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8)
- 2023(6994)
- 2022(5882)
- 2021(5444)
- 2020(4634)
- 2019(10168)
- 2018(10014)
- 2017(18465)
- 2016(10708)
- 2015(12454)
- 2014(12652)
- 2013(11798)
- 2012(10841)
- 2011(9933)
- 2010(10384)
- 2009(10024)
- 2008(10165)
- 2007(9571)
- 2006(8539)
- 2005(8107)
- 学科
- 管理(38444)
- 济(36464)
- 经济(36387)
- 业(30990)
- 企(28518)
- 企业(28518)
- 财(14495)
- 制(13641)
- 方法(12903)
- 中国(12290)
- 教育(10486)
- 理论(10121)
- 业经(9902)
- 数学(9781)
- 体(9666)
- 数学方法(9609)
- 务(9296)
- 财务(9274)
- 财务管理(9252)
- 企业财务(8804)
- 学(8795)
- 农(8700)
- 体制(8168)
- 银(8039)
- 银行(8034)
- 行(7635)
- 融(7471)
- 金融(7467)
- 划(6926)
- 和(6666)
- 机构
- 大学(159322)
- 学院(153589)
- 济(58785)
- 经济(57329)
- 管理(53669)
- 研究(49985)
- 理学(45021)
- 理学院(44438)
- 管理学(43626)
- 管理学院(43307)
- 中国(36683)
- 财(33920)
- 京(33726)
- 科学(27537)
- 财经(25704)
- 江(25337)
- 范(24331)
- 师范(24189)
- 所(24108)
- 经(23005)
- 中心(22066)
- 北京(21591)
- 研究所(21168)
- 州(19991)
- 师范大学(19385)
- 财经大学(18771)
- 经济学(18738)
- 农(18576)
- 业大(18273)
- 教育(18147)
- 基金
- 项目(93199)
- 研究(75529)
- 科学(74187)
- 基金(65884)
- 家(54923)
- 国家(54360)
- 社会(47930)
- 科学基金(47245)
- 社会科(45196)
- 社会科学(45182)
- 教育(38431)
- 省(37041)
- 基金项目(33878)
- 编号(32201)
- 划(31228)
- 成果(29848)
- 自然(27418)
- 自然科(26732)
- 自然科学(26726)
- 自然科学基金(26256)
- 资助(26249)
- 课题(24187)
- 制(23817)
- 部(21851)
- 重点(21468)
- 大学(20527)
- 性(20517)
- 项目编号(20420)
- 年(20258)
- 创(19962)
共检索到249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良奇
针对当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了成因分析,并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可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深化社会实践、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选择”等维度提出构建科学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内化机制,以增强德育实效。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价值 内化机制 德育实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邢雅川 陈业美 靳宝昌
为了了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及其发展轨迹,1989年秋,我们在华中理工大学一个系88级(当时是二年级)4个班的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时隔将近3年之后,即在1992年夏这届学生即将毕业的时侯,我们用与上次内容相同的问卷在其它三个系的4个班中,又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42份,获得近2万个数据.以这两次调查的情况为基础,我们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做一个初步的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耀灿 毕红梅
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以及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涉及到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客观分析.目前,高教研究中对此问题有不同看法.本刊本期发表张耀灿、毕红梅和王殿卿同志的两篇文章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学术研讨会侧记》,以期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沃意琳 吕勇
基于罗克奇价值观调量表,设计高职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表,对宁波市5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宁波市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整体趋于正向,但有部分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偏差。对此,家庭教育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学校则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开展榜样学习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女大学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宁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价值观处在观念结构中较深的层次,它影响着政治观、道德观、职业观等观念的形成。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其人生价值观正在迅速形成。因此,在大学德育中,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拟从研究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的界定入手,进而探讨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导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国保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高校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理解和谐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促使大学生构建和谐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
和谐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朝举 徐志远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的哲学文化思潮,其价值倡导中的某些合理因素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所主张的"功利化"思想、"解构价值"的观念、"多元"与"怀疑"的价值观、"游戏"与"颓废"的人生理念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具有误导性。因此,在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方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营造优良的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这是大学生摒弃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误导,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思潮 大学生 人生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景国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构建的研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文章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理,分析了大学生在认同、内化该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并探讨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教育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机制 构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萍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其道德风貌和个性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个人与社会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人生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人生目标价值观念与人生价值手段观念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红
个体有选择地逐步内化外界精神文化的过程 ,是素质形成的关键。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大学生选取教育资源的广度及其内化的深度 ,是其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心理过滤器”,也是导致大学中期大学生明显分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 人生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霞 王新刚 贾甚杰
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访谈,对1100份大学新生的资料做了分析研究,对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判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就如何使今后的教育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人生价值 调查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林召
有了文化的滋养和支撑,核心价值观才会真正有影响、有力量。从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中。教师品行端正、道德高尚,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是一种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愿景追求与价值目标,同是也是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学生心灵的指南。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汪益民 吴继东 龚惠香
本文着重从调查分析研究生的以下人生价值取向变化来看其人生观的变化及其主要特点:(1)关于人生目标和人生幸福的价值评价;(2)关于人生价值的评价;(3)关于理想品质的价值评价;(4)关于人生动力的评价。通过调查,本文认为,研究生价值观的变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相适应的,积极、向上、健康是其主流。注重个体,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给社会生活注入生机和活力;偏重功利、强调务实,有利于他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会使他们走上歧途,变得私欲膨胀,追名逐利,目光短浅。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文提出四点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邹群
近年来,在教育实习大量地接触了不同层次的中学生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新的生机,促使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前途、人生责任、生活态度、职业选择、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思考以及所面临的矛盾和困惑。例如:相当多的学生主张自我与社会的融合,既要为人民服务,也要为自己谋利益,认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已失去现实基础,不宜提倡;主张奉献索取应兼顾,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不是今天价值取向的主导,英雄牺牲太大,令人钦佩,难以效仿;学生中自私现象增多,商品交换原则介入同学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翟小妹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人生价值观翟小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这种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同时存在并交互作用。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人们的主观价值追求符合已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换句话说,在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