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5)
- 2023(8502)
- 2022(6948)
- 2021(6408)
- 2020(5034)
- 2019(11016)
- 2018(10701)
- 2017(19643)
- 2016(11044)
- 2015(12129)
- 2014(11834)
- 2013(11601)
- 2012(10834)
- 2011(10149)
- 2010(10406)
- 2009(9511)
- 2008(9436)
- 2007(9048)
- 2006(8279)
- 2005(7589)
- 学科
- 济(46472)
- 经济(46437)
- 管理(31604)
- 业(27077)
- 企(22460)
- 企业(22460)
- 地方(15904)
- 农(13938)
- 方法(13777)
- 中国(13292)
- 学(13086)
- 业经(11844)
- 环境(11568)
- 数学(10648)
- 数学方法(10457)
- 农业(9685)
- 地方经济(9436)
- 和(8694)
- 制(8682)
- 财(8571)
- 划(8569)
- 理论(8557)
- 发(7682)
- 贸(7280)
- 贸易(7275)
- 教育(7021)
- 易(6992)
- 策(6944)
- 融(6944)
- 金融(6941)
- 机构
- 学院(163287)
- 大学(160951)
- 研究(63036)
- 济(59946)
- 经济(58398)
- 管理(55104)
- 理学(46148)
- 中国(45603)
- 理学院(45476)
- 管理学(44533)
- 管理学院(44240)
- 科学(42449)
- 京(35601)
- 所(33838)
- 农(31162)
- 研究所(31056)
- 财(27446)
- 中心(27094)
- 江(26798)
- 范(25661)
- 业大(25362)
- 师范(25357)
- 农业(24633)
- 院(23406)
- 北京(22791)
- 州(22140)
- 省(21342)
- 财经(21164)
- 师范大学(20134)
- 科学院(20019)
- 基金
- 项目(108522)
- 科学(84558)
- 研究(78689)
- 基金(75387)
- 家(68392)
- 国家(67813)
- 科学基金(55700)
- 社会(48164)
- 社会科(45483)
- 社会科学(45465)
- 省(44802)
- 基金项目(39210)
- 划(38610)
- 自然(36005)
- 教育(35467)
- 自然科(34991)
- 自然科学(34975)
- 自然科学基金(34290)
- 编号(32058)
- 资助(29820)
- 发(26664)
- 成果(26528)
- 重点(26476)
- 课题(24664)
- 部(22505)
- 创(22447)
- 计划(21325)
- 创新(20964)
- 发展(20881)
- 展(20513)
共检索到255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中国城市化进程呈燎原之势,大量重大国土和景观改造工程史无前例,东部区域犹甚。京杭大运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主要组成部分,跨流域大规模调水工程将会带来巨大的景观生态影响,都为建设中国东部生态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国土安全计划带来莫大挑战和机遇。本文提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和实施途径,可为南水北调工程和中国东部区域可持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并且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遗产廊道保护提出具体实施途径,包括区域景观格局的构建和景观元素的设计导则。
关键词:
大运河 国土安全 生态基础设施 南水北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慧勇
略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筹资战略与途径刘慧勇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中国实现城市化的世纪。考虑到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较大,中国的城市化同时又是全球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巨额的建设资金。一、申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根本来源从本源上说,中国城市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俞孔坚 韩西丽 朱强
对待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该研究放弃了就事论事的单一分析和工程途径,而是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依靠综合、系统的途径,即: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来整合相关的生态过程与景观结构。以山东东营市为例,论文提出从3个步骤来实现综合问题的综合解决:①通过德尔菲法实现问题的综合与多目标的确定;②通过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综合地解决以水为核心的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多个目标;③评价生态基础设施对解决多目标问题的作用和效益,并为修正方案提供依据。文章在区域、城市和场地3个尺度上,提出解决东营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实施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武巧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菲 王可 殷利华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途径,首先综合分析城市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他专项规划,把控多层次"灰色"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耦合关系:其次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归纳"雨水促渗截留型"、"雨水调蓄;争化型"、"综合功能型"三大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路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友胤 李廉水
本文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特点,重点论述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和运作框架,指出了基础设施证券化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新途径。在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与我国其它几种融资方式作比较的基础上,看出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具有其特有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资产证券化 融资方式 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家勇
基础设施领域“政企合一”体制损害了效率、公平和社会福利 ,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领域。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开放基础设施领域产权 ,允许非国有资产进入 ,以形成较强的所有者约束和有效的治理结构;强化市场竞争 ,通过替代性竞争、非垄断业务的竞争性经营和争夺垄断业务经营权的竞争 ,提高基础设施企业市场反应的敏感性;政府则应转换职能 ,由直接经营者变为公正、严格的规制者。
关键词:
基础设施 产权多元化 竞争 规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晋石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今天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系统化途径。文章介绍了绿色基础设施的产生背景、概念、构成以及层级体系,阐述了其作为城市和区域环境中的一个绿色框架、体系和网络,对于解决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系统 途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彬生
在资本市场的证券形态中,最典型的是股份制,讲资本市场不能不涉及到股份制问题、股票市场问题。股票是资本表现形态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种形态,股票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极为重要的特征,也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资本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自然也离不开如何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慧勇
从50年代初期开始,特别是60年代以来,日本的交通,通讯和电力等基础部门发展迅速,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日本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其中财政投融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国借鉴。一、特定财源与用户债尽管日本战后军费开支较少,政府行政支出占 GNP 的比重低,但由于财政担负多方面的职责,并且税收占 GNP 的比重不高,日本财政一般会计预算能够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方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上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促进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 ,以拓宽投融资渠道 ,扩大投资规模 ,提高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 筹融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鸣骥
2013年秋季,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经过近四年的努力,"一带一路"建设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5月,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对外发出了各方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信号,对世界、对中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会计准则建设 会计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