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53)
- 2023(2826)
- 2022(2430)
- 2021(2438)
- 2020(2032)
- 2019(4420)
- 2018(4530)
- 2017(6862)
- 2016(5014)
- 2015(6166)
- 2014(6263)
- 2013(5349)
- 2012(4793)
- 2011(4716)
- 2010(5165)
- 2009(4622)
- 2008(4585)
- 2007(4478)
- 2006(4079)
- 2005(3711)
- 学科
- 管理(11500)
- 济(10367)
- 经济(10358)
- 教育(10319)
- 理论(7822)
- 教学(7289)
- 环境(6963)
- 业(6338)
- 学(6315)
- 中国(5947)
- 企(5073)
- 企业(5073)
- 生态(4996)
- 学法(4623)
- 教学法(4623)
- 农(4464)
- 学理(3724)
- 学理论(3724)
- 研究(3653)
- 和(3595)
- 划(3564)
- 思想(3371)
- 政治(3310)
- 资源(3249)
- 思想政治(3139)
- 政治教育(3139)
- 治教(3139)
- 学校(3121)
- 德育(3101)
- 业经(3004)
- 机构
- 大学(71573)
- 学院(67635)
- 研究(25207)
- 科学(17561)
- 济(16814)
- 管理(16580)
- 京(16552)
- 范(16195)
- 经济(16112)
- 师范(16075)
- 中国(14867)
- 教育(14748)
- 所(13501)
- 理学(13312)
- 理学院(12990)
- 江(12765)
- 师范大学(12637)
- 研究所(12382)
- 管理学(12364)
- 农(12356)
- 管理学院(12258)
- 北京(11162)
- 业大(10679)
- 技术(10676)
- 州(10305)
- 中心(9934)
- 农业(9460)
- 职业(9290)
- 院(9203)
- 财(9127)
- 基金
- 项目(40445)
- 研究(34239)
- 科学(30185)
- 基金(23770)
- 家(20446)
- 教育(20208)
- 国家(20174)
- 省(18967)
- 社会(17681)
- 社会科(16406)
- 社会科学(16398)
- 划(16320)
- 科学基金(15874)
- 编号(15800)
- 成果(15131)
- 课题(13976)
- 基金项目(12329)
- 年(12090)
- 重点(10453)
- 大学(10146)
- 规划(9934)
- 资助(9629)
- 自然(9193)
- 发(8973)
- 自然科(8824)
- 自然科学(8820)
- 项目编号(8671)
- 性(8657)
- 部(8615)
- 自然科学基金(8600)
共检索到114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彰新 李子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接着阐明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紧迫性,最后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李琴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有助于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以各地区的生态文明实施方案为例,指出地方政府需要统筹高等教育等多部门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展开问卷调查,发现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建议强化高等院校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完善高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妍君
大学生作为今后社会的中流砥柱、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文章通过分析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意义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现状,提出了一些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具体路径,旨在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 路径研究 高等院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把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大学生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彭秀兰和孙晴著、华中师范大学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健
基于当今世界和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大学生的德育中必须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生态德育观建设、加大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学力度、丰富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等措施,解决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生态意识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意识 生态德育 德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而作为当代和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和主体力量,大学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是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却并未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他们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 大学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常平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责任,应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责任是指个人为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而承担的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每个人应具有良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民
重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新课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大学生中深化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培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强化生态文明践行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消费习惯;完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美丽中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蒋雪岩
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人性化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财经政法院校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思想、精神及其要求,以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通过更新观念和提高制度设计意识、强化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开拓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等途径,强化财经政法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培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红
大学阶段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公民意识缺失、责任权利义务错位的现象。高等院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创新高等院校公民教育的模式,强调四个"突出"培养,把大学生培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 社会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曦
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意义重大。法律认知程度低、法律信仰不足、权责把握失衡、程序意识滞后、法律践行"知行"脱节等问题的存在,表明大学生法治意识明显不足。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应通过明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目标、优化教学主阵地、推进高校管理法治化、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等举措,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法治意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磊 曾贤贵
目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的主流学生群体,本文在分析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特点基础上,探讨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使责任认知提高,积极发挥校园内各种组织在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功能,优化环境,激发责任情感,深化责任体验,培养责任能力,严于律己,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责任习惯五方面来加强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育。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责任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华启和
通过对生态危机问题进行道德的思考,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分析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以创建"绿色大学"为契机,利用课堂载体、网络载体、社区载体来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造就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教育的生态化 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锋 刘海英
国家意识作为现代国家的一种重要"软实力",其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凝聚力的强弱。新形势下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切实遵循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科学建构国家意识培育的内容体系,积极探索国家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努力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大学生自身与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