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6)
2023(2444)
2022(1899)
2021(1988)
2020(1552)
2019(3529)
2018(3353)
2017(5315)
2016(3552)
2015(4295)
2014(4260)
2013(3824)
2012(3617)
2011(3570)
2010(3843)
2009(3675)
2008(3714)
2007(3634)
2006(3296)
2005(3119)
作者
(9752)
(8266)
(7993)
(7851)
(5250)
(3885)
(3792)
(3277)
(3152)
(2979)
(2834)
(2826)
(2808)
(2747)
(2529)
(2458)
(2435)
(2362)
(2347)
(2301)
(2281)
(1998)
(1997)
(1979)
(1949)
(1932)
(1917)
(1837)
(1681)
(1650)
学科
(10693)
经济(10668)
管理(10305)
(7895)
(7843)
企业(7843)
教育(7114)
理论(5517)
中国(5370)
(4795)
业经(3765)
教学(3363)
(3300)
方法(3245)
(3230)
工作(3089)
(2837)
(2825)
思想(2715)
研究(2695)
政治(2635)
组织(2480)
(2411)
思想政治(2401)
政治教育(2401)
治教(2401)
德育(2392)
(2388)
学校(2203)
农业(2087)
机构
大学(61282)
学院(52355)
研究(18169)
管理(16992)
(15893)
经济(15417)
理学(14004)
理学院(13766)
管理学(13425)
管理学院(13302)
(13089)
(12098)
师范(12031)
中国(11770)
教育(11174)
科学(10759)
师范大学(9826)
(9412)
(9095)
(8735)
北京(8507)
研究所(7778)
财经(7407)
(7274)
中心(7163)
(6724)
(6675)
(6240)
业大(6201)
(5727)
基金
项目(29090)
研究(25395)
科学(23192)
基金(19756)
(16050)
国家(15826)
社会(15536)
社会科(14470)
社会科学(14463)
教育(14230)
科学基金(13506)
成果(12404)
编号(11386)
(11295)
(10122)
基金项目(9646)
课题(8875)
大学(8373)
(7808)
项目编号(7394)
资助(7292)
自然(6999)
(6943)
规划(6862)
(6853)
自然科(6833)
自然科学(6832)
重点(6810)
研究成果(6729)
自然科学基金(6706)
期刊
研究(23598)
(22816)
经济(22816)
教育(21366)
中国(15725)
学报(10590)
大学(9477)
(8253)
科学(8094)
管理(7277)
(7133)
图书(7062)
学学(6892)
书馆(5396)
图书馆(5396)
财经(5263)
高等(4827)
农业(4681)
(4637)
高等教育(4146)
技术(3899)
(3652)
职业(3444)
(3241)
论坛(3241)
问题(3224)
业经(3201)
(3190)
金融(3190)
社会(3093)
共检索到92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伟  
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学术权力在其内部管理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考察大学组织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大学基层学科组织的规训,还是审视大学组织内学科评价标准等学术活动,都可以发现无法离开学术权力。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是学术权力的基本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大学学术权力自诞生以来随着大学组织—权力结构的演变,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权力运行逻辑。学术权力是因大学知识生产的需要而赋予一部分学者在学术场域中制订规则和分配资源的话语权力;学术责任和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是学术权力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大学"行政化"背后的体制弊端,造成了学术权力难以走出的困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万刚  王舒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悦  刘赞英  刘兴国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术属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存在为学术发展及其内涵延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大学学者是学术发展的领导者和大学学术尊严的缔造者。真正的大学须具备崇尚学术的品格,遵循以学术为轴心的本然生存逻辑,倡导学术自由、弘扬学术创新、强化学术权力。应保障大学学者实现以学术为志业的价值追寻,让大学在主动适应与引领社会发展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徐辉  
学术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导向的知识生产与转化方式,是一种基于专业化理念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是一个影响大学及其成员身份定位的文化系统。政治上的新自由主义浪潮,经济上的资源依附压力,社会文化中的绩效至上、自由竞争理念,大学自身在全球化时代的组织转型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学术资本主义的生成。学术资本主义隐含有一系列价值冲突,表现在大学自身的属性定位、学术科研导向及大学治理变革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俊宗  
学术是大学的本质所在,是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根据。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主线,将其他学术活动有机联系起来的学术机构。大学职能的演进是学术潜能与日益丰富的社会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术活动的特点与原则规定着大学的实存状态与行为规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光钦  
大学组织是由学者群体组成的以具体实施高等教育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种实体性学术机构。因此,大学组织有其自身的逻辑行为,即:符合大学组织自身发展规律的应然行为。这是大学组织所具有的独立性、创新性等基本属性的开放性、复杂性等基本特征所决定的。警惕和避免大学组织的非逻辑行为,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高校办学效益的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玉光  潘奇  
