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92)
2022(1389)
2021(1447)
2020(1238)
2019(2801)
2018(3007)
2017(4895)
2016(3263)
2015(4087)
2014(4131)
2013(3770)
2012(3701)
2011(3808)
2010(3851)
2009(3596)
2008(3622)
2007(3574)
2006(3470)
2005(3289)
2004(2954)
作者
(8741)
(7183)
(6999)
(6989)
(4690)
(3482)
(3398)
(2929)
(2926)
(2644)
(2636)
(2488)
(2460)
(2419)
(2339)
(2325)
(2169)
(2124)
(2063)
(2048)
(1990)
(1834)
(1789)
(1729)
(1718)
(1668)
(1611)
(1603)
(1562)
(1483)
学科
图书(10187)
书馆(9667)
图书馆(9667)
管理(7071)
教育(6611)
工作(6184)
(6161)
经济(6152)
中国(5418)
(4748)
理论(4293)
(4089)
(3909)
企业(3909)
读者(3826)
教学(3139)
(2832)
思想(2709)
政治(2633)
(2548)
网络(2547)
思想政治(2501)
政治教育(2501)
治教(2501)
(2482)
德育(2482)
图书馆学(2306)
自动(2265)
自动化(2265)
网络化(2251)
机构
大学(54427)
学院(43406)
图书(20244)
书馆(19735)
图书馆(19732)
研究(13696)
管理(13363)
(12199)
师范(12179)
(11905)
(10799)
经济(10255)
理学(9885)
理学院(9648)
师范大学(9533)
管理学(9289)
管理学院(9153)
教育(9104)
(8974)
中国(8854)
大学图书馆(8826)
科学(8488)
(8282)
北京(7865)
(7157)
(6697)
(6208)
研究所(5870)
中心(5723)
信息(5580)
基金
项目(21548)
研究(20927)
科学(15915)
成果(13641)
基金(12894)
编号(11722)
社会(11701)
教育(11269)
社会科(10874)
社会科学(10868)
(9617)
国家(9444)
项目编号(8517)
(8510)
(8501)
研究成果(8296)
科学基金(7700)
课题(7493)
(7451)
(7182)
大学(6926)
基金项目(6452)
之一(6430)
规划(5530)
高校(5090)
(4999)
(4938)
(4763)
资助(4705)
重点(4512)
期刊
图书(27436)
书馆(22552)
图书馆(22552)
研究(19106)
教育(18702)
(15419)
经济(15419)
中国(13869)
学报(10519)
大学(8675)
情报(6593)
(6461)
(6434)
论坛(6434)
图书馆学(4774)
科学(4763)
学学(4625)
高等(4482)
建设(4345)
财经(4207)
管理(3870)
高等教育(3837)
(3706)
(3652)
(3633)
(3633)
杂志(3633)
工作(3570)
情报工作(3234)
职业(2943)
共检索到90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艳凤  邹序明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与品格所在,而作为高校有机组成部分的图书馆是大学的地标、象征,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守护者。大学与图书馆在对待知识的态度,对知识获取者的态度,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等方面基本一致。讨论大学精神和图书馆精神,有利于促进二者交流借鉴,有利于消弭知识鸿沟,促进知识公平和知识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梁婷  
以"对多元价值的尊重、甄别与选择,对多种知识的通融以及开放灵活的思维精神与方式"为要旨的通识精神是通识教育的核心。现实中,"专门化"的通识教育已将这种精神遮蔽。唯有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处置、整体教学过程的改革中彰显通识精神,注重提高教师的通识底蕴,并以通识精神指导学生的发展评价,才是通识教育的出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严  
服务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人性化服务、特色服务和现代化服务在核心价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应以服务的效益为标准,追求卓越服务,最大限度地彰显其核心价值。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冰洁  罗贤春  姚明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图书馆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危机事件,事件的发生不但检验了图书馆价值,而且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了图书馆价值的确立,"信师事件"、"国图事件"、"苏图事件"、"巴金图书流失"等事件冲击了图书馆价值,而北斋事件、安徽图书馆古籍调包事件、杭州图书馆微博事件则彰显了图书馆价值,这些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对图书馆价值的探讨,推动了图书馆价值的确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素芳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掀起一轮新的高潮,新建城市图书馆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分布面之广,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更为可喜的是,我们的图书馆管理者们没有辜负这个图书馆建设高潮,他们认真研究世界图书馆建设潮流,将现代图书馆理念与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相结合,将自己的学术理想与图书馆事业抱负,一点一滴地写入了自己建设、管理着的新图书馆之中。在这批图书馆人努力下,近年成批出现的新图书馆给人们展示的不是单调,也不是奢华,而是一个个风格迥异、令人眼睛一亮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这批生逢图书馆建设盛世的管理者中,李东来这位东莞的图书馆馆长,在完成了对于东莞图书馆建设的精心打造后,又推出一系列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素芳  
从现代图书馆理念应用的角度分析《,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一书所体现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在建筑设计和布局、服务功能和服务提供、宏观和微观管理上的变化。提供开放、平等、多元、包容以及数字化的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交流和求知需求,突破行政体制障碍进行集群管理,建设普遍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使城市图书馆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成为城市言之有物的文化标志而非装饰品等是其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怀恩  原梅生  
高等教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其内涵就是要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对于一所大学特别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来说,其大学特色更多的是依托地方特色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依托地方经济寻找培养人才的切入点,依托地方文化激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璇  
由Glen Holt博士撰写的《测量图书馆价值——如何进行公共图书馆成本-效益分析》是一部与时俱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著。它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产出的效益,并以全新的经济学视角初步构建了公共图书馆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使公共图书馆的价值量化并以货币形式表示,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希明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职业精神及其特征 ,探讨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内涵 ,分析了构成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红扬  
一流大学不仅要国际化和标准化,而且要特色化和个性化。特藏是体现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分析和论述境内外四所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较为全面地观察和总结了近年来特藏发展的方向和流变:许多图书馆或创建内容丰富、形式活跃的“新特藏”,以凸现本校本馆特色,支持重点学科发展;或致力于发掘传统的“老特藏”,以梳理馆藏流变,彰显人文内涵和历史传统,传统意义上以“善本”为核心的特藏概念被扩大了。特藏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揭示和打造其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永泽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为大学人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其核心是办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整体文化的精华(一般认为大学文化由三个层面和部分组成:物质文化亦称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亦即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导向引领作用。因此,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是提升大学品味,完成大学使命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卫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在国家层面上强调了特色办学的重要地位,进而明确了新的历史阶段建设特色大学的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汉东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早在2003年7月,教育部即发布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今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法律学人和大学管理工作者,理应"学法、讲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彰显"大学之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新  
大学文化对高职院校强化办学思路与目标,明确办学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推手作用。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彰显高职教育独有的精神、理念、特色等内容的大学文化,才能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感受到建设大学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汉东  
依法治校实际上为学校的自我发展孕育了一个有序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锻造了一个健康的机体,从而有利于大学特定价值的实现。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治国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早在2003年7月,教育部即发布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作为法律学人和大学管理工作者,理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