- 2021(2205)
- 2020(1629)
- 2019(3857)
- 2018(4040)
- 2017(5657)
- 2016(4357)
- 2015(4970)
- 2014(5181)
- 2013(4257)
- 2012(4059)
- 2011(3983)
- 2010(4351)
- 2009(3866)
- 2008(3834)
- 2007(3854)
- 2006(3683)
- 2005(3400)
- 学科
- 教育(19065)
- 中国(9970)
- 济(7916)
- 经济(7907)
- 理论(7389)
- 管理(5852)
- 教学(5768)
- 学(5650)
- 业(4149)
- 思想(3706)
- 政治(3670)
- 发(3661)
- 企(3638)
- 企业(3638)
- 革(3625)
- 发展(3480)
- 研究(3373)
- 展(3357)
- 高等(3234)
- 改革(3194)
- 思想政治(3179)
- 政治教育(3179)
- 治教(3179)
- 德育(3156)
- 教育改革(2792)
- 学校(2779)
- 学法(2628)
- 教学法(2628)
- 技术(2481)
- 财(2421)
- 机构
- 大学(61947)
- 学院(55495)
- 教育(26613)
- 研究(22955)
- 范(20518)
- 师范(20492)
- 师范大学(17105)
- 京(15085)
- 济(13437)
- 经济(12840)
- 科学(12642)
- 所(11499)
- 管理(11188)
- 职业(11005)
- 北京(10771)
- 江(10770)
- 教育学(10450)
- 中国(10389)
- 研究所(10284)
- 技术(9708)
- 理学(8692)
- 财(8459)
- 州(8430)
- 理学院(8424)
- 中心(8309)
- 管理学(8102)
- 管理学院(7948)
- 院(7734)
- 教育学院(7711)
- 职业技术(7501)
共检索到101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学历是指一个人的学习的经历,表示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按照现代教育体系来分,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又分研究班、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均需毕业取得文凭者才算得上有某种学历。这种学历,与其本意已有所差别。其本意是表示人的受教育程度,并未含有必需的学历证书。例如人口普查,每个人都必须填写文化程度,一般以受教育的年限来确定,不一定要求有毕业证书。要求学历证书是高一级学校招生或用人制度所规定的。有了学历证书,说明某人不仅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而且学习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取得了合格证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名志
当前几乎每个企业都把“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吸引人才”等写进企业的战略规划,人才的价值一路飙升,人才热急剧升温。于是,对“人才”的内涵、“人才”标准的争论也随之增多。本文认为,人才评价标准应重能力、看贡献、重品行、看业绩,而不应单纯以学历、以职称论人才。
关键词:
人才评价 学历 职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蔡连
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也陷入了"唯学历论"之中。为了充分发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现有特点,指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桎梏所在,提出发展人民满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改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峰
新时代农民工需要加强学历型教育,缘于新时代发展需要农民工加强学历教育、农民工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学历教育以及社会进步需要加强农民工学历教育。百万扩招是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点工作任务,并首次将农民工纳入招生范畴。生源对象扩展、招生规模扩大、学校体格扩容、国家政策支撑等为农民工接受学历教育提供了历史机遇。面对百万扩招的历史机遇,农民工要更好地接受学历教育,必须进行机制改革和路径创新:强化招生机制改革,推进考核方式创新路径;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健全保障机制改革,落实经费保障创新路径;深化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服务体系创新路径;完善评价机制改革,构建动态评价创新路径。
关键词:
百万扩招 农民工 学历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小波
近20年来,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横向办学形式结构上,传统单一院校类办学形式被打破,考试类及远程类等社会化、现代化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不断发展壮大,部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规模日益萎缩,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逐步向普通高校汇集;在纵向教育层次结构上,专科层次在减少,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呈发展之势。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结构调整时既要主动适应上述变化,又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作出谨慎选择。
关键词: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形式结构 层次结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彭未名
生存主义的教育选择,不是使学生被动地适应社会,更不是牺牲一切来融入社会,适应和融合应由学生自己去做,而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探究、审视、批判和表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生存能力。教育乃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正确地做出决定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寻找和发现自我,关键是培养其自主自立的精神,以保证学生的真正自由和个性发展,以至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关键词:
教育 生存主义 生存 个人 社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郅庭瑾
科学的巨大成功引发了科学主义的哲学思潮,科学主义是对科学盲目崇拜和信仰的一种狭隘的科学观。受这种思潮的影响,教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科学主义的倾向,其中体现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刻意追求数学化,一味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移植,片面注重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等。本文简要叙述了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产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并分析了对教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科学主义 教育研究 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毛菊
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以蔡切纳、瓦利为代表,其思想可分别归纳为"个体-社会"倾向、"个体-伦理"倾向的观点。二者都跳出了囿于个体反思指向的局限,从社会、伦理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反思主义教师教育。反思主义教师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但也有尚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
反思主义 教师教育 教育思想 美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军
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是普通高校实现其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普通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意义以及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非学历教育应呈现的特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实现非学历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普通高校 非学历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春红
结合嵌入性理论,探讨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网络关系建构问题,以期开拓培训工作思路,使培训工作更具时代感。首先梳理了嵌入的概念与理论研究,以及嵌入性理论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的网络关系建构的启示;其次分析朝阳区职工大学培训机构六个项目群的社会网络结构;最后通过结构嵌入理论和关系嵌入理论来思考成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丰壮丽 张宏伟
先前学习认定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只要先前学习与课程某一单元模块的能力目标对应,先前学习认定就应认同这种学习,而不必考虑这种学习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生。如何将先前非学历教育中积累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使潜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得到认可,避免课堂知识的重复学习,缓解工学矛盾,成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衔接的关键环节。认定与其所具备能力相匹配的能力等级和课程模块学分,尊重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与终身教育学习的信念,对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谦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从目标定位、发展战略、发展模式等方面实施综合改革,是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志军 陈丽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信息化2.0阶段涌现出来的新实践,正在变革着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人类对教育本体论的认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正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复杂,我们需要重新追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本源问题。本研究回顾了人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本体论发展,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必须正视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进一步结合对"互联网+教育"创新特征与本质的分析,提出"联通主义"是"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基于对该本体论的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包括三条核心思路。其一为学习视角层面的联通,即认知、概念、社会三类网络的联通与创新;其二为教学层面的联通,即以资源共享、开放大学与混合式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其三为组织生态层面的联通,即以自组织、社区化教育等新业态发展为代表的教育新生态。研究最后分析了联通主义本体论的价值以及教育理论创新的方向。本研究是对"联通主义"从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到"互联网+教育"本体论的发展。这一发展可以使得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从科学世界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关注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让整个教育体系有效联通真实生活与实践。同时,基于此不仅有助于构建适应未来高度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及面向学习者发展的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建构系统的"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当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姜亚洲 黄志成
自20世纪60年代起,多元文化主义一度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整合少数族群的政策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也随之兴起。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无论作为理论还是政策实践都受到批评,由此逐渐衰退。多元文化主义的衰退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多样性教育的目标由此转变为培养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公民,公民教育相应加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则成为文化多样性教育的核心内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为人的利益服务。教育是由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就不能不带有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色彩。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是人性高于神性、人权高于神权的教育观,是走向进步的教育观,是合目的的、走向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教育观 文明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