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
- 2023(1425)
- 2022(1024)
- 2021(1012)
- 2019(1515)
- 2018(1382)
- 2017(2493)
- 2016(1488)
- 2015(1584)
- 2014(1609)
- 2013(1567)
- 2012(1499)
- 2011(1505)
- 2010(1675)
- 2009(1728)
- 2008(1854)
- 2007(1870)
- 2006(1761)
- 2005(1685)
- 2004(1682)
- 学科
- 济(7297)
- 经济(7288)
- 管理(5517)
- 业(4547)
- 企(4301)
- 企业(4301)
- 理论(2765)
- 学(2757)
- 中国(2614)
- 教育(2412)
- 业经(2223)
- 方法(2076)
- 制(2073)
- 农(2017)
- 财(1909)
- 和(1618)
- 融(1526)
- 金融(1525)
- 体(1504)
- 银(1504)
- 银行(1504)
- 行(1450)
- 法(1285)
- 农业(1273)
- 工作(1270)
- 策(1255)
- 体制(1188)
- 贸(1140)
- 贸易(1139)
- 发(1120)
- 机构
- 大学(30750)
- 学院(28802)
- 济(10387)
- 经济(10132)
- 研究(9620)
- 管理(8477)
- 中国(7081)
- 理学(6610)
- 理学院(6508)
- 财(6505)
- 京(6442)
- 管理学(6402)
- 管理学院(6329)
- 范(5995)
- 师范(5983)
- 科学(5571)
- 财经(5019)
- 所(4978)
- 江(4950)
- 师范大学(4859)
- 经(4427)
- 研究所(4356)
- 州(4202)
- 教育(4190)
- 北京(4186)
- 系(3851)
- 中心(3759)
- 财经大学(3583)
- 经济学(3524)
- 社会(3182)
共检索到48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贤成毅
对金融巨额存差的认识存在浪费与低效率论、中性论、资金非闲置论。基于存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表明巨额存差并不是资金浪费,存差最终都进入了实体经济部门,并提出:“存差=劫贫济富”假说,存差是国家以信誉作保把债权当股权以及存差背后的制度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旨在构建考察国有银行存差逻辑及性质的新视角和新框架 ,并试图透过这种框架进一步窥探国有银行制度的未知结构。本文讨论的逻辑次序是 ,首先借用了Mishkin假设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并将其扩展形式应用于对国有银行情形的解释 ,在此过程中凸显的问题饶有意味 :国有银行比一般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存款。究其原因 ,国有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使其存款一直充当着弥补资本金不足的角色。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并证明了三个重要命题。第一个命题表明 ,在国家声誉入股的场合 ,国有银行的存款需求是一般商业银行的两倍。国家声誉入股意味着国家要对存款的流动性负最后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 ,国有银行吸收存款就等于是在获取免费资本 ...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张家琼
教学逻辑是教学系统中主客体关系的动态转换逻辑。基于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转换,教学系统生成知识逻辑、教学逻辑、学习逻辑、认知逻辑。教学活动通过这四个逻辑组块之间的逻辑转化,促成教学双方的共振、共享和共赢,以实现教学有效化和有序化。有效和有序的逻辑转化生成复杂多样的教学网络类型,基于教学逻辑组块与网络类型的相互作用则形成教学网络组织系统。
关键词:
教学逻辑 教学网络 教学系统 逻辑转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实践的逻辑是教育实践行为的一般形式、结构或生成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习性赋予教育实践以历史性,情境不断地改变着实践的意向,时间和空间的结构也与实践行为有内在关联。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基于这种实践逻辑的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关键词: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实践逻辑 实践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立明 冯用军 马云鹏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本质的教学设计范式,旨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由学生认知序列、学科内容特征、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效果反思四个要素构成。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逻辑的生成策略集中体现在:以"理解与聚焦"为教学主题的价值取向;以"融合与联结"为课堂活动的基本特质;以"创新与实践"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反思与批判"为思维拓展的关键路径;以"发展与进阶"为多元评价的核心视角。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教学逻辑 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母小勇
学科是按照一定逻辑对各领域文化进行重构的产物,其重构目的是便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方便的交流和有效的传承。利用学者、专家对话的学科逻辑构建的课程,既不一定对传承文化真正有效,也不一定对发展文化真正有效。课程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因此课程应该回归文化的逻辑,回到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成逻辑 实践逻辑 需要 职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正善
认为问题、方法和观点是开题报告的基本要素,问题的形成、方法的演变、观点的生成有内在的逻辑,问题与问题、问题与方法、问题与观点之间也有内在的逻辑。据此,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的逻辑、研究内容的展开逻辑、研究方法的构思逻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 逻辑结构 研究生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栗洪武
大学的最佳隐喻是"生命体",大学的生长逻辑是由基因向血统、再到形体的自然演绎。大学的发生、发展、成形离不开思想的自我建构与物化外化的内在双向运动。从思想创造的基因到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血统,再到形神兼具、动态变异的形体,构成了大学这一特殊社会生命体的生长逻辑与发展轨迹。大学的基因与血统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保持高度自我统一的精神气质,是校正大学具形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变异与蜕化的利器。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基因 血统 形体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月梅
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杨月梅回顾本世纪各国会计研究史不难发现,人们关于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讨论大致可分成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这一时期会计研究的主题是公认会计原则,以归纳法为基本研究方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旋
资本逻辑以"增殖"为唯一目的,强制推动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不断地解构与其密切相关的生态逻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资本逻辑从时间和空间上造成生态逻辑的断裂,决定了恶劣的生产环境。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资本增殖逻辑对市场空间的构建导致了异化的消费生活方式和贫乏的生活环境。此外,经济危机和军事生活造成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只有正确理解资本逻辑与生态逻辑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社会主义的力量掌控资本,才能跳出"资本增殖"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资本逻辑 生态逻辑 人与自然 社会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清臣
在日益追求具体性、深刻性和核心化的教育认识和改进中,教育事件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与实践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作为蕴含变化的功能性活动,教育事件是对教育常态的某种断裂,对它的研究本身具有察知现实和推测未来的两种意义,因而也就有了两种研究方法论逻辑:察知逻辑和推测逻辑。察知逻辑主要是根据普遍规则或普遍性知识前提对特定教育事件进行定位和判断的逻辑,这种逻辑下的教育事件研究方法从把其转化为研究素材开始进行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条理化认识加工,主要体现着定位定向的追求和思路。推测逻辑主要是对目标教育事件进行设想化探索的研究方法逻辑,这种逻辑下的教育事件研究方法从把其作为与常态的重要分裂开始对教育未知领域进行想象和设想,主要体现着再构对世界认识的追求和思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田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维持着较高的存差,且有发展之势。经对黑河市商业银行及城乡信用社存差去向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商业银行上存资金、联行占用、历年亏损、固定资产、待处理抵贷资产等是主要占用形态,金融结构、信用制度和经济改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是造成高存差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从存贷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在银行贷款层面,必须建立有效的信贷激励和完备的社会信用制度,促进金融中介效率提高;二是在存款层面,必须拓宽金融投资渠道分流储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降低公众的边际储蓄倾向。这样,信贷效率的提升和存款过快增长的缓和,将最终使高存差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银行存差 资金去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如果对需要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序、作用与关联不清不楚,那么他的指挥必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很难协同,甚至产生冲突。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问题:树上有9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小学生甲回答:还剩8只,9-1=8。销售员乙回答:有可能剩1只,有可能剩0只。如果被打死的鸟挂在树上,就剩1只,其余飞走了。如果被打死的鸟掉在地上,就剩0只。律师丙回答:如果鸟都在笼子里,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