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
- 2023(1535)
- 2022(1294)
- 2021(1349)
- 2020(1148)
- 2019(2525)
- 2018(2638)
- 2017(3908)
- 2016(2965)
- 2015(3661)
- 2014(3754)
- 2013(3176)
- 2012(2972)
- 2011(2951)
- 2010(3123)
- 2009(2906)
- 2008(2957)
- 2007(3016)
- 2006(2728)
- 2005(2561)
- 学科
- 教育(6969)
- 济(5933)
- 经济(5923)
- 管理(5579)
- 理论(4510)
- 中国(4232)
- 业(4102)
- 企(3934)
- 企业(3934)
- 教学(3825)
- 思想(2768)
- 学(2708)
- 政治(2695)
- 思想政治(2561)
- 政治教育(2561)
- 治教(2561)
- 德育(2541)
- 学校(2052)
- 研究(1926)
- 工作(1906)
- 学法(1893)
- 教学法(1893)
- 制(1785)
- 财(1762)
- 和(1681)
- 高等(1652)
- 方法(1644)
- 业经(1642)
- 图书(1554)
- 书馆(1433)
- 机构
- 大学(46499)
- 学院(39408)
- 研究(13735)
- 教育(12854)
- 范(12768)
- 师范(12755)
- 京(10348)
- 师范大学(10207)
- 济(10096)
- 经济(9635)
- 管理(9141)
- 科学(8276)
- 江(7577)
- 中国(7534)
- 理学(7122)
- 北京(7112)
- 理学院(6920)
- 财(6770)
- 所(6756)
- 管理学(6524)
- 管理学院(6436)
- 州(6246)
- 研究所(5948)
- 中心(5301)
- 教育学(5150)
- 财经(5082)
- 技术(4778)
- 系(4722)
- 职业(4638)
- 院(4591)
共检索到73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韩彩虹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是指大学教师群体的内在学术追求和外在社会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在大学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应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特质。独立、求知、创新和仁爱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基本内核,这四种精神特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本文对当前大学教师在这四种精神特质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成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欧洲中世纪 精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少明
该文对浙商的精神特质归结为:"敢为人先"、"横刀立马"的胆识与气魄;"入世苦行"、筚路蓝缕的坚忍耐劳;"日新为道"的创新理念;全球行商、"市场无界"的开拓精神;凝聚合力、"抱团冲杀"的合作精神;"内化哲学"造就了哲商的砥砺升华。
关键词:
浙商 精神特质 析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海民 常艳芳
探讨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对大学精神的深层关注。大学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自身的幸福与无限发展可能性的追寻,这是大学精神的发展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是一种求真的精神,追求真理是大学精神的科学价值所在;大学是传承文明与文化的场域,对人的生命意义的追索是大学精神的文化价值所在;大学精神所高扬的智力探险、思维撞击和理性创造都是美的,这种涵养生命、激发生命的创造是大学精神的美学价值所在。
关键词:
大学精神 价值取向 科学与人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枭鹰
大学理念是真善美的统一,而非真善美的割裂;大学理念可以彼此借鉴,却不宜相互移植;大学理念表征为个人化见地,而非集体性智慧;大学理念是个性化的张扬,而非普适性的汇流;大学理念的演化是钟摆式的生长与超越,而非进化式的单向递进;大学理念可以转化为制度,却不宜直接演绎为制度。
关键词:
大学理念 精神特质 大学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建朝
教育家办学的内在诉求中首先要求教育者应坚持并践行教育精神。教育精神由于其形而上的特点,是教育家诸多素养中较容易被忽略的。追寻教育理想、求索教育本真、不断超越和创新等是教育精神的基本特质。
关键词:
教育家 教育精神 教育理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峰 栾兆云
自我批判精神是大学教师的本真精神特质。但在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教师的自我批判精神存在逐渐被弱化的倾向。大学教师理应通过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守护学术自由、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完善教师评价机制等举措强化自我批判精神,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育素养,承担起大学教师的责任,不辱大学教师的使命。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自我批判精神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洁
游戏与人类文明同在,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和内核,主要包括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和体验精神。教师有可能形成游戏精神,一定程度和意义上的游戏精神能够使教师超越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的束缚,有助于教师角色自我与个性自我的统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幸福的实现。教师要热爱教育生活,秉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努力走向职业的自由自觉,体验教师生命的幸福。
关键词:
教师 游戏精神 游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保全 罗承选 潘利梅
协同创新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大科学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推动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协同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客体的创新,更需要本质意义上的精神发展——以人为主体的创新;不仅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科学研究的实践互动与密切合作,更是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深入交流和高度认同。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有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特性以及特殊的研究视角。原创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俞松坤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课题。工匠精神是应用技术大学文化特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通过转变核心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双师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推进创新创业等多渠道并举的途径,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到工程教育各个环节,打造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特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应用技术大学 特质 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宗诚
大学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具有特定的社会角色。本文从大学教师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 ,在分析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之后 ,认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研究者、教育者、知识分子三者的统一体。作为研究者 ,其根本特性是为学术而学术 ;作为教育者 ,其根本特性是热爱学生 ;作为知识分子 ,其根本特性是深刻的社会关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理想的大学教师评价应强调该职业具有的三个特性,然而,现实的大学教师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错位。大学教师评价必须明确两个理论基点,即:"学术>科研","发展>发表"。大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教师个人发展、学科学术发展、大学组织发展的"三合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兆云
培养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不仅包含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自觉,而且包含专业意义上职业认同、专业反思和自我构建等三个层次的自觉。实现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强化文化育人、构建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理性的自我实现、担当社会文化的旗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全面体现和践行文化自觉。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文化自觉 主体性 文化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大学转型与教师转型是相互依存的,在这种依存关系中,教师转型是第一位。从学理角度来分析,只有教师的转型,才能带来大学的转型;实现大学的转型,首先要有教师的转型。从历史角度来考察,大学从最初的教学型到研究型,再到后来出现的创业型,均是以教师进行相应的转型作为前提与基础的。从现实角度来验证,教师单一的专业成长模式导致大学的同质化倾向,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大学的发展状态,都体现了大学转型对教师转型的高度依存性。
关键词:
教师转型 大学转型 依存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