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6)
2023(4291)
2022(3327)
2021(3204)
2020(2678)
2019(5682)
2018(5678)
2017(10907)
2016(6095)
2015(6688)
2014(6752)
2013(6525)
2012(6101)
2011(5673)
2010(5944)
2009(5367)
2008(5599)
2007(5307)
2006(4658)
2005(4297)
作者
(18730)
(15527)
(15524)
(14936)
(10192)
(7775)
(7003)
(5973)
(5894)
(5751)
(5628)
(5283)
(5279)
(5205)
(5128)
(4818)
(4604)
(4601)
(4493)
(4400)
(4066)
(3969)
(3781)
(3684)
(3646)
(3508)
(3496)
(3330)
(3247)
(3123)
学科
(23957)
经济(23924)
(18199)
管理(16978)
(14877)
企业(14877)
方法(9778)
(7863)
中国(7744)
数学(7661)
数学方法(7557)
(7428)
(6870)
(6418)
理论(5897)
业经(5830)
(5080)
银行(5071)
(4965)
金融(4964)
教育(4862)
(4841)
(4826)
财务(4805)
财务管理(4789)
农业(4766)
企业财务(4655)
(4482)
(4088)
(4053)
机构
大学(95818)
学院(93575)
(35825)
经济(35047)
研究(33520)
管理(29896)
理学(25169)
理学院(24770)
管理学(24269)
中国(24220)
管理学院(24053)
科学(21318)
(20219)
(19329)
(18037)
(16658)
研究所(16319)
财经(15334)
(14988)
(14590)
师范(14458)
中心(14013)
(13882)
业大(13293)
农业(13074)
北京(12687)
(12024)
经济学(11952)
师范大学(11683)
(11453)
基金
项目(57331)
科学(45024)
基金(41771)
研究(41305)
(37079)
国家(36744)
科学基金(30535)
社会(26867)
社会科(25293)
社会科学(25279)
(21906)
基金项目(21258)
教育(19782)
自然(19319)
(19106)
自然科(18896)
自然科学(18889)
自然科学基金(18581)
资助(17068)
编号(15646)
成果(14457)
重点(13418)
(13126)
(13114)
课题(12095)
(11854)
(11532)
教育部(11260)
国家社会(11144)
科研(10875)
期刊
(43261)
经济(43261)
研究(31732)
学报(19622)
中国(19078)
(16760)
科学(15795)
(15784)
大学(14556)
教育(14191)
学学(13537)
管理(12017)
农业(10419)
财经(9681)
(9243)
金融(9243)
(8380)
技术(7065)
经济研究(6944)
业经(5994)
(5991)
问题(5857)
(5372)
(4858)
图书(4666)
现代(4371)
业大(4357)
(4232)
论坛(4232)
技术经济(4087)
共检索到145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小玲  
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多方面有其契合之处。从后现代主义角度研究女性主义翻译既可以研究性别差异、翻译的忠实概念、被父权压制的翻译、译者及女性译者身份的光复,又可以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的干涉策略、权力政治意识、语境意识、语言策略、翻译修辞的修正,以及身体翻译等女性主义翻译的恒常性话题,有利于从另一角度廓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体系的全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理解课程是课程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目前国际课程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理论流派之一。研究者把女性及其有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重视女性的知识和经验,以女性自身的特点建构和发现意义。提出“关怀”是女性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也是教育最原始的职责,并建议采取关怀的而非技术的思维方式来修正和组织教育,倡导整合的思维模式,建立和谐、合作的人际关系、研究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甘永涛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传统女性主义教育持两种妇女观,一是“父权制”妇女观,二是“父权制”批判妇女观。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两种态度:一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态度。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态度。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仍旧没有走出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传统女性主义教育的批判性重建,还必须从后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需求借鉴。只分析性地找出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女性主义教育类型地一般特征与具体表现还是不够地,女性主义教育学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整合这三种教育资源,女性主义教育建构尚需要实现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的“视界融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秀  
英国当代女性作家费·维尔登的小说创作从未脱离过父权社会的现实,她笔下所创作的"邪恶"女性形象成为后现代主义现实生活中的缩影与超越。进入21世纪后,维尔登通过女性书写诙谐而幽默地揭露出女性视角下的社会道德判断标准,所创造的女性人物以邪恶幽默的态度看待世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王新华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出发,分析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缘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后现代教育学的概念表述、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中唯本论、建构论等派别的观点,最后介绍了其他派别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批判性观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军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源于英语 ,泛指欧美发达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①这一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从18世纪现代主义开始盛行 ,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女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主要特征是 ,否定了经典女性主义“男女平等”的概念 ,从“平等”观走向“差异”观 ,承认男女之间的差异 ,以此为基础 ,分析男女性之间的关系 ,从女性的独特性出发 ,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本文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本质论与构成论的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晓  黄志成  
基于对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的理解,STS教育在多层面上体现出后现代性:STS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蕴含着后现代性;STS教育追求主体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开放、多元,在教学中关注"对话"与交往,这些都显现出了STS教育的后现代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衡量大学发展的哲学向度,但它们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大学传统性表现为对人类文明的继承性,集中体现在教学功能上;大学现代性表现为对人类知识的发展性,集中体现在科研功能上;大学后现代性则表现为对知识的反思性,集中体现在社会服务功能上。大学的历史发展反映了知识内在属性从祭品向消费品的变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的后现代性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地予以回应成为中国大学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后现代性的展现呼唤大学走向共同治理,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也呼唤大学教学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海苓  
随着治理在大学系统内的推行,大学治理已逐步成为具有确切内涵、被广泛使用的核心词汇。考察大学治理的内涵及现实,分析大学治理中“去中心”与“元治理”、后官僚制与官僚制、民主与效率这三对主要矛盾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学治理在秉承后现代性理念的同时,不应完全抛弃现代性的某些本质内涵,应体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与交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俞传正  
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性的一部分,同时又为现代性输出价值。现代性的建设过程之中又催生了后现代性的生成。公共图书馆职业遭遇到了后现代性力量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职业使命削弱、核心价值困境、政治理性消解等。思考和解答公共图书馆职业的后现代境遇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健壮  李森  
知识的本质观是关于知识本质的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观点。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是近代以来,对中国知识教育及教育学研究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观点。当前,由于其知识信仰的本质主义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产生背景—现代性及其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反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超越于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以其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知识本质观进行了彻底地反思、批判与解构。然而,这种知识本质观仍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点,必须对其产生的核心背景—后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反思的现代性超越于二者,在包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合理要素的基础上,兼容知识的相对性、动态开放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情境性、共识性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章锦河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本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阶段的产物,对应着消费型社会的新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和社会革命,后现代主义与旅游的关系至今尚未获得足够的凝视。《旅游学刊》发起的"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笔谈主题,无疑具有前瞻性。比如以"后现代+旅游/休闲/游憩/旅行"为检索关键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历史发展必然性、知识的客观真理性以及各种决定论的思想观念都遇到了挑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理性的和“科学的”认知方式、知识创新模式和管理学的演进发展模式需要改变。本文从管理学的现代性、超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个方面讨论了管理学的发展模式问题。管理学发展方向的多元发展模式对于管理学发展是必需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方圆  
不同的社会、时代都会衍生出与其相对应的文学产物。称霸了西方文艺界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学现代性的典型表现。我国学界对西方现代性课题的研究亦可谓历史悠久,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绩。尤其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性二者关系的研究,为现代性的研究工作取得进一步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条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群  
本文在厘清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思潮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而深入到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并描绘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内在脉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