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2)
- 2023(2912)
- 2022(2532)
- 2021(2347)
- 2020(2009)
- 2019(4348)
- 2018(4522)
- 2017(8416)
- 2016(4763)
- 2015(5484)
- 2014(5415)
- 2013(5210)
- 2012(5103)
- 2011(4749)
- 2010(5022)
- 2009(5034)
- 2008(5379)
- 2007(5280)
- 2006(4835)
- 2005(4502)
- 学科
- 济(18536)
- 经济(18506)
- 管理(16340)
- 业(14284)
- 企(13199)
- 企业(13199)
- 方法(7701)
- 理论(6555)
- 学(6110)
- 数学(5482)
- 数学方法(5313)
- 中国(5304)
- 财(5018)
- 教育(4782)
- 制(4774)
- 业经(4728)
- 农(3862)
- 贸(3844)
- 贸易(3840)
- 易(3731)
- 和(3573)
- 银(3396)
- 银行(3390)
- 体(3348)
- 务(3239)
- 财务(3223)
- 财务管理(3211)
- 行(3202)
- 融(3190)
- 金融(3189)
- 机构
- 大学(79969)
- 学院(77111)
- 济(27663)
- 经济(26950)
- 管理(25682)
- 研究(25430)
- 理学(21277)
- 理学院(20990)
- 管理学(20383)
- 管理学院(20241)
- 中国(19464)
- 京(17567)
- 科学(16291)
- 财(14778)
- 所(13694)
- 江(13131)
- 范(12666)
- 师范(12545)
- 研究所(12108)
- 财经(11517)
- 中心(11285)
- 农(11196)
- 北京(11025)
- 州(10607)
- 经(10185)
- 师范大学(10054)
- 业大(9948)
- 农业(8806)
- 经济学(8575)
- 院(8566)
- 基金
- 项目(43134)
- 科学(33591)
- 研究(31795)
- 基金(30885)
- 家(26785)
- 国家(26534)
- 科学基金(22421)
- 社会(20141)
- 社会科(18949)
- 社会科学(18943)
- 省(16692)
- 教育(15491)
- 基金项目(15361)
- 划(14185)
- 自然(14015)
- 自然科(13745)
- 自然科学(13743)
- 自然科学基金(13493)
- 资助(13077)
- 编号(13041)
- 成果(12554)
- 重点(9865)
- 部(9580)
- 课题(9450)
- 发(8644)
- 项目编号(8554)
- 创(8443)
- 性(8361)
- 教育部(8355)
- 大学(8321)
共检索到126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军 徐宏伟
偶像作为传统社会人们学习和崇拜的对象,一直起着道德教化和精神引导的功能。然而,信息社会伴随媒介异军突起,成为塑造偶像话语权的主力军,在商业利益和工具理性的驱逐下,偶像物化甚至异化为完全是消费的商品符码,从世俗滑向低俗,面临着严重的道德缺失,表现在道德认知的错位,道德责任的缺失和道德理想的旁落。而媒介道德的"低落",不仅会失去媒介的公信力,更直接带来社会价值观和道德的"滑坡"。
关键词:
媒介传播 偶像塑造 道德责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凡卓 班建武
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媒介时代的青少年偶像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功能上讲,它有利于增强学校偶像教育的针对性,破除青少年对偶像非理性的迷狂。在教育策略上,媒介素养教育认识、分析、反思和行动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偶像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媒介世界 青少年 偶像崇拜 媒介素养教育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若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构成要素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塑造传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量受众心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企业品牌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因此,研究企业品牌传播规律和问题,并依此制定新的传播策略变得颇为重要。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邓灯 刘萍 孔杰
20 0 3年 8月对卤虫进行投喂 (浸泡 )感染 ,并进行中国明对虾投喂实验。各组对虾阳性感染率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卤虫可以携带有活性的WSSV病毒粒子 ,并可通过摄食导致对虾间接地携带病毒 ,但病毒感染能力有限。卤虫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 ,攻毒后卤虫细胞核没有显著深染及核肿大现象 ,但无论是横切还是纵切均显示有上皮脱落、部分组织结构松散、细胞结构不完整现象。本试验确定卤虫成体可以携带WSSV并通过投喂感染对虾 ,使其潜在携带病毒 ,仔虾阶段投喂成体卤虫应经过严格检疫 ,制作含有经过检疫卤虫的微囊饵料作为卤虫及其他鲜活饵料的替代品或许是有效的防病措施。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罗贤春 庞进京 袁冰洁
信息传播媒介先后经历了传统大众媒介、网络媒介和自媒体媒介等阶段。政务信息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在传统大众媒介中是控制型"漏斗"传播模式,在网络媒介中是弱互动"风筝"传播模式,在自媒体媒介中是感染型"小世界"传播模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金金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迫使传统影视剧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应运而生的网络剧则凭借其草根智慧的创造精神、包容开放的个性化表达与网络交互式的大众传播视角,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革命中的重要一环。跨媒介传播成为网络剧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拓展营销渠道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网络剧与传统影视剧的对比研究,解读其在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跨媒介传播特征。