本文通过对现代学科概念的解析提出学科的两种认知,即基于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的学科认知和基于知识创造、问题解决的学科认知,并梳理了两种学科认知与大学学术组织变革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学科分类、学科建设规律和学科发展的内在矛盾在大学学术组织变革中的作用,总结大学学术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学科逻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晓齐  王绽蕊  
学科目录逻辑、问题导向逻辑和单位逻辑是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现实逻辑基础,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学术本位的原则,需要遵循学术本位的原则和回应社会的原则,从基于知识论的学术逻辑出发,反思与重构多样性、自组织的学术组织及其治理机制,并改革相应的管理体制,如以学科逻辑作为基本的逻辑基础,以问题逻辑作为重要的逻辑基础,逐步转为市场逻辑,持续提高研究型大学传承和发展高深学问的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学分制的生成与发展是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的。探究学分制的源流,应关注与剖析其生成逻辑,方能不为表象所遮蔽。学分制是德、英、美三国教学制度的“化合物”,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结出的成果。从地理版图来看,选修制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被引入美国,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并在美国催生出学分制,于是美国成为学分制的诞生地,而学分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美国又从英国引进了导师制,导师制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创造。从人文版图来说,学分制中夹有日尔曼文化、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美利坚文化三支血统,可谓地道的“混血儿”,故显示出“混血者”的优势与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于海燕  
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是构建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前提。通过对职业教育生成逻辑历史演进的洞悉,可以清晰透视到职业教育既不是普通教育的旁系,也不是单纯地依附于社会需要而得到发展,而是贯穿于个人生涯发展全过程的一种教育类型。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对职业教育生成逻辑的认识还存在着国家本位、技术本位及就业本位等价值偏误。事实上,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就业功能与升学功能"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生成逻辑观,在根本上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亚峰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内涵特色建设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微观层面专业群生成过程的知识论分析是探究专业群建设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基于知识论和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得出,职业教育面向的知识类型是内涵丰富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教育价值的彰显需要职业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高职专业群的组建需要以职业教育面向的技术知识为载体进行科学编码与组合。结合现有研究和对高职专业群组建实践案例的调研发现,专业群个体的生成须经过技术知识静态加工和技术知识动态编组。在技术知识的静态加工过程中,将实现技术知识从知识—教材—课程的知识形态变迁;在技术知识的动态编组过程中,将实现知识载体从课程—专业—专业群的转化,最终形成不同的专业群体系。职业教育所面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专业群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岭  
具身思潮波及哲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和社会学甚至人工智能等领域,教育学界也纷纷借力具身认知,但除借鉴与引进之外,还要看到教育中本身存在的具身逻辑,从教学的实践及其历史脉络中分析具身化教学思想产生的理路。具身认知的发展恰好符合现在教育中一直遵循的发展逻辑。从心智至上到身体回归的教学改革,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纷争到互动建构式学习的提倡,都蕴含着逐渐摆脱单一知识授受、心智训练而走向具身化教与学的内在逻辑。基于以往忽视身体参与与情感体验的教学实践和历史,在教育框架中具身化教学的发展应该是逐渐突出身体、情感和环境在教学和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过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栗洪武  
大学的最佳隐喻是"生命体",大学的生长逻辑是由基因向血统、再到形体的自然演绎。大学的发生、发展、成形离不开思想的自我建构与物化外化的内在双向运动。从思想创造的基因到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血统,再到形神兼具、动态变异的形体,构成了大学这一特殊社会生命体的生长逻辑与发展轨迹。大学的基因与血统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保持高度自我统一的精神气质,是校正大学具形化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变异与蜕化的利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克勤  
正确处理好大学组织结构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我国当前大学制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层组织是大学学术权力存在的重要部门,充分关注基层组织的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层面考察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和变革路径,通过对基层学术组织合理的权力配置,构建充分关注教师群体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学术权力的基层权力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