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3)
2023(2380)
2022(2051)
2021(2040)
2020(1784)
2019(3748)
2018(3874)
2017(6608)
2016(4279)
2015(5254)
2014(5395)
2013(4855)
2012(4575)
2011(4144)
2010(4376)
2009(4060)
2008(4168)
2007(4214)
2006(3674)
2005(3311)
作者
(11002)
(9250)
(8896)
(8556)
(5826)
(4337)
(4270)
(3509)
(3448)
(3448)
(3142)
(3104)
(2988)
(2923)
(2781)
(2751)
(2672)
(2663)
(2584)
(2578)
(2455)
(2219)
(2203)
(2185)
(2174)
(2095)
(2095)
(2018)
(1963)
(1835)
学科
(11046)
经济(11031)
管理(9859)
教育(7934)
(7776)
企业(7776)
(7332)
理论(6812)
中国(6115)
方法(4298)
教学(4257)
业经(3938)
(3932)
(3843)
文化(3720)
思想(3395)
政治(3361)
思想政治(3174)
政治教育(3174)
治教(3174)
德育(3153)
研究(3099)
(2963)
(2819)
(2801)
工作(2711)
学校(2542)
经济理论(2520)
产业(2514)
地方(2443)
机构
大学(63412)
学院(58254)
研究(18454)
管理(17104)
(16171)
经济(15572)
(13785)
理学(13688)
理学院(13411)
(13256)
师范(13216)
管理学(12973)
管理学院(12833)
中国(12030)
科学(11190)
教育(11084)
(10450)
师范大学(10408)
(10151)
北京(8967)
(8945)
(8801)
研究所(7894)
中心(7841)
财经(7696)
技术(7114)
(6743)
职业(6607)
业大(6425)
(6348)
基金
项目(31981)
研究(28965)
科学(24490)
基金(19466)
社会(16617)
教育(16107)
社会科(15500)
社会科学(15492)
(15276)
国家(15021)
成果(14732)
(14204)
编号(14161)
科学基金(12573)
(11899)
课题(11047)
(9894)
基金项目(9759)
项目编号(9149)
大学(8827)
规划(8080)
研究成果(8054)
(7729)
资助(7522)
(7513)
重点(7505)
(6957)
(6938)
(6929)
(6922)
期刊
研究(24367)
教育(23682)
(23140)
经济(23140)
中国(17205)
学报(10422)
(9574)
大学(9322)
图书(8067)
科学(7365)
学学(6873)
管理(6847)
(6422)
书馆(6322)
图书馆(6322)
财经(5338)
高等(5133)
技术(5102)
职业(4797)
(4711)
高等教育(4335)
农业(4264)
(4042)
论坛(4042)
(3860)
金融(3860)
(3693)
业经(3546)
成人(3251)
成人教育(3251)
共检索到100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韩延明  栾兆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键所在,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建设我国大学文化,促进大学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顺进  刘国新  
大学文化力的构成要素需从文化及文化的结构出发予以界定,大学文化力由大学物态文化力、制度文化力、行为文化力、心态文化力构成。从中国传统道器范畴及关系出发,大学物态文化力、制度文化力归于"器"的范畴,大学行为文化力、心态文化力归于"道"的范畴。要按照"道器"的各自特性和逻辑关系建立坐标,将文化力诸要素置于其中,系统考量大学文化力的状态,进而设计大学文化力建设的基本框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翠玉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要创新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力和传播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大学文化是一个外延更宽的概念,我们讨论大学文化与大学理念的关系,大学文化与大学课程的关系,并分析大学文化的特性,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统的形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秀银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地域上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致使传统的大学文化面临挑战和选择。因此,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大学文化就成为当前非常紧迫的现实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岂之  
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论述,就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理论上弄清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怎样构建等问题。作为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伟大民族文化,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史。从西周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辛亥革命的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到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若虹  潘丙健  
大学与大学生在中国力量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作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当代大学文化对于解读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和实践中国力量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充分挖掘大学文化深刻内涵及大学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加强大学文化塑造、推广和传播渠道的路径构建,是发挥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积极作用、促进人才养成、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庆  
如今,文化自觉和自信正在成为全社会的热门话题。文化引领风尚,是一个国家公众最重要的精神支撑。大学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基地,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基础和人才源泉。同时,大学以先进的科学文化育人,促进受教育者文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传杰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获得空前迅速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但是,与此同时伴生的特色欠缺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切和社会的关注,有的学者对此甚至戏称为“千校一面”现象。没有特色,不成其为文化。在多样性、特色性作为价值取向逐步被社会接受的今天,而作为本质上是文化机构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缺乏特色的忧虑,这的确值得重视,需要研究。否则,缺少特色将有可能不幸成为我国大学的一大“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明义  
大学文化由其理念要素、制度要素和特色要素构成。由这三个要素,推论出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密切相关。通过对大学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论证了崇尚学术、发扬民主、追求卓越是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徐跃  蒋婷轶  
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凝聚在大学的深厚的优良传统之中,在长期育人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的文化使命和文化性格昭示我们:大学文化必须培育。大学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是大学形成"和而不同"的文化的三条路径。在文化传播中甄选智慧文化,在文化价值冲突中善择价值目标,在文化冲突中寻求制衡之策,在文化整合中找寻多元发展之途,这样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培育和形成互补共生、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永辉  
教学文化建设是开放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对过去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经验、教学制度的一种文化继承、文化反思和文化扬弃,更是一种对未来教学的文化创造。建设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对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建立远程教学共同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新型开放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师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以创新的文化观念为引领,坚持特色化的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滨  
大学文化是与大学相伴而生客观存在的文化形态,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当前,大学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性、行政依附性和冲突性。要使大学文化充分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大学文化的生成性、独立性、学术批判性和包容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娜  李忠云  
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的生活样式,是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传承与积淀的结晶,是大学与大学人个性的集中表征。独特的精神与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促使大学不断向前超越的力量之源。大学文化以育人为己任,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通过价值导向、行为规范、情操陶冶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发挥文化育人的独特功能。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就是要突显大学精神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善大学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拓展大学环境文化的熏陶作用来引导大学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挥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多样一体"的生态文化系统,它包含若干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形态。所谓"一体"是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社会共同理想、精神支柱和全社会应共同遵守的基本文化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