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7)
- 2023(1793)
- 2022(1537)
- 2021(1294)
- 2019(2396)
- 2018(2370)
- 2017(4521)
- 2016(2618)
- 2015(2873)
- 2014(2918)
- 2013(2957)
- 2012(2800)
- 2011(2727)
- 2010(3004)
- 2009(2893)
- 2008(2978)
- 2007(2813)
- 2006(2629)
- 2005(2402)
- 2004(2285)
- 学科
- 济(15009)
- 经济(14992)
- 管理(7861)
- 中国(7721)
- 城市(5688)
- 业(5336)
- 地方(5020)
- 企(4408)
- 企业(4408)
- 城市经济(4043)
- 方法(3981)
- 学(3773)
- 理论(3490)
- 数学(2850)
- 数学方法(2821)
- 环境(2675)
- 发(2549)
- 业经(2489)
- 财(2482)
- 制(2446)
- 方城(2369)
- 教育(2284)
- 和(2069)
- 农(1971)
- 地方经济(1835)
- 经济理论(1805)
- 体(1753)
- 融(1714)
- 金融(1713)
- 划(1655)
- 机构
- 大学(47937)
- 学院(45759)
- 济(17580)
- 经济(16973)
- 研究(16734)
- 管理(14707)
- 理学(11921)
- 理学院(11677)
- 管理学(11484)
- 管理学院(11375)
- 中国(11356)
- 京(10984)
- 科学(10525)
- 财(9002)
- 范(8933)
- 师范(8917)
- 所(8331)
- 师范大学(7427)
- 研究所(7409)
- 江(7346)
- 财经(7248)
- 北京(6913)
- 中心(6668)
- 经(6461)
- 州(6356)
- 经济学(5980)
- 院(5925)
- 系(5749)
- 经济学院(5237)
- 财经大学(5216)
共检索到72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宪尧
近年来,关于大连城市性质曾有广泛的讨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1.海滨港口城市;2.海防港口城市;3.东北重要贸易、旅游、海防城市;4.对外开放港口城市;5.海港(内外贸易)、旅游、工业城市。此外,甚至还有人继上述提法之后,再罗列科学文化教育和休疗养等城市职能内容。大连城市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为宜,笔者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情况,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再谈谈自己对大连城市性质几个基本问题的一些认识,并与有不同看法的同志商榷。一、关于拟定城市性质的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毅
大连在近代城市中颇具典型性。它地处渤海之滨,曾是沙俄和日本先后统治过的殖民地城市,又是少有的实行自由港制度的城市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港口贸易与工业生产规模在国内均名列前茅。对于近代大连城市经济的研究目前还很不深入,有鉴于此,笔者愿对此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军涛,艾华
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 ,引起城市形态和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的动因来自于深层社会关系和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而其关键因素又在于各种文化要素的活跃程度。因此 ,必须重视文化动因中的教育、科技以及城市人文素养等“动力源”的培育。大连市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发展文化产业 ,为城市现代化培育新的“动力源”。
关键词:
大连 城市现代化 文化战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沈毅
一、大连城市经济史的分期 近代大连城市经济史,就是指人口、工业、商业及市郊农业在大连及与大连相关的空间范围内运动的历史。对这段历史进行分期的目的,就是要体现出大连城市经济在酝酿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成,郭强
注重城市形象 ,塑造城市特色 ,是当今城市建设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本文在企业CIS系统的引申下提出城市CIS战略模式 ,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 ,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内核 ,即文化识别 (CI)、功能识别 (FI)、市场识别 (MI)。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 ,提出了大连在突出现代化都市旅游形象、滨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 CIS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俊 李雪铭 孙才志 徐惠民
大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选战略,但快速城市化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在提出一种不同于PSR、DSR、DPSIR因果链模型的环境评价模型——因果网络DPSRC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得到大连城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充分分析大连环境系统健康状态,并基于DPSRC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大连城市环境空间差异提出评价方法。DPSR(模型较好的解决多重环境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突出人在城市环境系统中的核心调节作用,为城市决策者正确分析与决策城市环境化发展方向提供科学而直观的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春阳,刘仁志
本文从城市旅游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大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从城市、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关系的角度 ,指出发展城市旅游是解决大连旅游业现实问题与大连城市发展原则和发展战略相协调、同时顺应国内外旅游业发展趋势的可能与必然的选择 ;在此基础之上 ,对大连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进行了定位 ,并具体阐述了大连城市旅游的重点发展内容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城市 旅游 发展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耕
通过对大连市园林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绿地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城市园林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并发展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同时结合大连创建“园林城市”的目标,提出了园林绿地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城市规划 生态园林 大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雪铭 刘秀洋 冀保程
