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9)
2023(7481)
2022(6219)
2021(5787)
2020(4842)
2019(10805)
2018(10818)
2017(19039)
2016(11372)
2015(13354)
2014(13539)
2013(12531)
2012(11564)
2011(10647)
2010(11112)
2009(10459)
2008(10507)
2007(10088)
2006(9001)
2005(8128)
作者
(31619)
(26492)
(26373)
(25261)
(16907)
(12593)
(11953)
(10208)
(10088)
(9830)
(9198)
(8970)
(8933)
(8577)
(8553)
(8115)
(7908)
(7758)
(7734)
(7718)
(7045)
(6566)
(6471)
(6196)
(6129)
(6084)
(5933)
(5922)
(5438)
(5339)
学科
管理(35689)
(35234)
经济(35162)
(28438)
(24938)
企业(24938)
中国(14130)
(13209)
(12785)
教育(12182)
方法(11220)
理论(11107)
(11089)
业经(10224)
(9817)
(9011)
数学(8436)
教学(8365)
数学方法(8285)
体制(7656)
地方(7513)
(7450)
银行(7431)
(7232)
财务(7196)
财务管理(7177)
(7121)
(7089)
金融(7086)
企业财务(6829)
机构
大学(161677)
学院(157401)
(56452)
经济(54876)
研究(54087)
管理(52063)
理学(42894)
理学院(42298)
管理学(41377)
管理学院(41064)
中国(39271)
(35107)
(32356)
科学(31798)
(27636)
(27092)
(25389)
师范(25159)
(24149)
中心(23959)
研究所(23880)
财经(23848)
北京(22486)
(21610)
(21379)
业大(21347)
(19997)
教育(19920)
师范大学(19843)
技术(19404)
基金
项目(96357)
研究(77160)
科学(74554)
基金(65089)
(55473)
国家(54877)
社会(46511)
科学基金(46340)
社会科(43670)
社会科学(43658)
(40110)
教育(39868)
基金项目(33671)
(33510)
编号(33114)
成果(30471)
自然(27478)
自然科(26781)
自然科学(26773)
自然科学基金(26276)
课题(26220)
资助(26166)
(23642)
重点(22789)
(21974)
(21819)
大学(20811)
(20623)
(20619)
(20227)
期刊
(72775)
经济(72775)
研究(55989)
中国(46190)
教育(40258)
(28090)
学报(26354)
(23398)
管理(22269)
大学(21771)
科学(21559)
学学(18583)
技术(16025)
农业(15441)
(14531)
金融(14531)
财经(13965)
(12101)
职业(11497)
业经(11157)
图书(11128)
经济研究(10005)
问题(9384)
书馆(8679)
图书馆(8679)
(8626)
论坛(8626)
(8378)
(7771)
高等(7723)
共检索到264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治理  
大学文化对推动大学发展、引领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中层,它既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又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大学制度建设,才能够体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鲜兰  
培育大学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适应与超越等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校训,建设优良的校风,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和资源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的培育渗透到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维富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了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但是我国现行的制度文化存在一些思想误区,官本位思想束缚,追求功利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本文基于对大学现代制度建设的研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构建制度文化环境和学校职能等方面进行探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高桂娟  
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不同于现代企业制度 ,它应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 ,在于对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维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优秀精神和传统 ;对外协调大学与社会的价值冲突 ,保障大学的文化地位。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 ,是大学制度文化取向的集中体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向东  
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的论述为探讨大学的精神生产与制度变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各国的大学制度中既有基于精神生产的矛盾和张力形成的内生性制度特征,又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赋予性制度特征,它们一起构成了各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现实基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将培育和巩固大学的内生性制度特征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融为一体。划清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权限与政府依法管理大学的权限之间的"边界",处理好精神生产中的"学术自由"原则与意识形态"底线思维"原则的关系、学术标准与功利标准的关系,凝练"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当前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士谦  马焕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种"法治思维"观念的提出使得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走进了"法治精神"时代,它要求现代大学的建设者们在将法律、法规视为一种必要的工具的同时,更要努力提高法的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科正  
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是制约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地方院校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大学在精神方面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要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思想素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教书育人、强化人文素质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办学特色等方面精心培育大学精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两个直逼症结核心的议题,关乎学术创新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这么一种倾向:好像谈论制度建设就只有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而涉及人才培养就只是教学方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要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克瑞  
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学术组织的管理,即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意在通过大学评议会的民主决策为大学立法。完善的大学评议会制度,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共同实现了现代大学治理的三权分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才  
一现代大学制度具有一种理想的性质,它代表了大学制度建构的方向,并非一种既成的事实。因为在人们关于“现代”的寓意中是“先进”、“发达”和“成熟”的意思。事实也如此,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最为理想的大学制度可以为世界上各个国家去模仿。即使是当今在世界上号称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其大学制度也是处于不断完善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发旗  
大学制度不仅体现大学组织自身的价值选择,它还受到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各种外部社会力量的左右。正是这些外部社会力量影响着大学制度的自由度,而大学制度的自由度是大学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大学之为大学而非其他社会组织的基础。大学制度的诸种外部影响变量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组织并最终在大学制度上打下自己的烙印,从而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大学组织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泽谷  
中国的独立学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创举,是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在实现其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支撑。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入手,剖析了独立学院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独立学院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提出当前独立学院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核心是产权结构和营利性的制度创新,以期为中国独立学院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吴国娟  
大学是复杂的社会组织,其正常运行有赖于制度的规范。大学办学的有效性和办学水平的高低不但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制度,而且还取决于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公正性是大学制度的根本属性。这种公正是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它既表现为程序公正,又表现为实质公正,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大学制度的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所依据的逻辑不同,因此,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大学制度的公正性问题往往由此而生。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坚持程序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统一,以大学使命的实现为本位,以创建和谐校园为手段,全面提高学术生产力,建立起大学学术繁荣的内生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雄在《当代教育论坛》第7期撰文指出,大学、学术、政府和市场四力制衡是大学张扬"现代性"的制度诉求。我国长期实施的管制型大学制度曾经起到保护大学、稳定社会的历史性作用,但同时也压制了其现代性力量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