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5)
2023(2024)
2022(1618)
2021(1419)
2020(1265)
2019(2678)
2018(2620)
2017(5033)
2016(2773)
2015(3108)
2014(3048)
2013(3032)
2012(2973)
2011(2792)
2010(2969)
2009(3140)
2008(3355)
2007(3211)
2006(2842)
2005(2764)
作者
(8937)
(7228)
(7206)
(7122)
(4797)
(3420)
(3319)
(2805)
(2800)
(2755)
(2578)
(2527)
(2455)
(2433)
(2419)
(2184)
(2157)
(2087)
(2038)
(1951)
(1928)
(1804)
(1731)
(1726)
(1700)
(1659)
(1635)
(1501)
(1468)
(1420)
学科
(13591)
经济(13578)
管理(10939)
(9376)
(9061)
企业(9061)
(4931)
方法(4698)
(4202)
理论(4027)
中国(3495)
教育(3490)
业经(3269)
数学(3069)
(3050)
财务(3043)
财务管理(3039)
数学方法(3038)
(3000)
企业财务(2914)
(2610)
(2481)
银行(2476)
(2428)
金融(2427)
(2348)
(2290)
(2261)
(2220)
(1991)
机构
大学(50447)
学院(48380)
(18634)
经济(18242)
研究(16038)
管理(15436)
理学(12656)
理学院(12479)
管理学(12291)
管理学院(12183)
中国(11976)
(10801)
(10669)
科学(9451)
(8617)
师范(8583)
财经(8382)
(8337)
(7862)
(7476)
研究所(7396)
北京(7021)
师范大学(6943)
中心(6439)
(6369)
经济学(6317)
财经大学(6077)
经济学院(5566)
(5516)
教育(5443)
基金
项目(26462)
科学(20929)
研究(20735)
基金(19350)
(16595)
国家(16423)
科学基金(13860)
社会(13552)
社会科(12742)
社会科学(12737)
教育(9994)
(9729)
基金项目(9707)
(8564)
编号(8328)
自然(8174)
成果(8039)
自然科(7955)
自然科学(7953)
资助(7866)
自然科学基金(7829)
课题(6167)
(6151)
重点(6142)
(5738)
国家社会(5683)
教育部(5537)
项目编号(5396)
人文(5376)
(5343)
期刊
(24491)
经济(24491)
研究(18711)
(10328)
学报(8934)
中国(8893)
教育(8440)
科学(7227)
大学(6888)
管理(6602)
学学(6280)
财经(6010)
(5188)
(4669)
(4474)
金融(4474)
经济研究(4039)
图书(3546)
问题(3498)
技术(3494)
业经(3268)
(2953)
书馆(2951)
图书馆(2951)
(2873)
农业(2784)
技术经济(2377)
(2368)
论坛(2368)
财经大学(2264)
共检索到78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亚玲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宫梅玲  周建华  
阐述了美国人创造并研究了百余年的读书疗法,早在24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从“兴”、“观”、“群”、“怨”四个方面作过精辟的论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德刚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实践家,他在许多思想领域、理论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建立起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依归的政治、社会、伦理思想体系;其中他的旅游休闲与积极入世、"父母在,不远游"、"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及"游必有方"、"游于艺"等观念,在生活实践和哲学理念两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旅游休闲观的理论谱系,成为我国古代最早、最系统、也是最成熟的旅游休闲理论。孔子的观念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旅游休闲实践和旅游休闲理论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连起  
我于孔子,自认为是他的一个远年弟子。虽然没正式给这位曲阜老头儿拜过师,窃以为私淑可也,想必先生不会嗔怪。老头儿出身贫寒,我也出身贫寒。老头儿年少时酷爱读书,我也是。更有趣的是,老头儿曾是"孔会计",而我一直做会计到现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澜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毕生以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为己任,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目睹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组合之中,他满怀修齐治平的理想,鼓吹仁义,推行礼教,一面深入实际作社会调查,一面培养推行理想的政治人才,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他二重性的理论素养、政治主张和生活作风。他的学说与事业闻名世界,本人被誉"圣人"。然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高喊打倒"孔家店",到"文革"至于极点,对孔子的评价其实各执一端。按历史唯物论试图实事求是地辩证孔子的思想核心,还其本来面目,以此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傅允生  
消费观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等级消费观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消费观。对消费 ,孔子主张礼的等级规范、仁义的道德约束、宁俭的行为准则 ;老子则提倡道的自然法则。不欲的心理约束、知足的行为准则。两者都倾向于黜奢崇俭 ,体现了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主要特点。比较而言 ,孔子强调伦理道德 ,老子强调自然无为 ,从而反映出学派特色与思想内涵的不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振娟  
孔子的生命思想从其"天生万物"的本体论观点出发,关爱自然生命的存在,追求社会生命的价值,崇尚积极的生命态度。在当今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工具理性充斥教育领域、生命现象屡遭异化的背景下,重新挖掘与探索孔子生命思想的内涵,对于当代的生命教育有着积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追求、树立积极进取的生命态度,是孔子的生命思想给当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朝旭  
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在春秋时期官学没落、私学兴起、儒家思想体系尚未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背景中产生的。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与早期儒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人文路线、主体思维方式和孔子的德治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孔子与学生展开了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道德对话 ,使师生形成对道德现象相似的理解 ,彼此受到启迪 ,道德观念得到升华。孔子的对话德育模式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平安  
孔子的人生观思想既有出世想法,又有入世想法,入世也是为了出世。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出世第一,入世第二。孔子的理想是爱护生命,要让生命舒适惬意,要让生命如诗如歌,他追求诗意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相借鉴而发展。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自己。我们要学习孔子,学习他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恒久态度,学习他与事有轻有重的智慧选择,学习他出世第一,入世第二,出世入世相结合的惬意人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佩荣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生当春秋衰世,礼坏乐崩,传统的价值规范无法再维系人心与社会。有识之士为天下百姓考虑,起而阐扬人类幸福之道,先后演变为九流十家的盛况。其中以孔子倡导的儒家体大思精,高明中庸兼而有之,最能承先启后,乃成为汉代以后中国人文传统的主流。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国保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家贵  
孔子经济思想是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辈学者对孔子经济思想已作过许多研究,现就管见所及对其中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申论,以就教于学术界的前辈和朋友们。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国家  郭玉峰  
本文通过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为学观地分析、解读,结合孔子教学思想及切身体会和自考生的特殊情况,从自觉意识的树立、"志"与"学"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等三个方面出发,吸收、借鉴《论语》中关于为学的思想,给自考生树立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为学观,为自考生在未来学习、工作、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的目标而奋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茜  
读书在我国国民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淡出的迹象,有资料显示,在我国识字人群当中,1999年的阅读率为60.45%,2003年下降为51.7%,并且仅有5%的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这是一种现状,也是一个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读书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当我们走进胡适的读书世界以后,就会感觉到,那里有一缕清风向我们徐徐吹来,让我们沉静,更让我们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华  
孔子天命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原始性的主宰之天、客观性的自然之天和人格性的道德之天。分析和探讨了孔子天命观的基本内容,深入挖掘和梳理了孔子天命观中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敬畏天命"、尊重自然规律和"仁爱万物"。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