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1)
- 2023(3284)
- 2022(2721)
- 2021(2544)
- 2020(2130)
- 2019(5123)
- 2018(5060)
- 2017(9153)
- 2016(5409)
- 2015(6173)
- 2014(6275)
- 2013(6442)
- 2012(5804)
- 2011(5265)
- 2010(5651)
- 2009(5531)
- 2008(5899)
- 2007(5672)
- 2006(5325)
- 2005(4904)
- 学科
- 管理(26578)
- 济(21229)
- 经济(21204)
- 业(18302)
- 企(17706)
- 企业(17706)
- 中国(9462)
- 财(8594)
- 方法(7096)
- 务(6196)
- 财务(6172)
- 财务管理(6155)
- 理论(5922)
- 城市(5881)
- 制(5841)
- 企业财务(5823)
- 地方(5722)
- 学(5065)
- 划(5021)
- 业经(4837)
- 数学(4712)
- 策(4711)
- 数学方法(4656)
- 银(4288)
- 银行(4286)
- 和(4196)
- 城市经济(4186)
- 行(3923)
- 经营(3897)
- 人事(3849)
- 机构
- 大学(82015)
- 学院(79674)
- 管理(31764)
- 济(28776)
- 经济(27627)
- 研究(25502)
- 理学(24329)
- 理学院(23942)
- 管理学(23635)
- 管理学院(23414)
- 中国(21920)
- 京(19155)
- 财(17698)
- 科学(15437)
- 江(14491)
- 所(12764)
- 财经(12573)
- 范(12569)
- 师范(12517)
- 北京(12202)
- 州(12078)
- 中心(11986)
- 经(11201)
- 研究所(11071)
- 师范大学(10081)
- 省(9404)
- 财经大学(9080)
- 院(9070)
- 系(8993)
- 公司(8591)
- 基金
- 项目(43045)
- 科学(33970)
- 研究(32236)
- 基金(30917)
- 家(26087)
- 国家(25837)
- 科学基金(22816)
- 社会(20422)
- 社会科(19323)
- 社会科学(19313)
- 基金项目(16543)
- 省(16132)
- 教育(14951)
- 自然(14515)
- 自然科(14178)
- 自然科学(14177)
- 划(13957)
- 自然科学基金(13901)
- 编号(12991)
- 资助(12290)
- 成果(11637)
- 课题(9732)
- 重点(9362)
- 部(9200)
- 发(8577)
- 国家社会(8230)
- 教育部(8063)
- 创(7972)
- 大学(7921)
- 人文(7885)
共检索到140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Sharp James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Sharpe James 朱关鑫 李富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嗣均
本文从中国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与大城市不断增大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出发,对城市发展方针及其形成背景、城市体系整体性的客观性质、大城市超前发展及其内在机理,以及中国特定条件下大城市人口增长的特有推动因素分别作了考察。认为现阶段大城市成长具有必然性,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方针不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章平 唐娟
中国短时期内的经济增长奇迹促使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特别是作为流动人口目的地的大城市,城中村一方面保留着乡村传统接受被动城市化,另一方面成为大量外来流动人口主动城市化的低成本生活区和缓冲带。城市化前期政府提供公共品和服务缺位,而在建设用地等资源稀缺加剧时政府治理城中村又面临重重困境。本文以快速城市化的深圳为例,对典型的宝安区城中村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了追踪观察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城中村困境形成的人、财物、组织和体制因素,并给出多中心复合治理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 治理困境 城市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裴乐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无限性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而循环经济提出了缓解这一矛盾的对策。现代城市在国家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管理系统的优劣影响着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进程。只有真正将传统的城市管理系统转入循环发展模式并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万家佩 涂人猛
随着改革与对外开放,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受自然、历史、行政、经济协作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形成的宏观区域经济格局正经历着一个重新探索与重新组合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已呈现出多类型、多模式与多层次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以大城市为发展核心,具有“点——轴——圈”空间结构与多重循环机制特征的大城市圈,随着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已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这类经济地域单元在我国各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独具特色与活力,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学和地理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达民
特大城市的形象问题引起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的设计、工具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在密集型大城市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均匀空间的比较之中提出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杰
主持人语:大城市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在当前国内经济循环重要性日趋上升的背景下,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大城市受制于要素承载的土地空间约束,发展动能和发展潜力都受到很多限制,未能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大城市也面临居住人口和发展要素高度集中并相互竞争空间的冲突。大城市的房价租金高、职住不平衡、交通拥挤等"城市病"突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成效和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对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了威胁。
关键词:
城市住房 城市住房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蓉
终身未育者增多是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过程中突出的新变化,已有研究大多认为中国仍是“普育”社会,并将其视为中国第二次人口转变的独特之处。文章以中国上海市为例,从代际差异、婚姻状况、社会经济特征3个维度,使用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和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相关婚育调查数据,考察女性终身未育现象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切入口浅议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就已度过育龄期和处于育龄末期的女性而言,上海市女性终身未育水平仍低于欧洲国家和同处儒家文化圈的东亚社会;但相对年轻的“65后”“70后”女性与年长队列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终身未育水平上升趋势。越是年轻的女性队列,终身未婚对终身未育的贡献越大;非上海户籍女性的终身未育水平低于上海户籍女性,但年轻队列中前者明显向后者靠拢。女性终身未育率还表现出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的特征。当前仍处于育龄期的年轻队列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年长队列,且婚育观念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性和个体性,婚育意愿低迷,推迟婚育的人群规模也在扩大,这些迹象预示着年轻队列的终身未育水平可能进一步上升。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大城市,女性终身未育现象及其扩散趋势,或许预示着当前中国社会的“普育”现象是“过渡性”的而非“独特性”特征。
关键词:
终身未育 第二次人口转变 人口普查 上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阿尔弗瑞德·斯汀格 孙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新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有关新的城市公共政策,如关于安全预防及其政策,长期以来由国家实施的“调整”趋向“合同化”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文俭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我国的城市管理,推动中国城市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是理论界和城市管理者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与传统城市管理相比,现代城市管理有其明确的内涵、内容、职能和特点。现代城市管理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它可以为现代城市运转提供动力,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支撑。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管理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突击运动式管理引发干群冲突;城市管理没能有效改善市民生活等。改善我国城市管理,首先需要准确把握现代城市管理的数字化、民主化、柔性化、精细等发展趋势。其次,要正确处理现代城市管理的人性关怀与严格执法、理讲求效率与注重公平、经济...
关键词:
现代城市管理 城市发展 关系 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文华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的特殊经济职能,而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则不仅包括城市经济方面,也包括城市政治、社会等方面。但就城市经济方面而言,城市经营是确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并整合营运城市内外资源实现该目标的经济活动,城市治理是协调不同主体确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导向的经济活动,城市管理则是为了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目标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任务导向的经济活动。城市经营可视为城市治理与城市管理的交集,既包括确立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治理,又包括为实现城市经济战略目标的管理,但关键是确立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建荣
论中国崛起世界级大城市的条件与构想杨建荣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多极化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作为世界经济现实发展重心的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经济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新旧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祁振兴 曾庆全 王兰芬 李汉斌 方庆忠
一、问题的提出在经历了十年经济,金融改革后的今天,我国各大城市农业银行的城区业务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昔日“农贷银行”,正在向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区域大银行转变。随着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