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7)
2023(4101)
2022(3550)
2021(3377)
2020(2864)
2019(6385)
2018(6522)
2017(11126)
2016(6075)
2015(6714)
2014(6512)
2013(6263)
2012(5857)
2011(5318)
2010(5525)
2009(4844)
2008(4809)
2007(4752)
2006(4239)
2005(3880)
作者
(16298)
(13527)
(13423)
(12822)
(8747)
(6330)
(6133)
(5152)
(5104)
(4883)
(4702)
(4623)
(4293)
(4192)
(4161)
(4070)
(4004)
(3919)
(3901)
(3815)
(3506)
(3253)
(3232)
(3195)
(3103)
(2988)
(2973)
(2920)
(2683)
(2634)
学科
(23539)
经济(23518)
管理(18175)
(14534)
(12346)
企业(12346)
方法(9510)
中国(7521)
数学(7341)
数学方法(7259)
(7246)
业经(6231)
(6108)
(5834)
(5600)
理论(5580)
(5261)
金融(5259)
(4871)
银行(4869)
(4868)
(4656)
教育(4594)
(4321)
(4073)
贸易(4071)
(3936)
(3928)
财务(3925)
财务管理(3911)
机构
大学(87641)
学院(85832)
(32613)
经济(31897)
管理(29720)
研究(27230)
理学(24490)
理学院(24223)
管理学(23805)
管理学院(23632)
中国(22186)
(18929)
(18511)
科学(15728)
财经(14562)
(13592)
(13347)
中心(13173)
(13125)
(12916)
师范(12856)
研究所(11609)
北京(11582)
(11203)
经济学(10650)
财经大学(10586)
(10273)
师范大学(10255)
(9744)
业大(9655)
基金
项目(52461)
研究(42699)
科学(40718)
基金(36877)
(31251)
国家(30938)
社会(26783)
科学基金(26153)
社会科(25366)
社会科学(25358)
(19916)
教育(19663)
编号(18938)
基金项目(18888)
成果(17476)
(16873)
自然(14255)
资助(14203)
自然科(13905)
自然科学(13903)
自然科学基金(13628)
课题(12610)
项目编号(12437)
重点(11877)
(11631)
国家社会(11462)
(11028)
(10857)
(10847)
(10781)
期刊
(38432)
经济(38432)
研究(28232)
中国(18421)
(16789)
学报(13677)
教育(13573)
科学(10788)
管理(10705)
大学(10581)
学学(9572)
(9532)
(9391)
金融(9391)
财经(8837)
图书(8020)
(7651)
技术(7035)
农业(6063)
业经(5966)
经济研究(5902)
书馆(5818)
图书馆(5818)
问题(5455)
理论(5257)
实践(4843)
(4843)
情报(4635)
(4599)
(4351)
共检索到136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德夫  
当下,各类"大数据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设立。但是,相关交易活动所遵循的法律框架却十分简陋和陈旧。对此,相关法律制度应当明确:在大数据时代,交易的对象是独立、可流转且主要具有财产权属性的"大数据信息",而非其他;交易行为则体现为数据信息所有权的转让、数据信息许可使用及信息化服务等多种方式。除了交易合同主体之外,还有广泛的数据信息来源主体和交易活动之外的数据信息利用者,他们的利益即便不体现为直接的财产性权利,也应当通过合适的制度设计获得承认与保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洪斌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审计环境的不断更替,传统数据环境慢慢被人们摒弃,因为传统数据环境无法满足高数据量的要求以及很难在数据式审计环境中适用。此外,依据各项研究大数据审计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推进数据式审计的路径和可行性的资料非常少,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数据式审计研究方面的困境,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开展数据式审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助于数据式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重构方法,并对数据式审计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洪斌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审计环境的不断更替,传统数据环境慢慢被人们摒弃,因为传统数据环境无法满足高数据量的要求以及很难在数据式审计环境中适用。此外,依据各项研究大数据审计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推进数据式审计的路径和可行性的资料非常少,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数据式审计研究方面的困境,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开展数据式审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助于数据式审计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重构方法,并对数据式审计在大数据环境背景下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江小琴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现状后,以提升会计人员管理能力为目标,合理吸收CG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大数据背景对会计人员数据处理能力的特殊要求,构建了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决策能力三大核心技能的能力框架,并根据熟练程度的不同将管理会计人才划分为基础、中级、高级、专家级四个层级;然后分别阐述其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职能和相应的知识技能要求;最后给出实施建议,以期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江小琴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现状后,以提升会计人员管理能力为目标,合理吸收CG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大数据背景对会计人员数据处理能力的特殊要求,构建了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决策能力三大核心技能的能力框架,并根据熟练程度的不同将管理会计人才划分为基础、中级、高级、专家级四个层级;然后分别阐述其扮演的角色、履行的职能和相应的知识技能要求;最后给出实施建议,以期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平  张雅頔  
大数据、云会计技术的应用与融合在改变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同时也改进和提升了传统的审计工作。从审计范围、审计数据、审计风险、审计技术、审计人员等方面分析了大数据、云会计技术对审计产生的影响,建立了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审计实施框架,并详细阐述了该框架下审计业务开展的具体流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蔡琛  赵笛  