当前人居环境宜居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层次,城市社区的宜居性研究较少,研究社区的宜居,是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的深入,可为城市社区规划提供建议和指导。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连市的社区进行调查,充分考虑评价因子的代表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选取6项二级指标和24项单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社区宜居度偏好图,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 8.0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市社区的宜居度进行初步评价,借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的概念,参考其对社会阶层的分异研究,最后得到社区宜居性分异度指数为27.6。研究结果表明:大连市社区的宜居度整体评价较好,市内四区存在较大差异;宜居度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风景优美的地区,以及商业活动的中心和行政中心所在地等地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明
城市形象的策划是当今发展城市旅游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形象定位的支持系统和影响系统之后 ,从文化特质、旅游功能、市场定位入手 ,提出塑造旅游城市形象的CIS系统 ,即文化识别 (CI)、功能识别(FI)、市场识别 (MI) ,进行形象定位。借助对大连城市形象的认知调查来思考如何以创意性思维塑大连个性化旅游城市形象 ,提出大连在突出现代化都市旅游形象、濒海区旅游形象方面表现个性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城市旅游形象 形象定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秀利 王红扬
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还原与模拟技术体系。结合所构建的技术体系对近百年来大连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还原,并对未来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模拟。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大连城市空间扩展存在5个阶段性特征;大连城市空间扩展的主体方向、强度分布、主导形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表征种群竞争关系的Lotka-Volterra模型,预测了大连城市在无竞争、有竞争的条件下,城市空间扩展达到极限所需要的时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晋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引起的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将导致部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土地利用的变化既是城市化结果的具体体现,又是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动态变化过程的反映。大连是中国北方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综合发展的开放城市,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市。本文根据大连市1994-2005年城市化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将通过函数关系确立的代表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参数与土地利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关系基本在0.80水平上,即大连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大连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发...
关键词:
大连 城市化 土地利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峥嵘,柴彦威
本文利用大连居民日常生活行为调查的结果,在比较居民工作日与周末休闲活动的基本特征基础上,从个人属性、社会属性和空间属性角度,对大连市居民周末休闲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中对居民社会属性与其休闲时间利用─—尤其是活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引入时间地理学方法描画了居民周末活动路径,为城市休闲规划提供了基础知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中国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大潮流,正在拓展着21世纪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并且吸取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教训,注重在现代文明城市建设中形成环境优势,再进一步以环境优势拉动经济发展优势的成长。在这方面,大连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走到了前头,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即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搞好运营,使城市环境建设直接进入经济大循环;求取“短期投入,长期产出,量入为出,点石成金”的经济效益,使城市这一国有资产在环境建设中保值增值;算大账,下功夫盘活城市土地存量,依托环境改造来构建城市经济新框架;采取“城建搭台,经济唱戏”的进取方式,充分发挥环境建设作为基础产业和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参照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水准,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功能,努力为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集聚综合优势,以便进一步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姿彤 张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性依托,其任重道远,不可替代。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作为林业建设的有效手段,也必然要以全新姿态走上林业生态建设舞台,发挥其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国内外城市森林公园的经验教训,指出中国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建设不匹配、生态补偿体系亟待完善,各级政府没有高度重视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缺乏现代化运营管理模式。因此,大连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定位,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确立发展原则,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经营管理法制化建设,探索新时代大连城市森林公园特色经营管理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