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0)
- 2023(3620)
- 2022(3039)
- 2021(2873)
- 2020(2538)
- 2019(5844)
- 2018(5800)
- 2017(10493)
- 2016(6153)
- 2015(7219)
- 2014(7094)
- 2013(7306)
- 2012(6778)
- 2011(6230)
- 2010(6436)
- 2009(6362)
- 2008(6661)
- 2007(6573)
- 2006(6186)
- 2005(5792)
- 学科
- 管理(28312)
- 业(21810)
- 企(21137)
- 企业(21137)
- 济(20586)
- 经济(20553)
- 财(10094)
- 方法(8552)
- 学(7578)
- 制(7398)
- 务(7104)
- 财务(7079)
- 财务管理(7055)
- 企业财务(6692)
- 理论(6342)
- 中国(6106)
- 策(5957)
- 数学(5745)
- 业经(5659)
- 数学方法(5654)
- 银(5178)
- 银行(5154)
- 划(5119)
- 和(4859)
- 行(4768)
- 农(4623)
- 经营(4426)
- 人事(4294)
- 人事管理(4294)
- 体(4223)
- 机构
- 大学(95844)
- 学院(92157)
- 研究(34075)
- 管理(33642)
- 济(31934)
- 经济(30924)
- 中国(28524)
- 理学(25747)
- 理学院(25372)
- 管理学(24939)
- 管理学院(24731)
- 京(22651)
- 科学(22499)
- 财(19885)
- 所(19477)
- 农(18543)
- 江(17466)
- 研究所(17310)
- 中心(15417)
- 农业(14810)
- 北京(14703)
- 省(14184)
- 业大(14164)
- 财经(13886)
- 州(13837)
- 范(12838)
- 师范(12620)
- 经(12435)
- 院(11801)
- 技术(10631)
- 基金
- 项目(51178)
- 科学(38412)
- 基金(35780)
- 研究(35126)
- 家(32914)
- 国家(32606)
- 科学基金(26330)
- 社会(19992)
- 省(19766)
- 社会科(18731)
- 社会科学(18719)
- 自然(18517)
- 自然科(18046)
- 自然科学(18037)
- 基金项目(17993)
- 自然科学基金(17736)
- 划(17731)
- 教育(16654)
- 资助(15817)
- 编号(13832)
- 成果(13156)
- 重点(12075)
- 部(11123)
- 课题(10876)
- 计划(10651)
- 发(10226)
- 科研(10088)
- 创(10063)
- 创新(9446)
- 大学(9288)
共检索到165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佟道庆
针对当前人口出生高峰,各地都加强了对婚育人群的生育管理,特别是加强了人口计划的管理,不少地方在年度人口计划中,还实行“双轨”控制,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年度人口计划还是时有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早婚早育的冲击和影响。早婚早育的治理问题长期进展不大,甚至陷入当前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婚姻管理措施软化,婚姻管理同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不配套,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昂 李三希 孙文凯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来检验贝克尔(Becker)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行"一胎化"政策,但随后逐渐允许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即"双独二胎"政策。由于"双独二胎"实施前不同省份"一胎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所以放开"双独二胎"在不同省份间的政策效果也不同。笔者利用政策实施时间前后和省份间政策力度的差异,采用二重差分的实证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双独二胎"政策增加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匹配,减少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混合匹配"。笔者建立搜寻—匹配模型对"双独二胎"政
关键词:
婚姻匹配 家庭构成 生育率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昂 李三希 孙文凯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来检验贝克尔(Becker)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理论。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行"一胎化"政策,但随后逐渐允许夫妻均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即"双独二胎"政策。由于"双独二胎"实施前不同省份"一胎化"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同,所以放开"双独二胎"在不同省份间的政策效果也不同。笔者利用政策实施时间前后和省份间政策力度的差异,采用二重差分的实证设计进行分析,发现"双独二胎"政策增加了独生子女之间的匹配,减少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混合匹配"。笔者建立搜寻—匹配模型对"双独二胎"政策如何影响婚姻市场均衡进行分析。二重差分的实证分析得到的证据与模型的推论相一致,实证结果在一系列检验中保持稳健。
关键词:
婚姻匹配 家庭构成 生育率 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何光喜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关键词:
女博士 婚姻 生育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邓国胜
