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8)
2023(5892)
2022(4745)
2021(4825)
2020(3812)
2019(8786)
2018(8620)
2017(14130)
2016(9407)
2015(10758)
2014(11092)
2013(9816)
2012(9217)
2011(8751)
2010(9154)
2009(7920)
2008(7815)
2007(7339)
2006(6490)
2005(6197)
作者
(24369)
(20115)
(20047)
(19418)
(12929)
(9828)
(9288)
(7957)
(7721)
(7637)
(6978)
(6860)
(6743)
(6521)
(6381)
(6358)
(6319)
(6024)
(5923)
(5769)
(5511)
(5143)
(4865)
(4798)
(4751)
(4728)
(4589)
(4455)
(4125)
(4115)
学科
教育(22530)
(22320)
经济(22290)
管理(18561)
(16585)
中国(15114)
(13834)
企业(13834)
理论(11821)
教学(10057)
(9898)
方法(9723)
数学(7671)
数学方法(7476)
(7108)
(5907)
技术(5824)
研究(5446)
(5357)
学法(5184)
教学法(5184)
(5114)
业经(5051)
思想(5042)
政治(4876)
发展(4532)
思想政治(4528)
政治教育(4528)
治教(4528)
(4496)
机构
大学(132392)
学院(121940)
研究(46627)
(36034)
教育(34936)
管理(34915)
经济(34841)
(31097)
师范(30933)
(29889)
理学(29551)
理学院(28967)
科学(28842)
管理学(28067)
管理学院(27783)
中国(26083)
师范大学(25573)
(23668)
研究所(21613)
(20952)
北京(19946)
(19922)
中心(18870)
技术(18232)
(17435)
(16632)
职业(16375)
(16312)
业大(15853)
财经(15766)
基金
项目(75149)
研究(63517)
科学(60387)
基金(49540)
(42494)
国家(41928)
教育(40595)
社会(36189)
科学基金(34736)
社会科(33907)
社会科学(33895)
(31119)
(29001)
编号(28599)
成果(28283)
基金项目(24859)
课题(24767)
(21157)
自然(20624)
自然科(20181)
自然科学(20175)
资助(19897)
自然科学基金(19823)
重点(19080)
(19071)
(18903)
规划(18424)
项目编号(17432)
大学(17281)
教育部(17118)
期刊
教育(62879)
研究(52439)
(40362)
经济(40362)
中国(38672)
学报(21825)
大学(18515)
科学(17722)
(16674)
(15480)
技术(14496)
职业(14460)
学学(14244)
管理(12526)
农业(10703)
财经(9629)
技术教育(9062)
职业技术(9062)
职业技术教育(9062)
高等(8936)
图书(8711)
(8392)
(8250)
论坛(8250)
(8172)
金融(8172)
高等教育(7690)
(6866)
成人(6784)
成人教育(6784)
共检索到201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世伟  
人的德性发展与智性发展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去学习道德。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性教育,它会在主体的道德情感体验中和道德意志的建构中产生"真"的体验与"信"的认定。因此.德育不仅解决"知"的问题,更要解决"情"和"信"的问题,直至达到德育的终极成效——"行"的结果。很明显,这些心理机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勇鸿  
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构建与整合需从整体上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以上四方面关系;道德教育内容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加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把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纳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坚持把大学生作为法制教育重点,强化大学生法治观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焦玉玲  
大学生是全面建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未来主力和希望所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就是这样的生力军,其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却并不算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小急需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能够到位,大大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那么,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我们应该在方法和理论上进行创新,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进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燕  
本文以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与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问卷调查情况为基础,研究通过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不规范行为起到较大的约束作用,增强高校道德素质教育实效性的途径。高校严格诚信档案管理有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虹  刘明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法律和伦理体系,等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义保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类现代文明离不开自然界生态文明,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投入较大,但是收效却不理想。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多管齐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敖洁  孙俊三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使学生成为公民"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并增强其实效性日益成为教育决策者、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客观需要。本研究在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的要求,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聪  陈永锋  
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主要过渡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面临实效性不佳的问题。文章对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社会实践应该加强与专业的联系,与就业结合,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春芳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实效性不强一直是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礼杭  
诚信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诚信理念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诚信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璐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其实际效果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价值追寻,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为最终目标,其本身就内含着,也应然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敖洁  孙俊三  
答辩时间2013年12月国内外关于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可谓流派众多、成果丰硕,构成了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的理论支撑。本研究从庞杂的思想体系中,选取亚里士多德的公民品德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杜威公民教育思想中的民主主义理念、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公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盛瑜  
本文研究引入管理学中一个通用的模型,即PDCA模型:从P(计划)到D(执行)到C(检查)再到A(处理)的循环,应用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中,以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质量,使高校的国防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为国家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宇  
在哲学维度下,把握大学理念教育的本体性,确立明确和坚固的本体论基础,坚守学科价值和学科目标。在政治学维度下,理念教育将从意识和观念层面帮助教育主体形成对权力的正确态度,以及获取权力的正当且有效的途径。在经济学维度下,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主体上来分析价值观选择需要支付的有形和无形成本要素,以及可能获得的三种收益形式。在社会学维度下,正确评价理念教育在消除或平衡观念冲突和利益摩擦,使组织和社会整体保持稳定发展的社会功能,平衡好社会性与个性、稳定与变革的关系,实现理念教育对传统、现实、未来的系统关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