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4)
2023(6478)
2022(5540)
2021(5324)
2020(4359)
2019(9809)
2018(9724)
2017(18183)
2016(10605)
2015(12115)
2014(12017)
2013(11464)
2012(10972)
2011(10191)
2010(10866)
2009(10000)
2008(10159)
2007(9890)
2006(9020)
2005(8344)
作者
(29104)
(24239)
(24042)
(23134)
(15811)
(11422)
(11051)
(9194)
(9185)
(9146)
(8210)
(7988)
(7984)
(7925)
(7755)
(7334)
(7210)
(7168)
(7112)
(6985)
(6308)
(5903)
(5889)
(5641)
(5539)
(5532)
(5506)
(5460)
(4885)
(4774)
学科
(36645)
经济(36608)
管理(30597)
(28861)
(24877)
企业(24877)
中国(13942)
(11838)
(11175)
方法(11053)
(10372)
教育(10359)
理论(9938)
业经(9430)
(9160)
地方(9137)
(8175)
(8158)
贸易(8153)
数学(7945)
(7921)
数学方法(7736)
(7436)
银行(7433)
农业(7382)
(7218)
(7182)
及其(6861)
(6663)
金融(6661)
机构
大学(152436)
学院(149075)
(58960)
经济(57406)
研究(54696)
管理(53816)
理学(44306)
理学院(43731)
管理学(42957)
管理学院(42622)
中国(40245)
(33204)
(30599)
科学(30271)
(27281)
(25609)
(24983)
师范(24867)
研究所(24130)
中心(24036)
财经(22764)
北京(21809)
(20436)
(20329)
(19942)
(19813)
师范大学(19688)
教育(18673)
业大(17253)
经济学(16589)
基金
项目(85796)
研究(71368)
科学(67730)
基金(58412)
(48515)
国家(47987)
社会(42800)
科学基金(40973)
社会科(40409)
社会科学(40396)
教育(35458)
(34338)
编号(32018)
成果(30377)
基金项目(29216)
(29215)
课题(24115)
资助(24034)
自然(23490)
自然科(22915)
自然科学(22910)
自然科学基金(22510)
(20294)
项目编号(19821)
重点(19731)
(19309)
(19283)
(19120)
大学(18235)
规划(18097)
期刊
(75653)
经济(75653)
研究(56401)
中国(37023)
教育(34694)
(23988)
管理(22578)
(19254)
学报(18986)
科学(17934)
(17039)
金融(17039)
大学(16072)
技术(13659)
学学(13151)
农业(12936)
财经(12270)
业经(12075)
图书(11653)
经济研究(11453)
(10699)
问题(9584)
(9529)
(8985)
论坛(8985)
国际(8758)
书馆(8505)
图书馆(8505)
职业(8337)
现代(7500)
共检索到253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仁东  
大学优势学科群是在大学组织内部,为促进学科生长点的产生,具有内在关联的学科在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科管理三维取向下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知识体系。其特点表现为知识体系的新架构、学术生产的新途径、资源聚集的新载体和大学发展的新特色。构建大学优势学科群,需要从理念、制度、结构和机制四个层面给以重视和关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镜星  许四海  曾阳素  陈梦迁  
学科群的建构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涉及到学科群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到学科群内部各个学科的知识之间的关系,还涉及知识选择的标准和如何选择各个学科的知识来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按照系统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学科群的要素、结构及其层次;分析了蕴含在学科群层次中的知识系统化问题、学科关系问题、学科群的建制问题。我们的主张是:(1)学科群的知识系统化方向放在科学的知识结构上;(2)以"专业化模块"教学提供结构上的依托,合理规划学科群的布局,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克服单一学科人才培养的局限性;(3)打破现有的高校院系建制开展学科群建设,针对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殊学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火团  常军武  
论优势特色学科群体的建设王火团,常军武“学科群体”是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一J:6.度综合的产物。近年来全国高等院校都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不断地探索和认识,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建设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群体,促进我国博士研究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文华  
学科群是现代学科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结果。建设高等学校的学科群,既遵循了学科发展的规律,又顺应了新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科群建设要加强基础学科的理论源头作用,发挥带头学科的牵引作用,使多形态的学科结构产生协同效应。在综合性大学设置二级学院是培育学科群的组织保证,围绕社会需要,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是学科群发展的契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浙江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基地,于2005年12月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被列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负责人:徐辉教授。基地现有研究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5人,博士14人,省"151"人才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清华  许仪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内部学科和科研的协同合作是其创新发展的基础。该文探讨了高校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的关系,并以中山大学为例,阐述了该校优势学科群与大科研平台协同发展的战略选择,介绍了该校推进海洋学科群及南海研究院大科研平台协同建设的策略和经验,并对加强该校海洋学科群与南海研究院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通过“211工程”一期建设,各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本编辑部约请部分“211工程”建设的高校,通过剖析本校一两个建设成绩显著的学科,总结其学科建设的经验。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他们的总结材料。相信,这些从不同角度总结出来的学科建设经验,能为新一轮学科建设开拓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镜星  王昌善  
在分析地方多科性本科学院学科群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多科性本科学院学科群构建的六条原则:理念引领原则,特色打造原则,协同共生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效益优先原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玉祥  
高等教育学分支学科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丰富,学科群已初见雏形。高等教育学科群的生成依赖于高等教育实体结构和高等教育学内部子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笔者采用高等教育学科场域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学学科群的演进。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厘清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属性,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育宝   李金龙  张淑林  
在界定学科和交叉学科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交叉学科建设包含营造学科交叉氛围、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等多层含义。从“双一流”建设工程推进、高校内部实践探索、高校外部政策环境等层面分析了我国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的实施困境,由此提出强化政策引导,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实践探索,推动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组织与制度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为高校学科交叉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翔阳  
文章旨在探讨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扑面而来的新态势,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把握住切入国际产业链,成为世界经济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性契机问题。文中提出了“产业集群优势”的概念,并认为产业集群优势正成为国际资本在选择产业转移目标区域时的重要依据,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培植,实施“以群引外”策略,营造集群优势,积极吸纳和承接国际转移产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科技创新前沿和一线社会需求主要是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跨学科异乎寻常地重要。创新性人才培养既需要其知识体系的高度结构化,又需要其知识面涉及多个学科。人的成长是多元的,需要大学之"大",这种大首先就是多学科的氛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镜星  陈梦迁  
随着大学知识环境和人们知识观的变化,大学知识组织及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表现出知识的自我组织功能。学科群作为一种有效的大学知识组织,能消解学科的局限性,促进大学的知识融合,实现大学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增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陆爱华  骆光林  
高校以单个学科为单位建制设置学科,已不适应大科学时代学科发展的要求。高校需要深刻认识学科重构的重要性并主动进行学科重构,其具体方式就是构建学科群。本文从学科与学科群的内涵开始研究,阐述工科院校学科群构建的意义,提出工科院校学科群构建的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卫  段巧灵  
高水平专业群不仅是专业群建设的自然延伸,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主动回应。高水平专业群是一个历史范畴,其是通过不同专业的优化组合来满足社会对高技术人才需求的一项教育管理制度。实践表明,高水平专业群已经成为教育实体组织。从现代组织学的角度看,高水平专业群由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等要素构成。为了履行自身职能,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需要采取的策略包括:关注组织特性,明确建设愿景;处理好两个关系,实行多元共治;营造内部环境,提供建设保障;多管齐下,整合组织资源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