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9)
- 2023(1858)
- 2022(1627)
- 2021(1673)
- 2020(1443)
- 2019(3125)
- 2018(3245)
- 2017(4751)
- 2016(3681)
- 2015(4657)
- 2014(4810)
- 2013(4071)
- 2012(3755)
- 2011(3617)
- 2010(3954)
- 2009(3594)
- 2008(3616)
- 2007(3616)
- 2006(3224)
- 2005(2959)
- 学科
- 教育(9310)
- 理论(6877)
- 济(6615)
- 经济(6606)
- 管理(6431)
- 教学(6385)
- 中国(5209)
- 业(5153)
- 企(4441)
- 企业(4441)
- 学法(4132)
- 教学法(4132)
- 学(3829)
- 学理(3392)
- 学理论(3392)
- 研究(3390)
- 思想(2949)
- 政治(2878)
- 思想政治(2727)
- 政治教育(2727)
- 治教(2727)
- 德育(2707)
- 农(2534)
- 学校(2526)
- 高等(2397)
- 体(2211)
- 工作(2102)
- 制(1957)
- 生(1948)
- 业经(1911)
- 机构
- 大学(54303)
- 学院(48999)
- 研究(17746)
- 教育(12267)
- 京(12236)
- 范(12194)
- 师范(12100)
- 济(11638)
- 科学(11538)
- 经济(11100)
- 管理(10771)
- 中国(10240)
- 江(9735)
- 所(9561)
- 师范大学(9390)
- 研究所(8567)
- 农(8521)
- 理学(8211)
- 北京(8170)
- 技术(8129)
- 理学院(8013)
- 州(7835)
- 管理学(7583)
- 管理学院(7497)
- 财(7472)
- 职业(7267)
- 业大(7124)
- 中心(6660)
- 农业(6624)
- 院(6298)
共检索到8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鲜兰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培育 校训 校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科正
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院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大学在精神方面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要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思想素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教书育人、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办学特色等方面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培育 地方院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现代公民的成长及公共社会的发育依赖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生长。公共精神与公民的"公共"本性具有内在一致性,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定,公共精神是引领公共生活及公共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南。培育公共精神须增强公共理性自觉,培养公民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优良品质,在开放的公共生活中培养与倡扬公共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治理
大学文化对推动大学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中层,它既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又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够体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关键词:
大学制度 大学文化 大学精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学忠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向,在当前大学普遍存在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更新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心,以教学评价为保障,整体优化教学环境,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明
高校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加以引导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如何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中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使志愿精神成为大学生必备的优秀品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精神 内涵培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大贤
用民族精神锻造当代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长期且艰巨的战略任务。笔者一方面阐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方敏
对大学精神的研究是当前高教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对于大学精神研究中的大学主要是指本科大学这一点,中外学者基本是一致的,无论是红衣主教纽曼还是洪堡无不如此。从相关文献的研究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关于其他类别的高等院校,例如专业大学,或者高等职业院校,是否需要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在学校内部如何发生作用,学者甚少论及。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以及当前对于工程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工匠精神 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玉美
在全球化、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出现了不同程度认同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中国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持轻视的态度;缺乏艰苦创业和劳动创造的思想行为,民族自强力下降;精神追求和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对祖国前途感到迷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民族精神教育的缺失,多元文化的影响,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因此,必须研究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认同感的培育。
关键词:
民族精神 认同感 传统文化 培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徐跃 蒋婷轶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大学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的三条路径。在文化传播中甄选智慧文化,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善择价值目标,在文化冲突中寻求制衡之策,在文化整合中找寻多元发展之途,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培育和形成互补共生、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和而不同 智慧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军
在传统学术观念中,大学教学所处的地位不高。直至20世纪90年代,大学教学学术才在美国受到关注并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发展。本文从大学教学的真实处境切入,追溯大学教学学术思想的萌发,探讨大学教学学术的特性,进而提出大学教学学术的培育措施,以期为形成大学教学学术健康发展机制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教学学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恒真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伴随20世纪的新科技革命,高校的功能和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大学文化的力量,更是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晓雷
科技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经济的腾飞,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培养千百万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所需的科技、工艺和管理等各种高等应用型人才,必须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道路。而高职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培育一批批具有现代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必须把握现代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探讨培育现代职业精神的方法与途径,大力弘扬现代职业精神。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现代职业精神 培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有远见的企业为了与此相适应,实行了培育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一些措施。社会主义医院如何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如何更好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我刊发表了吴湘同志《应重视培育医院精神》的文章,愿广大读者能从中得到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