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0)
2023(4134)
2022(3389)
2021(3111)
2020(2560)
2019(5711)
2018(5199)
2017(10859)
2016(5862)
2015(6426)
2014(6066)
2013(5945)
2012(5403)
2011(4916)
2010(4972)
2009(4849)
2008(5253)
2007(4924)
2006(4437)
2005(4209)
作者
(15739)
(13232)
(13047)
(12535)
(8700)
(6387)
(5791)
(4961)
(4881)
(4772)
(4500)
(4493)
(4421)
(4265)
(4256)
(3991)
(3978)
(3928)
(3864)
(3533)
(3256)
(3248)
(3157)
(3137)
(3051)
(3007)
(2919)
(2754)
(2625)
(2611)
学科
(27479)
管理(27358)
(27117)
经济(27071)
(26707)
企业(26707)
(15324)
方法(14727)
(12790)
财务(12783)
财务管理(12766)
数学(12591)
数学方法(12548)
企业财务(12473)
(7409)
业经(6403)
(6315)
公司(5572)
体制(5544)
中国(5266)
(5096)
(4451)
理论(4411)
(4188)
金融(4187)
(4147)
技术(3964)
(3705)
环境(3704)
(3686)
机构
大学(93760)
学院(91518)
(39400)
经济(38805)
管理(37123)
理学(32274)
理学院(32031)
管理学(31741)
管理学院(31560)
研究(24993)
(24107)
中国(20069)
财经(19523)
(17818)
(17757)
财经大学(14868)
经济学(13035)
(12608)
商学(12469)
商学院(12371)
科学(12246)
经济学院(11848)
(11676)
北京(11038)
中心(10983)
(10878)
师范(10826)
(10420)
研究所(9988)
(9831)
基金
项目(54892)
科学(45078)
基金(43183)
研究(41037)
(36326)
国家(36023)
科学基金(32546)
社会(29427)
社会科(28093)
社会科学(28086)
基金项目(22758)
自然(20120)
自然科(19716)
自然科学(19713)
自然科学基金(19407)
教育(19406)
(19390)
资助(17373)
(16523)
编号(15396)
(13659)
成果(13330)
国家社会(12769)
教育部(12718)
人文(12454)
重点(12043)
(11645)
(11582)
(11371)
大学(10896)
期刊
(42527)
经济(42527)
研究(30052)
(23508)
管理(14631)
学报(13016)
中国(12995)
财经(12005)
科学(11463)
(10723)
金融(10723)
大学(10713)
(10165)
学学(10162)
(7367)
教育(7260)
财会(7181)
经济研究(7045)
会计(6410)
问题(5878)
业经(5744)
技术(5547)
(5040)
通讯(4765)
会通(4752)
(4612)
农业(4564)
财经大学(4452)
技术经济(4361)
理论(4282)
共检索到133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中生  
大股东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本文分析探讨了大股东的治理机制及其治理效应,并提出了优化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廷求  刘呼声  
大股东的存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治理必须承认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股东治理的主要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这一问题对中国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耿志民  
本文对机构股东治理的机制及其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机构投资者作为大股东在“内部控制”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改革趋同的推动,将使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在分离基础上实现局部的统一,机构投资者因此成为解决公司控制权难题的制度解。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文芳  醋卫华  
大股东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大股东行为未必都是理性的。本文以大股东增持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完善对其具有矫正作用。即使剔除政府救市因素对大股东增持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也依然成立。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构建中对参与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是提高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小运  陈娟  
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对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乃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启动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启动抑制了标的公司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大股东掏空的动机、时机、能力会影响“沪港通”交易制度对大股东掏空的治理效应,即当股权质押较多、发行新股数量较多以及拥有较多关联方时,“沪港通”交易制度对大股东掏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的路径分析表明,“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通过改善公司自身信息披露质量和提高分析师关注度,增加大股东实施掏空行为的难度和成本,进而降低大股东掏空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亭立  王志华  杨松令  
从关系角度出发,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托,梳理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前十大股东间的关系,度量股东社会资本,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明确大股东社会资本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社会资本具有抑制关联交易的积极效应;大股东社会资本对关联交易的抑制最终会导致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庆华  
现代公司的所有权结构越来越趋于集中 ,大股东治理成为现代公司制企业的重要特征。如果对大股东的不当行为不加防范 ,那么大股东治理对公司治理的负面效应就会产生。大股东治理的负面效应可通过两条途径防范 ,一是法律制度防范 ,二是管理控制防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丹  蔡晓凤  罗翔  
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减持行为,已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11-2018年间1 743家A股上市公司的3 330个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但两者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短期债务占比越大,债务期限越短,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治理结构和债务期限视角,就如何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立国  易茂安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对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治理实践差异的理论解释。在缺乏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外部法律,并且存在政府对证券市场发展"托市"行为的基础上,较低的公司治理绩效和证券市场的表面繁荣可以共存。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方向不在于公司股权的分散化,而在于政府改变对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偏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颖  
本文从全球公司治理的演变趋势入手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的论述基础上 ,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的治理效率 ,提出了大股东控制型公司治理符合公司治理进化方向的观点 ,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政策背景 ,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转轨方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霞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认为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呈U型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比率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法人股的治理效率要明显好于国有股,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资产收益率都要好于国有控股企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小萍  庄明明  
本文以2003~2015年的277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相比于存在单一大股东的公司,多个大股东并存的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违规倾向,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这种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强。多个大股东与公司违规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在更好的外部治理环境下得到显著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显著地提高了高管超额薪酬,为多个大股东加剧公司代理冲突,降低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证据。本文的研究加强了对中国制度背景下非控制性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理解,为监管部门更有效地实施监管和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安排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美君  
文章从制度环境、控制权市场以及中介市场的角度,研究了外部公司治理环境对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水平、新会计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因素对大股东利益输送有制约作用,而法律水平和控制权变更因素对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制约作用失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昭灶  余鹏翼  
本文对国外关于大股东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包括公司治理的所有者-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控制权的私有收益以及多个大股东的作用等理论来源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为分析我国的大股东控制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