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51)
2023(3004)
2022(2557)
2021(2489)
2020(2102)
2019(4514)
2018(4664)
2017(8763)
2016(4760)
2015(5468)
2014(5392)
2013(5199)
2012(4917)
2011(4599)
2010(4817)
2009(4607)
2008(4673)
2007(4833)
2006(4307)
2005(3710)
作者
(13807)
(11804)
(11393)
(10909)
(7408)
(5570)
(5305)
(4517)
(4447)
(4233)
(4042)
(3885)
(3870)
(3746)
(3543)
(3385)
(3359)
(3334)
(3324)
(3320)
(2935)
(2810)
(2779)
(2740)
(2633)
(2631)
(2621)
(2607)
(2389)
(2251)
学科
(19006)
经济(18869)
管理(16104)
(13885)
(13760)
企业(13760)
方法(7787)
理论(7663)
中国(6701)
业经(6681)
(6170)
(5770)
(5721)
(5478)
教育(4858)
(4634)
经济理论(4111)
社会(4032)
企业经济(4016)
数学(3784)
数学方法(3726)
(3471)
农业(3341)
地方(3289)
(3125)
(3116)
财务(3105)
财务管理(3094)
(3029)
银行(3027)
机构
大学(74768)
学院(73668)
管理(26697)
(26191)
经济(25532)
研究(23132)
理学(22458)
理学院(22143)
管理学(21711)
管理学院(21567)
中国(17228)
(15655)
(15134)
科学(14065)
(12303)
师范(12248)
(11979)
(11677)
财经(11534)
中心(10309)
研究所(10291)
(10196)
(9912)
北京(9825)
(9777)
师范大学(9671)
业大(8939)
财经大学(8247)
教育(7909)
经济学(7692)
基金
项目(43576)
科学(34791)
研究(34642)
基金(31099)
(25994)
国家(25680)
社会(23823)
科学基金(22479)
社会科(21161)
社会科学(21147)
(17478)
教育(17134)
基金项目(16256)
编号(15178)
(14412)
成果(14163)
自然(12937)
自然科(12657)
自然科学(12654)
自然科学基金(12450)
资助(11815)
课题(10762)
(9796)
项目编号(9730)
重点(9720)
(9059)
国家社会(8995)
(8973)
(8956)
教育部(8828)
期刊
(35113)
经济(35113)
研究(25123)
中国(17669)
教育(14253)
(13572)
学报(12476)
科学(10898)
管理(10531)
(9924)
大学(9842)
学学(8948)
财经(7356)
(6333)
农业(6269)
技术(6104)
(5840)
金融(5840)
图书(5662)
业经(5595)
经济研究(4912)
问题(4540)
(4436)
书馆(4222)
图书馆(4222)
(3846)
论坛(3846)
社会(3833)
职业(3467)
现代(3337)
共检索到118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亚茹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意味着经济主体相互平等,只有通过契约才可以让渡利益和取得利益。契约意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契约意识的社会调节作用日益明显。强化全社会的契约意识,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瑶  范锐敏  
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法作为一部"社会本位法",从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秩序、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方面,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经济法有助于社会主体的权责平衡;经济法创建市场和国家诚信、安定的经济社会秩序;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实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伟庆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宣传方针政策、了解民情风俗、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肩负着沟通,联动,疏导等功能,对于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江小惠  
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研究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应是着眼于党和国家的重大举措、着眼于发挥专业特长、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眼于研究生自身特点和调动有关各方的积极性。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实施可从服务于构建和谐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着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骏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政府近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影响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是基于农村公共品供给角度研究农村公共品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别从农村无形公共品与有形公共品两个角度论证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和谐社会关联性。在论证过程中首先论述对和谐社会以及农村和谐社会的理解,剖析现阶段我国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锦贵  王京山  
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为公民补充知识营养、提高其精神素质的作用。它是人们协调身心的场所,抚慰伤痛的康复中心,更是支持创新的智慧宝库。参考文献1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映嫦  
分析了城市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讨了东莞城市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具体实践与经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史静  
本文认为,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是税收的一项重要职能,税收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为进一步发挥好这种职能和作用需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雪红  李靖宇  张秋喜  
缩小贫富差距,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兼顾效率和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认为职工持股制度的运作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使普通职工更多地享有企业发展的成果,促进分配公平,因此是一个能够把公平和效率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文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共图书馆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的作用。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一些新理念,如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等,是进入新世纪后才提出并逐渐认识的。要加强对这些新理念的宣传和研究,原有的一些教科书显得陈旧,有必要重写。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型,要加强公共图书馆研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保险业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保险业所发挥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充分发挥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即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优化保险发展结构;切实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三对关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冬梅  
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质是使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主要包括补偿利益和预期利益。其利益不足额,但具有正的外部性。由于农业保险发展不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补足"农民利益,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保险人要增加有效供给,切实保障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从农民的视角考虑,农民应加强保险意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保险合作社,降低保险成本,获得更多保险利益。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许丽  王茜  
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而改进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具体战略措施。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民  
残疾现象是人类前进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保证残疾人能受到平等的教育是保证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纳教育理论对普通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大力发展特殊教育,对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玉生  刘健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体育运动,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社会的和谐程度;可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运动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可培养人的规则意识,促进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体育带来的社会自由流动,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对抗的发生;体育创造社会财富,可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拓宽人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