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2)
2023(6995)
2022(5684)
2021(5632)
2020(4929)
2019(11459)
2018(11668)
2017(21530)
2016(12482)
2015(14823)
2014(14918)
2013(14280)
2012(12937)
2011(11606)
2010(12237)
2009(11530)
2008(11810)
2007(11038)
2006(9910)
2005(9014)
作者
(35682)
(29576)
(29260)
(28005)
(19083)
(13985)
(13428)
(11291)
(11284)
(10967)
(10270)
(10262)
(9673)
(9621)
(9129)
(8956)
(8809)
(8683)
(8667)
(8616)
(7569)
(7377)
(7232)
(6995)
(6803)
(6660)
(6631)
(6577)
(6002)
(5793)
学科
(44554)
经济(44510)
管理(41834)
(34410)
(32398)
企业(32398)
方法(23544)
数学(18845)
数学方法(18294)
理论(13679)
(12977)
中国(12867)
(11207)
业经(11060)
教育(10674)
(10519)
(9652)
(9044)
(8909)
财务(8854)
财务管理(8830)
企业财务(8311)
(8069)
教学(7868)
(7752)
(7694)
银行(7680)
(7179)
地方(6887)
(6792)
机构
大学(182651)
学院(176392)
管理(67289)
(60439)
经济(58676)
理学(55714)
研究(55380)
理学院(54958)
管理学(53439)
管理学院(53079)
中国(43117)
(40154)
科学(35509)
(32353)
(29494)
(28365)
(28005)
师范(27793)
(25661)
研究所(25618)
北京(25614)
中心(25305)
财经(24454)
业大(24340)
(23847)
师范大学(22164)
(21992)
农业(19951)
技术(19815)
(19523)
基金
项目(108070)
科学(84300)
研究(80957)
基金(75633)
(65176)
国家(64602)
科学基金(55184)
社会(48323)
社会科(45610)
社会科学(45590)
(43388)
教育(40970)
基金项目(38885)
(37102)
自然(36130)
自然科(35323)
自然科学(35314)
自然科学基金(34649)
编号(34505)
资助(32287)
成果(31062)
课题(25341)
重点(24772)
(23593)
大学(22712)
(22361)
(21612)
项目编号(21462)
(20775)
创新(20523)
期刊
(74465)
经济(74465)
研究(56215)
中国(42139)
教育(35345)
管理(29427)
学报(29132)
(28466)
科学(26219)
大学(23703)
(23131)
学学(20481)
技术(17894)
农业(15575)
(15202)
金融(15202)
图书(13815)
财经(13641)
(11804)
业经(11154)
(10295)
经济研究(10282)
书馆(10269)
图书馆(10269)
(10128)
统计(9324)
问题(9041)
技术经济(8948)
(8587)
(8327)
共检索到282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倩  
一、大学文化的涵义大学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文化是相对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包括学校的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广义的大学文化是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浓厚的精神氛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观石  
保持良好的大学声誉,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文章在详细阐述大学声誉内涵及其长期性、系统性、示范性、易损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良好的声誉管理,有助于大学获得更大的教育市场、有助于提升大学有形资产价值、有助于拓宽大学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激发大学内部办学活力。从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学声誉管理意识;创造条件,健全完善大学声誉管理机制;营造氛围,提高大学人职业素质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声誉管理的对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晨  
数字图书馆与技术的发展联系密切,资源整合作为数字图书馆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内容,包含多种模式与层次。从源整合到数据整合,文章进行了模式解析和实例举证,并指出了资源整合的发展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毕娟  张耘  
科技人文化的目标是在科技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多层次共同实现人文化,同时,科技在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推进人文化的过程也是实现科技人文化的必然路径。"三个北京"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最佳诠释。因此,人文化科技发展模式成为北京市科技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并以此来推进北京城市建设和文明进步,从而促使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立足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明察世界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在今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拓展和丰富了大学的功能,体现了对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重大贡献。刚刚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李家新  韦莉娜  
教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延续性与现实再生产性的精神生态。大学教学文化的传统模式贯穿着传承知识、思想的知识本位价值和重视道德、素养的人本位价值;现代模式则贯穿着重视科技知识创新和应用的知识本位价值,追求个性、创造性与实践性的人本位价值,重视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社会本位价值。创新大学教学文化,须确立现代教学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培育现代教学文化生长的环境、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及其实现路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延明  栾兆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所在,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建设我国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娜  李忠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生活样式,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传承与积淀的结晶,是大学与大学人个性的集中表征。独特的精神与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促使大学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之源。大学文化以育人为己任,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通过价值导向、行为规范、情操陶冶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发挥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是要突显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善大学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拓展大学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晓娟  
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评价个人信息素养能力、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指南,为在信息社会探讨信息素质提供了一个框架,具有高层次的参考价值和宏观的指导意义。信息素养模式是一种提高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是个人在信息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程序,模式的不同环节或层级与信息素养标准相对应,代表了个人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与标准相比,信息素养模式更具有普遍性和操作性。信息素养的实现则是在信息素养标准和模式的指导基础上,在具体的操作层次上进行实践,提供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检验信息素养模式可行性的方案。三者的贯彻实施体现了宏观到微观、一般到具体的过程。本文从信息素养实现的角度,介绍、分析、比较信息素养的标准、模式以及最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云贤  
本文认为,中国证券投资的目标模式应是“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并举,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并存,证券流通与证券管理同步”,具体实施应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3—5年,主要目标:以国债市场为开放证券投资市场的突破口;第二阶段:5—10年,主要目标:进一步为债券、股票投资市场的良性运转创造条件;第三阶段:5—10年,主要目标:投资工具已多样化,证券交易法规及税制已健全,投资主体已充分活跃,证券交易所和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已正常操作,证券投资市场已作为长期资金市场的核心,成了一个运行有效、规范有序,在职能上与财政、银行体系互补、协调的证券市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绍丽  郑晓齐  
科研众包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的科研模式,既是对传统科研模式的挑战,又是对现有科研活动的完善和创新。科研众包网络创新模式由网上众包交易平台(整体程序)和网上众包协作模块(分体模块)两部分构成,二者彼此对接并相互作用,其效用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降低、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大众创新、科研环境净化、科研交易优化等效应,而其实现途径可通过线上和线下业务融合、冲突化解,以及信息处理与网络管理、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线交易与制度规范等技术与管理的协同来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虢欢  胡顺义  李微波  
学分制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需要立足自身特点,通过系统研究来合理规划实施方案。简单照搬普通高校的经验模式,仅仅关注建课选课等传统问题是不恰当的。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需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落实学习自由等先进的教育理念;遵循先进教育理念,根据人才要求和学习需求来设计;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对照专业状况汇编个性动态方案。根据行为模式实施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高职院校在思想能力上,加强理念宣传,做好分类培训;在人才要求上,参与地方决策,深化校企合作;在学习需求上,开展专项研究,重视日常反馈;在培养实施上,确保资源投入,做到四管齐下;在环境优化上,优化物质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雷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人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在大学长期办学的实践基础上,所积累、传承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的大学文化。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深入挖掘大学文化的功能,积极探索实现其功能的路径和措施,使大学文化的功能特别是育人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灏  李晓赤  柳建华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文化工作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很多高校和高校图书馆的重视,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有声有色的开展自己的文化服务工作。本文以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实践为基础,论述了大学图书馆采用"大学文化超市"这一形态开展文化服务的可行性,并总结了我馆采用"大学文化超市"这一服务模式开展相关服务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翠玉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要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力和传播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