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9)
2023(6784)
2022(5687)
2021(5031)
2020(4184)
2019(9080)
2018(9051)
2017(16521)
2016(9212)
2015(10298)
2014(10807)
2013(10545)
2012(10143)
2011(9795)
2010(10239)
2009(9880)
2008(9324)
2007(8831)
2006(8333)
2005(7659)
作者
(29752)
(25006)
(24869)
(23719)
(16043)
(11814)
(11107)
(9518)
(9498)
(9034)
(8797)
(8643)
(8479)
(8216)
(7980)
(7585)
(7363)
(7339)
(7330)
(6930)
(6708)
(6176)
(6115)
(5948)
(5807)
(5601)
(5521)
(5350)
(5133)
(5062)
学科
(61330)
经济(61282)
管理(23878)
地方(17856)
(17241)
方法(16266)
(13638)
企业(13638)
(13625)
中国(13101)
数学(12544)
地方经济(12523)
数学方法(12457)
业经(11417)
(10662)
理论(9577)
(9324)
(8712)
(8241)
(8002)
金融(7994)
农业(7507)
环境(7493)
(7185)
(7132)
经济学(7106)
银行(7103)
(6956)
(6890)
(6179)
机构
学院(148838)
大学(147813)
(65589)
经济(64147)
研究(57934)
管理(48417)
中国(42371)
理学(39562)
理学院(38951)
管理学(38220)
管理学院(37913)
科学(34955)
(32030)
(30513)
(30425)
研究所(27336)
(24871)
中心(24319)
(23829)
师范(23597)
财经(23455)
(23357)
经济学(21208)
(20891)
北京(20843)
(20551)
(19869)
师范大学(18919)
业大(18678)
经济学院(18511)
基金
项目(87311)
科学(67318)
研究(65082)
基金(60942)
(53387)
国家(52908)
科学基金(43594)
社会(42049)
社会科(39740)
社会科学(39728)
(35505)
基金项目(31536)
教育(29318)
(28898)
资助(25905)
编号(25626)
自然(25565)
自然科(24859)
自然科学(24848)
自然科学基金(24375)
成果(22260)
(21328)
重点(20066)
课题(19908)
(18299)
发展(17533)
国家社会(17512)
(17297)
(16680)
(16110)
期刊
(89699)
经济(89699)
研究(51100)
中国(31477)
学报(24823)
(23569)
科学(22158)
(22103)
管理(19679)
大学(18457)
教育(17736)
学学(17427)
经济研究(14604)
农业(14564)
财经(13695)
技术(13226)
(13210)
金融(13210)
业经(12670)
(12104)
问题(11562)
技术经济(8215)
(8121)
(8094)
世界(7776)
经济问题(7483)
统计(7481)
国际(7124)
(7089)
(7085)
共检索到245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孔山  
随着旅游经济的迅速增长,旅游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构建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不同层次上的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将各层面上的旅游经济运行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为保障、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善的旅游循环经济法规体系、经济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犦赫尔姆特·迈尔  
本文阐释了尚未人知的自然经济体系的思想及其假设,认为该体系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活动,尤其是对人类自所谓工业革命以来急剧增加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反作用。在深入观察、直觉感知、以及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投入-产出分析工具的基础上,不仅论证了该体系的存在及其特性,而且从自然经济体系角度,提出了如何应对诸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拥挤、气候变化等人类社会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燕  
近年来,农村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旅游小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完善和保护旅游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减小旅游小镇的环境压力,进而更好地保护旅游小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实现农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美霞  王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福田敏浩  苏杭  金凤德  
本文从体系角度考察经济体系和风险间相互关系。作者将考察对象限定在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领域,用体系风险的概念就与经济制度有关的制度风险、道德危机发表了看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陈爽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罗健  
近年来,构筑“北山南水”大武夷旅游格局,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城市良好形象等问题,引起了省内外不少专家及闽北各地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个事关“十五”期间闽北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大问题,作者从树立全局观念、遵守旅游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等角度提出了建设大武夷旅游格局的若干重要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未来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要着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鼓励市场竞争防止垄断,鼓励产权多元化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并在构建法治经济、契约经济、开放经济、创新经济和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和机制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俊杰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再次把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现实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贯彻整体性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系统,促进各经济部门(区域)协同参与,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系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畅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传导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梁婧姝  
为把我国从一个经济大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依据党的十九大绘制的发展蓝图,可从供需平衡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体系、区域发展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机制几个方面设定指标,构建2020年、2035年、2050年分阶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方法测算2020指标体系的区域排名,为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量化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传浩  李春艳  
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理论前提,这一经济体系的构建分为徘徊萌芽、探索准备、持续发展、全面推动、深度发力五个阶段。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与绿色经济体系、低碳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体系以及传统生态经济体系等有区别,是以全民共享的良好生态环境福祉为发展目标,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要内容,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运行载体,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制度保障。这一经济体系具有五大特征,即创新、融合的全产业,绿色、文明的全空间,协同、竞争的全领域,开放、互惠的全过程,共享、关联的全要素;该经济体系包括三类运行关系,即经济与生态相互依存,物质、能量、信息、价值要素内在循环,以及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互促进。未来,中国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研究应着手建立规范的学术话语体系,致力于构建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文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跨越经济转型升级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在深刻理解现代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构建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相互融合并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根本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