性别比失调会形成婚姻挤压的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但是在增长型人口条件下通过夫妇年龄差的调整,这一问题并不十分突出。随着生育水平大幅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性别比及婚姻挤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王珊娜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年微观数据,考察"高学历"群体中婚姻、生育对性别收入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婚姻使性别工资差异的系数扩大了44%;生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贡献度达到12.3%;男性仍具有人力资本投资优势,主要表现在工作时间和工龄上。这表明改变传统的家庭精力分配模式,增加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精力和实践,才能真正改变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差异。
关键词:
性别工资差别 婚姻 生育 精力分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邵宁
世界人口不仅存在年龄、性别分布,而且也存在婚姻状况分布。人口的婚姻状况可以分为四类:未婚、已婚(包括同居或称自由结合)、丧偶和离婚(包括分居)。研究50岁以前的人口婚姻状况,特别是未婚男女的婚姻状况很重要,因为在每年结婚人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文振
本文从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市场目的的利益性、市场运行的开放性、市场活动的竞争性和市场关系的平等性等五个方面分析市场经济对我国婚姻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婚姻关系的影响是多层次的,而且从性质上看又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的。这些年我国离婚率逐年上扬,一方面是对过去“低质量、高稳定”婚姻模式的历史反弹,另一方面又归因于近几年对市场经济对婚姻关系的负面影响疏导不够,同时又对其正面影响扩张不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名 柳清瑞
利用1989~2013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数据,建立了社会保障费率、婚姻结构和总和生育率从微观到宏观的理论模型,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GMM工具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费率、婚姻结构与总和生育率的内生关系,发现社会保障费率的变动对婚姻结构和总和生育率产生了一种负向激励,并且这种负向激励不能在跨期中被抵消和代际转移。
关键词:
社会保障费率 婚姻结构 总和生育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文林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也是建立家庭、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前提。一个婚姻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一个新的生育单位的产生。婚姻和生育是紧密相连的人口活动形式。因此,婚姻管理和生育管理两项工作应该相互统一,由一个管理机关来承担。但是,我国的婚姻管理自解放以来一直由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立足于档案资料 ,通过大量个案 ,观察 1 8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中的婚姻论财现象。根据本项研究 ,不同的婚姻形式对财礼的要求标准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初婚过程中 ,由于礼节的讲究 ,财礼尚有一定的节制 (但总和婚姻费用并不低 )。而丧偶妇女再婚时 ,财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须的 ,实际变成一种硬性要求。至于丈夫嫁卖妻子则演变为赤裸裸的婚姻交易。个案显示 ,妇女在当时婚姻市场上是短缺的。没有经济条件的男性往往不能适时婚配 ,甚至失去婚姻机会 ,从而使贫困家庭的人口增长受到制约。这表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人口的消极抑制是存在的。
关键词:
刑科题本 财礼 婚姻买卖 婚姻抑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邦兰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新婚姻法。这是加强民主和法制的一件大事,是国家关心和保护各个家庭、男女老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安定团结、社会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实行新婚姻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要求与愿望。新婚姻法颁布后,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群众拍手称赞。新婚姻法与原婚姻法相比,有了重要修改和发展。在许多原则问题和具体规定上都增加了新内容,尤其是增加了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的内容。它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启斌
万县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长江峡区山地,面积29,492平方公里。1982年底有总人口758.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7人。辖九县一市,681个农村人民公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尤双林
问题的提出 关于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生育率转变已被人口学者(邬沧萍1985)确认为比公认最快的日本更为迅猛。但对其独特性的理论探究则往往落在其后。 由于捕捉了过去一代人生育率与结婚率的历史巨变,1982年全国1‰生育率调查引出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多数作者着力于结婚率和生育率水平与趋势的测量和描述。有些作者泛泛地提到了生育率转变,但未将它作为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来处理。对生育率和结婚率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熊郁,杨扬
“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即婚姻之成立,是以男女双方依照法律和宗教习俗的规定结合为夫妻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演变进化。今天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相适应。我国少数民族目前的婚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