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0)
- 2023(9417)
- 2022(8487)
- 2021(8291)
- 2020(6912)
- 2019(16160)
- 2018(16149)
- 2017(30775)
- 2016(17350)
- 2015(20004)
- 2014(20186)
- 2013(19596)
- 2012(17880)
- 2011(16219)
- 2010(16334)
- 2009(14754)
- 2008(14179)
- 2007(12477)
- 2006(10860)
- 2005(9473)
- 学科
- 济(63706)
- 经济(63630)
- 管理(49137)
- 业(44627)
- 企(38256)
- 企业(38256)
- 方法(30879)
- 数学(25971)
- 数学方法(25622)
- 中国(18179)
- 农(16133)
- 学(16011)
- 财(15474)
- 教育(14544)
- 理论(14496)
- 业经(14425)
- 地方(13090)
- 和(11972)
- 农业(10820)
- 贸(10803)
- 贸易(10796)
- 制(10710)
- 技术(10691)
- 易(10441)
- 环境(10097)
- 务(10034)
- 财务(9970)
- 财务管理(9953)
- 企业财务(9437)
- 划(9119)
- 机构
- 大学(249554)
- 学院(241831)
- 管理(96803)
- 济(87521)
- 经济(85337)
- 理学(84101)
- 理学院(83095)
- 管理学(81531)
- 管理学院(81087)
- 研究(77625)
- 中国(54468)
- 京(53787)
- 科学(50386)
- 财(40407)
- 所(38468)
- 范(37043)
- 师范(36799)
- 业大(35661)
- 研究所(35263)
- 江(34777)
- 农(34752)
- 北京(34420)
- 中心(34203)
- 财经(33005)
- 经(29892)
- 师范大学(29839)
- 州(29081)
- 院(27902)
- 农业(27074)
- 技术(25745)
- 基金
- 项目(165860)
- 科学(129980)
- 研究(125502)
- 基金(117892)
- 家(101070)
- 国家(100146)
- 科学基金(86180)
- 社会(75840)
- 社会科(71609)
- 社会科学(71588)
- 省(65419)
- 基金项目(63422)
- 教育(59664)
- 自然(56042)
- 划(55462)
- 自然科(54694)
- 自然科学(54684)
- 自然科学基金(53675)
- 编号(53148)
- 资助(48303)
- 成果(45078)
- 课题(37048)
- 重点(36686)
- 部(36584)
- 创(34384)
- 发(34312)
- 项目编号(33237)
- 大学(33106)
- 创新(31695)
- 教育部(31676)
- 期刊
- 济(95911)
- 经济(95911)
- 研究(76589)
- 中国(47078)
- 教育(42886)
- 学报(39665)
- 科学(35508)
- 管理(34528)
- 农(31429)
- 大学(30917)
- 财(30050)
- 学学(27298)
- 农业(22548)
- 技术(21253)
- 图书(18303)
- 财经(16650)
- 融(16246)
- 金融(16246)
- 业经(15422)
- 经(14047)
- 经济研究(14044)
- 理论(13024)
- 科技(12711)
- 问题(12707)
- 书馆(12348)
- 图书馆(12348)
- 实践(12272)
- 践(12272)
- 情报(11858)
- 技术经济(11372)
共检索到351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本先
大力提倡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具有现实可能性,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知识学习的深化,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研究 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治金
社会适应心理机制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社会条件,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又是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涉及健康人格的基本属性观、健康人格的发展观和健康人格的基本教育观等几个基本问题。大学生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动力,创造性认知是创造活动的核心,知识以认知为中介影响大学生的创造活动,学校教育与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外部因素。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研究生素质教育需要有多样化的目标,并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网络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发展 创造性发展 心理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聪 陈永锋
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主要过渡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面临实效性不佳的问题。文章对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社会实践应该加强与专业的联系,与就业结合,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效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张楚廷
与其说志于真理探寻与传播的大学是一种组织机构,不如说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一种思的文化性存在、创造性的存在、一种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存在。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不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而是从大学的生命之源——人的生命意义上来讲。人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未特定化(也称为未完成)的存在。人未特定化的秘密在于,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使人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张楚廷
答辩时间2013年6月与其说志于真理探寻与传播的大学是一种组织机构,不如说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一种思的文化性存在、创造性的存在、一种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存在。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不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而是从大学的生命之源——人的生命意义上来讲。人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未特定化(也称为未完成)的存在。人未特定化的秘密在于,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使人成为一种独特的生命——文化性的存在。这独属于人的生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张楚延
与其说志于真理探寻与传播的大学是一种组织机构,不如说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一种思的文化性存在、创造性的存在、一种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的存在。人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在于未特定化(也称为未完成)的存在。人与生俱来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使人成为文化性的存在。人成为人,成为怎样的人,关键就在于这种文化性的创造——"类生命"的生成。人类这一重要的使命交付给教育来完成,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坤 石猛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应有之义,参加科研是民办高校教师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也为其做好科研提供了现实条件。但就民办本科高校而言,虽然科研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各民办本科高校认识到其自身科学研究工作的特性,激励教师从事研究工作,多层次提升科研水平。
关键词:
民办本科 科学研究 高等学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明
20世纪发生了几次根本性的观念革命,给人们对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从笛卡尔一牛顿机械论的思想转向有机的、整体的思想。这种规范的转换,已在物理学以及生物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内初见端倪。它预示着人类文化在所有方面都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软科学界优秀的研究人员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规范转变的强烈冲击,一点一滴地从现代科学思想中吸取养料,从而建立起软科学研究的新规范。这种新规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惟
增强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效性,不能只 是空讲理论,必 须结合大学生成 长成才的实际。 近年来,东南大 学以大学生科技 创新活动为重要 平台,寓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于 提高科学素养 中,促进了学生 的全面发展和健 康成长。 一、引领大 学生在科技创新 活动中成长成才 大学生科技 创新活动是指学 生为全面提高自 身能力和素质, 在学校的组织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书义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康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宗教信仰开始在全社会升温,在大学生中也不例外。通过问卷调查法发现,在宗教加紧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渗透和影响的形势下,大学生却对宗教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正确的理解。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严重缺失正确的宗教教育,由此提出并论述了建构大学生科学宗教观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科学宗教观 建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晋步 王小根 王心语 王书瑶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活动资源缺乏针对性、互动交流缺失以及总结和分享不足等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学习者构建移动学习环境,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者的互动交流和实践成果总结和分享。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通过两轮实验对平台的功能设计进行不断改进,提升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炎清 李太平
答辩时间2011年5月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主要关注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间之外进行的活动,是课堂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主体性、目的性、专业性、临时性、整体性等特点。大学生活动是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会生 李廷海
采用心境量表(BFS)对255个彝族大学生活动前后的心境变化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不同活动类型对彝族大学生心境影响的效果。结论显示:身体活动对彝族大学生的心境变化具有一定的效果;锻炼类型活动对彝族大学生心境具有积极的改善效果;竞技类型活动获胜结果对彝族大学生负性心境具有积极的影响;参加竞技类型活动失利的结果对彝族男女大学生心境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活动类型 彝族 大学生 心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维 董霆 刘长青
本文基于社会管理创新视域客观反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在具体发展层面则从理论层面、运作层面、管理层面系统考虑和研究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校级层面活动机制的教育结构、实现方式、价值导向。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 人才培养 机制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