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8)
2023(3873)
2022(3406)
2021(3206)
2020(2779)
2019(6240)
2018(6136)
2017(10401)
2016(6811)
2015(8112)
2014(8126)
2013(7278)
2012(6629)
2011(6275)
2010(6572)
2009(5802)
2008(5759)
2007(5374)
2006(4807)
2005(4354)
作者
(19349)
(16097)
(15999)
(15184)
(10206)
(7845)
(7379)
(6270)
(6239)
(6024)
(5598)
(5488)
(5321)
(5202)
(5138)
(4925)
(4826)
(4721)
(4661)
(4598)
(4239)
(4023)
(3948)
(3806)
(3734)
(3652)
(3638)
(3555)
(3364)
(3358)
学科
(19063)
经济(19044)
管理(14474)
(12704)
教育(10259)
(10150)
企业(10150)
方法(8929)
理论(8860)
教学(7747)
中国(7487)
数学(7127)
数学方法(6972)
(5953)
(5922)
学法(4881)
教学法(4881)
业经(4768)
研究(4187)
农业(4120)
学理(3917)
学理论(3917)
(3698)
(3629)
(3616)
贸易(3615)
思想(3550)
(3504)
(3490)
政治(3473)
机构
大学(99186)
学院(93044)
研究(32161)
(29480)
经济(28632)
管理(28350)
理学(24107)
理学院(23686)
管理学(22905)
管理学院(22726)
(21442)
科学(21174)
中国(19732)
(18491)
(18472)
师范(18332)
(16616)
(16064)
教育(15904)
业大(15821)
研究所(15226)
师范大学(14634)
农业(14610)
(13991)
北京(13579)
中心(13408)
技术(12942)
(12571)
财经(11288)
(10985)
基金
项目(58847)
研究(45863)
科学(44788)
基金(38358)
(33454)
国家(33072)
科学基金(27147)
社会(26306)
教育(26166)
(25732)
社会科(24741)
社会科学(24731)
(21788)
编号(20136)
基金项目(20060)
成果(18984)
自然(16626)
课题(16320)
自然科(16252)
自然科学(16246)
自然科学基金(15966)
资助(15549)
重点(14221)
(13802)
大学(13726)
(13153)
(12731)
(12262)
规划(12153)
项目编号(12002)
期刊
(33630)
经济(33630)
教育(33406)
研究(33115)
中国(26341)
学报(20429)
(16603)
大学(16553)
科学(14991)
学学(13711)
(11581)
农业(11483)
管理(10166)
技术(9374)
图书(7948)
职业(7824)
财经(7118)
(6573)
高等(6520)
(6264)
(6064)
书馆(6040)
图书馆(6040)
高等教育(5476)
(5231)
论坛(5231)
业大(5169)
(5023)
金融(5023)
业经(4838)
共检索到147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景丽  
思维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大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存在学生逻辑、批判和创新等思维能力不强和不能准确运用语言表达思维问题。传统教育对思维培养的忽视、学生缺乏思维训练机会、课堂活动思维性的不足、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失调及学生知识面狭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可以通过设定思维目标、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应用图文结构、利用阅读手段宽厚知识背景、增强个体体验和实践等路径来达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晓卫  
形成法治思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大学生法治思维应是一种合法性思维,体现公平正义的思维,它要求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强调要有程序意识。为培养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针对高校在法治教育中存在的认识上的主要问题,应重视与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法治学习氛围;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佳莹  
随着通信3G时代的到来,新媒介技术对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影响日益增强。新兴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尤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在厘清新媒介素养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容,提出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重点就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驰轩  
我国高校难以培养杰出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遍性地缺失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之一。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有:切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习惯和勤于思考的能力,大力促进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迎新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核心素养的内涵梳理之后,从创新发展、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合作、终身学习与发展等四个维度重新界定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阐述和论证了如何通过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欢欢  钟秉林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迫切需要对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批判性思维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选取4所大学1 049名学生为样本,从认识论信念视角,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研究发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整体水平一般,学校、年级和自我发展阶段等个体特征显著影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批判性思维养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生对简单的知识、确定的知识和知识的权威的认知。建议引入多元观点,挑战大学生"标准答案"思维定势;应对知识更新的挑战,培养大学生体系化的认知能力;打破权威定势,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孜悦  
计算机专业蕴含着学习能力要求:哲学素养、数学思维与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专业学习需要深度学习养成,需要从不同层次思维入手。计算机专业不仅仅是机器的技术掌握和原理的认知,更不仅仅是程序设计、硬件处理,而是最需要逻辑和创造的学习,这是计算机专业之美的所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刚兰  
本文依次从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进行分析: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阐述、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惠敏  熊淦  徐仙  
当前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通识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通识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通识课程内容通俗化、专业化等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通识教育管理者和通识教育教师不清楚通识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哪些核心通识素养,因此不确定应该开设哪些通识课程以及如何组织教学。借鉴美国大学生的核心通识素养结构,依据通识教育目标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建构了大学生核心通识素养结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如珍  郑航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是大学发展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当前的大学生休闲教育,存在着休闲观念狭隘、休闲方式不良、教育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立足核心素养的宗旨,从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休闲教育观出发,开展有创造性、价值性的休闲教育活动,创设全方位、一体化的休闲教育氛围,建设系统性、层次性的休闲教育课程,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大学生休闲教育的基本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浩  张帆  
核心素养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满足经济政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提出的,反映了时代对大学生教育和培养的重要影响。核心素养旨在培养与学生终身相伴的必备品格和能力,其影响力具有持续性、长期性。文章对"为何"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提出追问,研究探讨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培养模式,对积极引导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仪  萨茹拉  
职业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方面,是社会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指标。通过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校爱家"做起和以"实习生态度、主人翁精神、亲友的真心"的"三从三以"法给予引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莉丹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的"两课"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法制教育。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意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清旭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结构 ,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途径以及为了使批判性思维训练取得更好实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纳泽  
大学生职业素养关系到自身的根本利益,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高校要强化人文素质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实践育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夯实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岗位成才集聚正能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