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
2023(2067)
2022(1766)
2021(1895)
2020(1570)
2019(3427)
2018(3506)
2017(5370)
2016(3826)
2015(5126)
2014(5264)
2013(4299)
2012(4049)
2011(3850)
2010(4165)
2009(3711)
2008(3641)
2007(3661)
2006(3267)
2005(2979)
作者
(9549)
(7862)
(7566)
(7551)
(4940)
(3762)
(3732)
(3079)
(3050)
(3013)
(2701)
(2637)
(2601)
(2587)
(2513)
(2393)
(2392)
(2285)
(2283)
(2254)
(2132)
(2022)
(1987)
(1926)
(1918)
(1846)
(1837)
(1800)
(1780)
(1689)
学科
教学(9913)
理论(9572)
(8980)
经济(8968)
教育(8175)
管理(7285)
(6500)
企业(6500)
学法(5782)
教学法(5782)
(5005)
中国(4316)
(4182)
业经(4045)
方法(3975)
学理(3822)
学理论(3822)
思想(3252)
经济理论(3234)
政治(3219)
企业经济(3204)
思想政治(3042)
政治教育(3042)
治教(3042)
德育(3037)
(2754)
(2436)
研究(2412)
学校(2402)
组织(2338)
机构
大学(57275)
学院(52208)
研究(15614)
(15442)
师范(15346)
教育(15334)
(12470)
师范大学(12099)
(12052)
管理(11784)
经济(11492)
(9820)
科学(9793)
理学(9463)
理学院(9227)
中国(8728)
管理学(8654)
管理学院(8547)
北京(8545)
职业(8295)
(8181)
(8091)
技术(8060)
(7660)
研究所(6727)
中心(6531)
财经(6328)
教育学(6141)
职业技术(5835)
技术学院(5777)
基金
研究(26133)
项目(25979)
科学(19240)
教育(18091)
成果(14118)
基金(13708)
编号(13123)
社会(12778)
(12335)
课题(11894)
社会科(11621)
社会科学(11616)
(10769)
(10659)
(10144)
国家(9943)
大学(8854)
规划(8203)
科学基金(8099)
项目编号(7962)
研究成果(7707)
(7500)
(7485)
(6918)
(6903)
阶段(6891)
(6787)
基金项目(6742)
重点(6575)
年度(6496)
期刊
教育(34416)
研究(24755)
中国(19717)
(17293)
经济(17293)
(8319)
学报(8313)
大学(8028)
职业(7613)
技术(7186)
高等(5974)
管理(5661)
科学(5579)
图书(5549)
学学(5403)
成人(4969)
成人教育(4969)
高等教育(4963)
财经(4954)
书馆(4465)
图书馆(4465)
(4362)
(4091)
技术教育(4012)
职业技术(4012)
职业技术教育(4012)
(3956)
论坛(3956)
(3140)
农业(2860)
共检索到92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廷奇  
随着大学功能的扩展,大学教师的责任出现多元化趋势。由于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大学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责任不断强化的同时,教学失责问题也不断凸显。实践证明,通过扩展学术的内涵、推动教学学术运动是大学化解教学与科研冲突的有效途径。我国大学教师失责问题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改善大学发展环境、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来提升大学教师的教学责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教学自主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师生从事教与学活动的权利。而且是大学组织完成自身职能的基本要求。自现代大学产生以来,大学教学自主权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成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基础和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或社会赋予大学更多教学自主权的同时.大学理应承担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明义  
大学教师肩负着启迪智慧、培育新人,探求新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引领社会的使命责任。要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的大学教师,就要自觉以肩负的使命责任为引领,坚持把遵循规律、崇尚学术、关爱学生、热爱学校、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作为体现社会要求、教育需求和个人追求的基本标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由于研究方法论的先天不足,加剧了当代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悖论。兼顾有效性与责任是未来"有效教学"变革的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责任担当又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责任体现为两种不同形式,并相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教学责任观。当前教师亟待由功利论责任观走向生命价值论责任观、加强儿童与教学研究、创建自由的教学文化,以及确立全纳的教学观。为此,需要从责任观的重建、责任能力的提升及优化责权统一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拓展教师的教学责任空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向华  
道德责任是伦理学上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它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和自愿性等特征。就道德责任主体而言,学界存在个体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之争。个体主义者认为主体和责任只能归于个体的人类行动者,集体主义者认为集体道德责任是真实存在的,满足一定条件的集体是可以承担道德责任的。大学作为一种组织机构,具备一系列的组织机制,有可以确认的道德主体,能作出决策并付诸集体行动,其从事的活动能够导致积极或消极的道德结果。大学具备承担道德责任的集体的条件,能够承担道德责任。大学承担道德责任的合理性是由学术活动的道德性及教育的道德性决定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向东  
教学型大学是指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全日制大学,主要履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在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的今天,教学型大学要走特色之路,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心,服务于区域或地方和谐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形成适应性、复合型、区域化的办学特色,把教学型大学真正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在古典大学观中,教学是大学的首要使命。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和范围扩展,大学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复杂。教学质量如何得到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如何得到提升,成为影响当代大学合法性的"经典"新问题。进入21世纪,学术界对如何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展开了多方面的探索,核心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理念层面,将大学教学提升到学术的范畴内,认为大学教学应以研究为基础,增强大学教学的学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利平  
针对教学的基础性、首要性地位在今日高校办学实践和教师履职行为中受到严重动摇的现实,从全面阐述时代对高校高质量教学的本质要求入手,深入剖析妨碍高校教师履行教学学术责任的因素,提出建立高校教师履行教学学术责任保障机制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丽琼  
本文在作者出国留学的切身体会上 ,用大量具体详实的例子 ,并结合中西比较 ,论述了西方高等教育中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教学组织、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估制度、实习制度、开放与交流制度及学生的课外活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不同于一般教师,大学教师集教育者、研究者和知识分子三种社会角色于一身。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求大学教师担当不同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教育爱";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追求真理、追求学术;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其责任与使命的核心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正确认识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对于探讨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育人为本。"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手段,因而在大学的诸多任务或功能中,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大学诸功能之间的关系。不论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正确认识教学与研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德显  韩彩虹  
大学教师精神特质是指大学教师群体的内在学术追求和外在社会需要的相互作用下,在大学教师群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应形成并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特质。独立、求知、创新和仁爱是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基本内核,这四种精神特质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本文对当前大学教师在这四种精神特质上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缺失问题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养成大学教师精神特质的相应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理想的大学教师评价应强调该职业具有的三个特性,然而,现实的大学教师评价中存在着诸多错位。大学教师评价必须明确两个理论基点,即:"学术>科研","发展>发表"。大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教师个人发展、学科学术发展、大学组织发展的"三合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宗诚  
大学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具有特定的社会角色。本文从大学教师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 ,在分析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之后 ,认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研究者、教育者、知识分子三者的统一体。作为研究者 ,其根本特性是为学术而学术 ;作为教育者 ,其根本特性是热爱学生 ;作为知识分子 ,其根本特性是深刻的社会关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兆云  
培养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不仅包含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自觉,而且包含专业意义上职业认同、专业反思和自我构建等三个层次的自觉。实现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需要强化文化育人、构建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理性的自我实现、担当社会文化的旗帜,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全面体现和践行文化自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