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0)
2023(2956)
2022(2606)
2021(2676)
2020(2324)
2019(5068)
2018(5157)
2017(9010)
2016(5769)
2015(7056)
2014(7238)
2013(6718)
2012(6673)
2011(6072)
2010(6460)
2009(6335)
2008(6697)
2007(6563)
2006(5809)
2005(5411)
作者
(17156)
(14366)
(14001)
(13526)
(9246)
(7032)
(6644)
(5569)
(5562)
(5366)
(4971)
(4922)
(4743)
(4671)
(4454)
(4339)
(4296)
(4188)
(4153)
(4122)
(3839)
(3514)
(3456)
(3443)
(3398)
(3327)
(3264)
(3156)
(2992)
(2964)
学科
(18914)
经济(18872)
管理(16372)
(13336)
企业(13336)
(13102)
教育(8810)
理论(8455)
方法(7841)
中国(7455)
(7295)
业经(5814)
(5124)
(5044)
(4809)
教学(4781)
(4392)
数学(4195)
(4092)
数学方法(4030)
(3883)
文化(3751)
工作(3691)
思想(3536)
政治(3487)
经济理论(3474)
研究(3448)
企业经济(3333)
组织(3242)
思想政治(3228)
机构
大学(94283)
学院(86148)
研究(29309)
管理(27343)
(25913)
经济(25031)
理学(22347)
理学院(21950)
(21228)
管理学(21211)
中国(21084)
管理学院(21027)
科学(18926)
(17323)
师范(17181)
(15413)
(15296)
(14759)
北京(13788)
师范大学(13753)
教育(13682)
研究所(13643)
(13308)
中心(12763)
(12385)
业大(11495)
财经(11298)
农业(10368)
(10039)
(9961)
基金
项目(47166)
研究(37452)
科学(36167)
基金(31529)
(26496)
国家(26163)
社会(21784)
科学基金(21672)
社会科(20238)
社会科学(20229)
教育(20038)
(18979)
成果(17477)
编号(16625)
(16371)
基金项目(15885)
资助(13276)
自然(13114)
自然科(12825)
自然科学(12822)
课题(12786)
自然科学基金(12584)
大学(11730)
(11138)
重点(10847)
(10583)
项目编号(10579)
(9980)
规划(9556)
(9465)
期刊
(37915)
经济(37915)
研究(33054)
教育(26163)
中国(24494)
学报(17839)
大学(14850)
科学(14073)
(13399)
(13216)
管理(12523)
学学(12079)
图书(9695)
农业(8810)
财经(7643)
书馆(7616)
图书馆(7616)
技术(7183)
(6760)
(6485)
金融(6485)
(5982)
高等(5265)
业经(5260)
问题(5109)
(5001)
论坛(5001)
(4654)
(4551)
高等教育(4493)
共检索到149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顶兵  
文化在大学组织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大学组织高度异质化,文化价值体系在大学组织整合中的效力大大削弱,出现了文化失灵现象。大学应该加强组织文化和整个学术系统文化建设,改善和恢复文化的整合功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首先对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建构,重点讨论了大学课堂学术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然后分析了当下中国大学课堂学术文化存在的问题,包括课堂学术文化的缺失,教材中心、知识中心的课堂文化的消极作用以及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幼稚文化";为此论文提出了重建大学课堂学术文化的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勇健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在《大学的使命》中,从哲学的高度与历史学的广阔视野,重新审视了大学教育改革何以可能的问题,确立了"大学使命",即大学教育的目的,提出了"教育的经济原理",并呼吁将"重建文化教学"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平博杰  
教材是教与学的中介,也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在教材中适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与自信心。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应在注重民族文化的精髓、力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下加紧重建。重建的基本策略是丰富民族特色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及增加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佩忠  宣勇  
大学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都是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的。我国大学向来缺乏自治传统,忽视文化传承,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唤醒大学文化自觉并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成为中国大学科学发展和实现卓越的基础和前提。大学的文化自觉包括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用先进的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文化,成为社会良心以促进社会进步两个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明义  
大学的本质是对大学是什么的回答,它既是大学实践的结果,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又是逻辑构建的结晶,是在理论中创造的。遵循大学之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演进过程,大学的本质呈现出家族相似性,是一个多元和合体。随着当代社会实践中人之文化本质的凸显,大学的文化本质也得以澄明。作为文化的存在,文化批判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民族文明再造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目标,人类文明互通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家新  易连云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也是特殊的文化组织。大学章程是大学使命在大学组织文化中的彰显。现代中国大学制度非理性现象与大学章程缺失、缺位密切相关。要建立并有效施行大学章程,首先,作为大学章程主体的大学,应牢牢树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匹配的价值观念和法治观念;要规范大学章程的制定和生效程序,要注重大学章程制定的组织文化价值导向性,同时要依据大学章程,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体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顶兵  闵维方  
本文论述文化在大学组织整合中的作用。文化是组织中“隐含的规则” ,是组织“正规化的替代物” ,对于主要由专业学术人员组成的大学组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应该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在无形中协调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 ,促进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根东  
大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具有强烈的文化个性与精神品格,担负着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的重要使命。在当今时代,大学文化已成为大学组织的显著表征,表征的可信度和辐射力又依赖于大学组织管理中的强有力的文化机制。文化机制能够创造一种对内多元的价值和行为方式,有利于消除成员间的对抗性,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从而有效地凸显大学的文化本质和功能。大学文化机制是一种符合大学内在逻辑,适合大学运行的独特的组织管理机制。本文以此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建孟  
大学学术团队管理的卓有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与文化的平衡与协调。大学学术团队的利益需求是其生存的外在需要,学术化生存是其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学术团队的内在品质:一是对物质利益的超越;二是对学术的忠诚。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是要促进学术团队在学术化生存中的文化自觉。要达到学术团队的文化自觉,一是从职业向事业提升,二是从官僚体向共同体回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国英  
移植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汲取名校大学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神,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校园文化重建的文化品位和格调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喜亭  
论大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孙喜亭1谈文化选择与大学教育的关系,不能不先从文化说起。文化含义甚广,学者给它的规定又颇多,想找一个公认的定义,并不容易。通常说,文化不仅直接通过物质产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药卫生等呈现出来,而且还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兆云  
培养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不仅包含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自觉,而且包含专业意义上职业认同、专业反思和自我构建等三个层次的自觉。实现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强化文化育人、构建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理性的自我实现、担当社会文化的旗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全面体现和践行文化自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祖健  章兢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大学文化也进入嬗变时期。文化整合是在核心价值体系的统摄下,由不同思想文化的趋同和适应而实现的文化自我完善。通过文化的整理、整顿和协调,形成合道、合志、和声的文化合力,是改变目前大学对主流文化的淡化、消解和解构的现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延明  栾兆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所在,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建设我国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