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3)
- 2023(7852)
- 2022(6594)
- 2021(6122)
- 2020(5190)
- 2019(11408)
- 2018(11605)
- 2017(20216)
- 2016(12340)
- 2015(14298)
- 2014(14692)
- 2013(13321)
- 2012(12273)
- 2011(11420)
- 2010(11766)
- 2009(11018)
- 2008(10844)
- 2007(10358)
- 2006(9161)
- 2005(8573)
- 学科
- 管理(37043)
- 济(35182)
- 经济(35099)
- 业(30231)
- 企(26396)
- 企业(26396)
- 制(14374)
- 中国(13757)
- 财(13362)
- 教育(12519)
- 理论(12505)
- 方法(11229)
- 体(11033)
- 农(10963)
- 学(10001)
- 业经(9906)
- 教学(9441)
- 银(8517)
- 银行(8494)
- 数学(8401)
- 数学方法(8224)
- 体制(8162)
- 行(8145)
- 融(8008)
- 金融(8000)
- 务(7933)
- 财务(7898)
- 财务管理(7876)
- 企业财务(7468)
- 技术(6681)
- 机构
- 大学(174142)
- 学院(169542)
- 济(59281)
- 研究(58623)
- 经济(57535)
- 管理(55295)
- 理学(45894)
- 理学院(45268)
- 管理学(44213)
- 管理学院(43880)
- 中国(41652)
- 京(37774)
- 科学(34900)
- 财(33829)
- 所(29753)
- 江(29432)
- 范(28707)
- 师范(28436)
- 农(26995)
- 研究所(26492)
- 中心(25791)
- 财经(25332)
- 北京(24174)
- 教育(23325)
- 业大(23279)
- 州(22912)
- 经(22657)
- 师范大学(22423)
- 技术(21751)
- 院(21243)
- 基金
- 项目(104695)
- 研究(84166)
- 科学(81291)
- 基金(70563)
- 家(60230)
- 国家(59616)
- 科学基金(50075)
- 社会(49987)
- 社会科(47007)
- 社会科学(46995)
- 教育(44184)
- 省(43686)
- 划(36948)
- 编号(36731)
- 基金项目(36229)
- 成果(34281)
- 自然(29650)
- 课题(28975)
- 自然科(28936)
- 自然科学(28926)
- 资助(28572)
- 自然科学基金(28387)
- 制(25127)
- 重点(24814)
- 年(24166)
- 部(24029)
- 性(22672)
- 项目编号(22463)
- 创(22294)
- 大学(22162)
共检索到278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根据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现状以及大学教师职业特性,可以将大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体制分成三种模式:纯粹的学科专业型、学科专业主导型、学科专业与教学专业并重型。学科专业主导型模式既遵循了大学教师的成长规律,也兼顾了大学教师培养与成长的实际,是当前大学教师职前培养体制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
大学教师 职前培养 学科专业 教学专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以大学的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为研究之聚焦,系大学地位或使命变迁、大学行为缺失、大学评价现状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主体及其责任之属性出发,理想视阈的大学,应以教师职前培养的事业成就为学校目标;凸显思维的中国意识、学校意识、整体意识和教育学科引领意识;坚持以"成事"与"成人"的双向互动为方法选择;强调过程设计的时代意义以及前后递进关系。以此为观照,现实中的大学呈现明显的缺位、越位二元并存现象,全面、客观剖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实现大学由现实形态向理想形态的转化。
关键词:
大学 教师职前培养 参照系建构 行为评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佘远富
教师培养是所有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与持续发展是大学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以专业性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职前教育是大学教师培养的基本渠道,各级各类在职培训是提升大学教师素质和水平的重要路径,而基于终身学习理念、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与自我提高的持续发展则是大学教师培养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大学教师培养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大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应积极构建正规的职前教育机制、全面的在职培训体系和科学的持续发展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新涛
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大学英语预备教师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表明,预备教师普遍缺乏具有学科特色的职前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改进措施是:帮助预备教师理解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大学英语"学科知识"的特殊性,提升"外语教师评价素养",提高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大学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向世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我国教师教育提出了挑战。为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教育改革要不断深入,重新思考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问题。文章在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界定的基础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进行了必要性的解读和分析,指出我国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打破体制的束缚,提高教师准入门槛,优化课程设置。
关键词:
教师教育 一体化培养 职前职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晓云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包括描述、解释和评价三类反思技能和积极、开放、进取、坚毅四类反思人格特质。职前外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他们在"受教者""观教者"和"施教者"身份获取的教育体验,注重在学科教学法学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返校回顾等阶段采取多样化的反思活动。
关键词:
教学反思能力 职前外语教师 教师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张博
反思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教师的显著性特征,反思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目前,反思型教师的培养逐渐前移到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对于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课程设置和教学实习的开展都难以满足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的要求。英国在培养职前教师反思能力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英国 教师教育 反思能力 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玉环
教师教育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是指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它包括在组织形式、培养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岳新 王宁 叶旭山
基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分析完善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置,建构教师教育课程职前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模式。近八年的实践与对师范生业绩的不完全跟踪调查表明:一体化培养的实践探索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系统思维 终身学习 整体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明
美国经过多次师范教育改革,形成了多样化、系统化的职前教师素养培养模式,在诸多方面为国家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较大的支持。首先介绍了美国对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迁变历程,之后详细阐述和分析了美国培养职前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最后从加强师范生教育价值观与职业精神、拓宽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等角度出发,探索了美国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经验,并提出对我国职前教师专业素养教育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美国 职前教师 教师专业素养 培养经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婷 侯婷婷
《国标》是我国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其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交叉现象,因应了我国不断推进融合教育的进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培养具有引领作用。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载体,以培养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为目标的融合教育课程,需要直面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现场需求,课程目标从特殊教育知识补充转向融合教育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从阶段性师范教育到强调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课堂教学从重视教师知识输入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课程资源建设从重视教师教学资源的开发,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指导服务体系建构。
关键词:
融合教育素养 融合教育课程 中小学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照萱 周钧
为了培养卓越教师,帮助职前教师在实习中联结理论与实践,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小学职前教师培养项目形成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大学授课教师、大学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的三方指导模式。该模式以社会文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三方教师教育者既有明确的分工指导职责,又在指导职前教师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共担责任,并且三方指导模式中的两方教师教育者以合作的方式提供指导。职前教师和教师教育者都能从三方指导模式中相互学习和受益。然而,三方指导模式存在没有明确规定三方教师教育者的直接合作指导方式,可能影响职前教师整合多重身份,使得多方指导可能造成职前教师的负担过重等问题。
关键词:
职前教师 实习 三方指导 教师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傅王倩 王勉 肖非
融合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讨论最热烈的议题之一,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将其作为残障儿童教育的主体形式。融合教育的实施促使人们不断反思和改革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以培养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教师。本文在回顾美国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理念转变的基础上,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为例,分析教师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实习安排,并对其特征进行探讨,发现美国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将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平衡了教育学基础、特殊教育与学科教育三大模块;以建立专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雅静 王雁
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为教师素养和职前培养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美国将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培养完全融合的"双证式"培养项目成为了目前美国主要推行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本文即以田纳西大学的早期教育教师培养项目为例,分析其基本理念和实施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需要提出了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融合教育教师 职前培养 双证式 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燕燕
传统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具有"理论之应用"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改革推行"实践中之理论"取向。在新的取向之下,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得到重新的规划与组织,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实践教学的基本要素,主要表现为:以培养实践智慧作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以探究现场经验作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核心。本文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