随着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不断推进,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成为事关改革成败的重要技术攻关命题,目前在绩效指标的设置上仍存在不够全面、指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大数据的发展以及财政大数据的不断应用,为预算绩效指标建设的数据来源和分析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框架的过程中,从制度建设、数据公开、技术扩展等多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生成能够横向比较并不断优化的预算绩效指标库,进一步对指标进行归类、比较和分析使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姝琦  程雪军  
在金融科技尤其是大数据的驱动下,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不断沉淀与累积,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助推。不过,大数据既有对个人信用信息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对个人信用信息创新发展的消极影响,给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带来挑战。通过梳理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充分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欧盟等)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经验,提出大数据时代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耀林  赵跃  Zhou Jiani  
大数据资源规划是组织和国家管理大数据资源初期解决"如何开始,从哪里开始"的关键环节。基于对国内外大数据资源规划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本文从实践视角和理论视角对大数据资源规划研究进行了科学定位,并结合战略规划理论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大数据资源规划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数据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此阶段研究大数据资源规划具有现实意义;(2)国内外学者已经着手研究大数据资源管理与规划,但研究视角有所差异,研究内容尚未系统化;(3)大数据资源、大数据资源管理需要从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耀林  赵跃  Zhou Jiani  
大数据资源规划是组织和国家管理大数据资源初期解决"如何开始,从哪里开始"的关键环节。基于对国内外大数据资源规划研究进展的系统梳理,本文从实践视角和理论视角对大数据资源规划研究进行了科学定位,并结合战略规划理论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大数据资源规划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数据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此阶段研究大数据资源规划具有现实意义;(2)国内外学者已经着手研究大数据资源管理与规划,但研究视角有所差异,研究内容尚未系统化;(3)大数据资源、大数据资源管理需要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丁灏  
目前,中国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已由规划愿景转化为现实图景,但面向“国际板”的基础制度规范却至今“未露踪影”,致衍生风险潜存其中亟待化解。依循属性对比,数据交易区别于证券交易的独特性为“国际板”的制度规范勾勒基础框架;经由风险解构,跨境交易风险与数据跨境风险的叠加为“国际板”的制度规范标注规制重点;基于现状检视,跨境数据交易的治理机制障碍为“国际板”的制度规范指明补缺方向。今后,数据交易所“国际板”的法律规范应统筹“数据交易治理”与“跨境数据流通治理”的双重面向,兼顾监管层与交易商的主体规范、制定“全周期”的跨境交易规则、在协同架构下充实监管措施并对外完善跨境数据交易治理规范,为数据交易所“国际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桂荣  
制度是监管微观层面上的问题解决,是投资基金关联交易法律监管的必备环节,对完善我国投资基金关联交易法律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在投资基金关联交易方面,我国存有基金关联人界定不清,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不严,基金信息披露不充分,托管人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事后救济不能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在这些方面的制度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富利  林书海  
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引导和规范碳交易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和国内产业升级的推动下,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相关的立法,构建起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其中不免有牵强疏失之处。从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来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监管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监管体系。鉴于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构造的疏失之处,在制定统一高位的单行法基础之上辅之必要的配套制度进而落实各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初衷。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敏  
[目的/意义]在实施国家大数据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大数据交易刚起步就显示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但因并未形成规范的交易规则以及大数据交易内在的交易风险,愈发显示出法律监管的必要性。[方法/过程]在分析我国大数据交易的实践情况和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规则的基础上,认为大数据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着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大数据交易平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主体。[结果/结论]基于大数据交易之商事交易的本质特征,认为大数据交易应以交易安全为终极价值目标,以交易安全和数据自由流通为原则,并通过行政法规确立自律监管与行政监管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