关键词:
网络剧 跨媒介 传播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晟添
人类科技发展促进文明变迁,不同的文明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占主导优势的媒介,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下,知识被承载与传播,人们对知识的感受与看法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从媒介技术发展的文明史视角,梳理知识观的变迁,对当下电子文明时期知识观的重塑与传播研究尤为重要。短视频作为当下最为活跃、显著的新兴传播媒介,在对知识的科普传播上,形成了自身的传播现象与视听微叙事规律。知识短视频存在叙事框架的“递进模式”:视角框架、话语框架、结构框架、语法框架,且在叙事传播中重塑着知识观。新知识观在短视频媒介的传播下被重塑,并在知识范围的流动、知识的编码与接收、知识的口头传统、知识的媒介习得环境、知识的媒介文化等方面形成变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奎 王秀伟
[目的/意义]生成式AI作为新兴媒介形态,对传统文化传播具有重塑媒介结构和社会情境的双重作用。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媒介呈现与风险治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智能媒介传播、中国特色数字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媒介学、符号学等理论,从媒介呈现、风险因素及风险治理三个维度探讨生成式AI在传统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结论/发现]生成式AI在媒介物质、媒介互动、媒介符号、媒介时间、媒介空间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传播产生着复杂影响,存在着文化准确性、真实性及完整性不足,文化价值冲突与创造性降低,文化偏见与不平等,侵权与商业化过度等方面风险,这亟待监管机构、服务提供者、文化文物单位、使用者等多主体参与协同治理。[创新/价值]从生成式AI角度审视传统文化传播的理论逻辑,并提出风险因素及多方协同治理的对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仓
当代“追星族”崇拜各种青春偶像。传统的中国人有偶像吗?回答是肯定的。稍加留意古典文学作品、历史典籍、古代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戏剧、曲艺,不难发现传统中国人崇拜的偶像。 明君。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东西周奴隶社会,再到秦汉至明清的封建社会,绝大部分人对世俗社会中人的是非观念停留在明君与昏君、忠臣与奸臣、顺民与刁民等个人素质的评价上。人民把国泰民安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雍会 孙璐璐 陈作成
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具有逐利的本性,而且表现出行为外部性,这在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表现出"生态经济人"缺失现象。文章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10个县和2个团场的75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了干旱区流域"生态经济人"基本属性、缺失原因及塑造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经济人 干旱区流域 行为塑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俊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高职校园文化传播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社交媒体产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播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依据新闻学、传播学以及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珠 薛小飞
本文分析新媒体工具涌现、涉税舆情复杂等税务工作新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税务宣传业务实例,从新媒体对税务工作的影响、传播体系的特点、构建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建立适应新时期税务形象塑造的"全传播体系"。
关键词:
新媒体 税务形象 互联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曌琼
文学自出现之初便与传播产生了联系,因为文学的产生和完成必须经过文学传播,才能达到文学接受的地步。不同时期的文学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传播媒介及传播路径。文学传播活动由作者、作品、读者、媒介四部分构成。作者创作出作品,而作品要想被读者接受,需要发挥媒介传递、联结作品和读者的作用,完成文学的传播。可见,媒介在文学传播中起着如桥梁一样的沟通和传输作用。文学传播路径是随着文学传播媒介发生的,文学传播媒介强调其依附的实物载体,文学传播路径则是指通过文学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动作完成。由张玉田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传播功能研究》一书,从文学传播机理、功能特点等方面对文学传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传播功能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功能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郑保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用户黏性形成条件随之改变。文章以央视移动视频直播为研究案例,获得媒介融合的用户黏性数据,并分析媒介融合用户黏性的影响因子,发现直播内容、用户互动等影响用户黏性。对此,提出"内容为王"、扩展媒介融合传授双方互动渠道、发挥并拓展媒介融合粉丝经济学效应等传播策略。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微经济 用户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