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1)
2023(15234)
2022(12529)
2021(11475)
2020(9182)
2019(21105)
2018(20721)
2017(39258)
2016(21398)
2015(24213)
2014(24125)
2013(23833)
2012(22556)
2011(21026)
2010(21431)
2009(20005)
2008(19800)
2007(18102)
2006(16767)
2005(15713)
作者
(64232)
(53259)
(53158)
(50894)
(34629)
(25680)
(23983)
(20855)
(20827)
(19341)
(18626)
(17906)
(17531)
(17381)
(17140)
(16680)
(15997)
(15659)
(15518)
(15321)
(13711)
(13338)
(13162)
(12472)
(12143)
(12079)
(12029)
(11862)
(10923)
(10729)
学科
(98759)
经济(98655)
管理(57593)
(55273)
(41976)
企业(41976)
中国(36428)
方法(32783)
(28880)
数学(27917)
数学方法(27614)
地方(26027)
业经(22600)
(20861)
(20198)
贸易(20178)
(20032)
(19673)
(19582)
农业(19242)
(17744)
银行(17707)
(17266)
(16939)
金融(16938)
(16633)
(15506)
环境(15436)
理论(13878)
(13644)
机构
大学(317676)
学院(315837)
(138612)
经济(135752)
研究(123498)
管理(112344)
中国(95157)
理学(93937)
理学院(92733)
管理学(91222)
管理学院(90622)
科学(72933)
(71088)
(64474)
(63811)
研究所(57384)
(54447)
中心(53904)
(50271)
财经(49538)
北京(46304)
(45695)
师范(45248)
(45051)
(44475)
经济学(43960)
业大(43231)
农业(42427)
(40035)
经济学院(39292)
基金
项目(199108)
科学(157584)
研究(147154)
基金(144667)
(127268)
国家(126170)
科学基金(106384)
社会(95751)
社会科(90751)
社会科学(90730)
(75347)
基金项目(74010)
教育(66722)
自然(65919)
(65211)
自然科(64396)
自然科学(64378)
自然科学基金(63252)
资助(60179)
编号(57900)
成果(49640)
(48688)
重点(45953)
(44830)
课题(42966)
国家社会(40560)
(40390)
发展(39612)
(38992)
教育部(38252)
期刊
(166356)
经济(166356)
研究(109611)
中国(72565)
(51841)
学报(49652)
科学(47775)
(47104)
管理(45416)
教育(39776)
大学(38013)
(36636)
金融(36636)
学学(35283)
农业(35211)
经济研究(27344)
财经(26316)
技术(26302)
业经(25913)
问题(23472)
(23004)
(19914)
(19344)
国际(18417)
世界(18029)
技术经济(15498)
图书(15292)
现代(15178)
(14355)
论坛(14355)
共检索到513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陶然  
“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被用于概指大城市发展所导致的各种社会、经济乃至政治问题。但近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和城市经济学家对“过度城市化”这一概念本身提出了置疑,并开始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和大城市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本文围绕“过度城市化”问题所引发的争议,对不同观点进行全面述评,指出: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背景。只要中国采取合适的城市化战略,是完全可以避免“大城市病”的。最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城市发展政策特别是人口政策的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善余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天巡视南方时谈到了许多问题,其中指出要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经验和做法;还谈到当初没有在上海搞经济特区是一个失误。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城市化问题上,能给予我们许多启发。 要借鉴外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各种经验;那么,已搞了200年城市化的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彩梅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向大城市涌动,造就了一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联合国发布的《2014年世界城市化发展展望》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有16个,2020年将达到20个,到2030年将达到23个。特大城市对于引领经济增长、吸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口规模扩张,土地等资源面临紧约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制约着特大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宝  
1.坚待规划先行,以规划指导建设。养老产业发展带的建设是一个新事物,应该加强规划,增加建设的科学性和统筹性。具体来讲:一是将养老产业发展带纳入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大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规划之中,明确发展养老产业是所选择地区的主导产业,明确被选地区在大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中的角色和功能。二是制订养老产业发展带建设专项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宁越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 ,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 ,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 ,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 ,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周伟  
依据新型城市运营管理行为,本文构建政府引导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现代城市治理系统,从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分析了中国大城市全球化发展治理绩效的现状与差距,概括性地归纳了未来全球大城市发展战略治理的目标趋势,并提出中国大城市全球化发展策略。综观未来发展规划,全球中心城市都已聚焦于产业创新、融合持续、城市文化、宜居利商、绿色交通、可支付住房与全面发展。为强化可持续竞争力,从现代城市治理系统建设与发展来看,中国大城市全球化应当健全持续安全长效的内生型城市经营模式,确立效率与创新双轮驱动的全球城市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化全球城市服务中心功能,实现世界级城市区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逄金玉  
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城市的发展,相应要求特大城市积极向智慧城市转变,这也是特大城市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管理复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特大城市与智慧城市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并以上海市与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例,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技术共性与相异的应用路径。在技术、体制、应用、产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特大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爱民  
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点轴发展理论和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探讨了大城市旅游圈的内涵与范围,并对大城市旅游圈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机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我国八大城市旅游圈的构想。与此同时,还对我国大城市旅游圈发展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玲  
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中期阶段,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以更高速度增长的大城市化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城市化中、后期这一规律不再发挥作用,中小城市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有生力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就全世界而言,大城市人口比重将于2019年停止增长,特大城市人口比重则于2046年停止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衰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在区域化规律的作用下,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被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所扩散的辐射力带动,形成连绵发展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敏学  
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处于快速城市化与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双通道进程中。快速城市化形成的巨量的住房需求,与尚不完善的住房供应方式共同引致了大城市住房发展中的结构性约束。在经济增长与短期利益导向下,分散的住房建设行动进一步"显化"了大城市的住房问题。文章指出,大城市住房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各方主体行动的有效整合。形成"区隔"化的供给结构,将有助于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胜仁  马书红  
大城市—卫星城间的交通联系在实现大城市与卫星城市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在对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科学、现代行政管理学和博弈论的角度,研究了大城市—卫星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基础和政策设计目标,同时,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体制问题)提出了政策设计的方法和城间交通协调发展政策设计的基点和关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力  
认为大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一方面源于城市化初期集聚效应的自我增强与城市化成本的市场传导机制失灵,另一方面源于"半市民化"体制下迁移者选择机制的扭曲及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失误。因此,要实现城市化重心的下移与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与信息传导功能,探索在中小城市重点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调整不合理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与财税政策,以及有序推进大城市的郊区化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61~2016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大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均是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经济增长对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发展也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且城市化为大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必要准备,但大城市的过度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