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3)
- 2023(7524)
- 2022(6422)
- 2021(5893)
- 2020(4676)
- 2019(10061)
- 2018(9832)
- 2017(18310)
- 2016(9645)
- 2015(10282)
- 2014(9830)
- 2013(9333)
- 2012(8330)
- 2011(7808)
- 2010(8024)
- 2009(7768)
- 2008(7428)
- 2007(6662)
- 2006(5984)
- 2005(5387)
- 学科
- 济(42128)
- 经济(42087)
- 管理(26012)
- 业(21617)
- 企(18335)
- 企业(18335)
- 方法(14467)
- 地方(12624)
- 中国(11467)
- 学(11061)
- 数学(11022)
- 数学方法(10813)
- 农(10456)
- 业经(9864)
- 理论(9599)
- 制(8705)
- 财(8249)
- 地方经济(7871)
- 和(7256)
- 农业(7115)
- 环境(7024)
- 融(6351)
- 金融(6348)
- 贸(6334)
- 贸易(6329)
- 教育(6317)
- 易(5977)
- 银(5838)
- 银行(5836)
- 行(5651)
- 机构
- 学院(140538)
- 大学(140448)
- 济(54260)
- 经济(52760)
- 管理(49899)
- 研究(47626)
- 理学(42637)
- 理学院(42009)
- 管理学(41115)
- 管理学院(40841)
- 中国(34445)
- 科学(30215)
- 京(29720)
- 财(25841)
- 所(23575)
- 范(23075)
- 师范(22922)
- 江(21908)
- 研究所(21409)
- 中心(21164)
- 财经(20508)
- 师范大学(18587)
- 经(18410)
- 北京(18269)
- 农(18035)
- 州(17946)
- 院(17566)
- 业大(17363)
- 经济学(17195)
- 经济学院(15200)
- 基金
- 项目(92910)
- 科学(74573)
- 研究(69652)
- 基金(67416)
- 家(58740)
- 国家(58281)
- 科学基金(50423)
- 社会(45372)
- 社会科(42982)
- 社会科学(42976)
- 省(36998)
- 基金项目(35535)
- 教育(32360)
- 自然(31361)
- 划(31165)
- 自然科(30642)
- 自然科学(30630)
- 自然科学基金(30022)
- 编号(28830)
- 资助(25849)
- 成果(23570)
- 重点(21649)
- 发(21159)
- 课题(20572)
- 部(19774)
- 创(19301)
- 国家社会(18978)
- 创新(18001)
- 年(17471)
- 项目编号(17434)
共检索到208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海艳 祝黄河
哈维以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为基础,创立"时空修复理论",以空间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积累进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通过空间生产、空间分配和空间消费,不仅使工人阶级依旧处在资本主义的剥削链条上,而且使资本主义剥削的范围扩张到了全球。哈维用阶级的空间斗争取代阶级的经济斗争,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剥削本质未变,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依然有效,反驳了新自由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挑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雪阳 孙立冰
大卫·哈维在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剥夺性积累"思想。在他看来,"剥夺性积累"实为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一种内在核心机制,通过私有化、金融化、危机管理和操控、国家再分配等主要方式不断实现暴力掠夺型积累。不过,一方面,由于忽视了"剥夺性积累"概念和"原始积累"概念在理论逻辑功用与具体历史所指、既定历史内涵等方面的显著差别,他试图赋予"剥夺性积累"概念以一般普遍性并取代"原始积累"概念的诉求根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哈维并没能像卢森堡那样清晰阐明"外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不仅令这一概念歧义丛生,更使得"剥夺性积累"思想深陷混淆的理解和争议之中。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曦 佘赛男
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对当代货币的权力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作了深刻地揭示。大卫·哈维认为当代货币可以成为一种商品,它是储存社会权力的工具,是权力拜物教的符号和伪装,货币的社会权力往往与其他方面的权力紧密联系,并通过国家与行业的权力来体现。大卫·哈维强调当代货币权力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与其表现的社会价值不同,这会导致市场价格与社会价值在数量及性质上的巨大差距。大卫·哈维认为随着当代技术发展,货币数量会失控,从而扩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恶劣品行的空间,对社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针对当代货币的社会权力,大卫·哈维希望创造理想的交易工具来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货币理论 货币权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梓奇 郭映彤 姚立颖 肖蔼玲
在数智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然对聋哑青少年的信息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聋哑青少年的信息生活有助于优化聋哑人群的信息环境,提升其在数智时代的幸福感。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探索聋哑青少年信息世界,通过文字访谈聋哑青少年、深度观察其课内外生活,并辅以对聋哑学校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依据“个人信息世界”理论对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聋哑青少年个人信息世界三维空间理论模型。该模型从内容、边界、动力3个维度分析聋哑青少年的个人信息世界,提出三维模型的内容-边界面、边界-动力面和内容-动力面,探索聋哑青少年的信息获取渠道、信息资源积累、信息行为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聋哑青少年认知信息世界的基础框架和进行信息行为的模式,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聋哑人群体及其信息生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金岩 吴殿廷
通过对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所包含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地理空间不平衡思想的解读,认为中国城市空间存在着"辩证乌托邦"的机遇。中国城市在空间建构过程中,应该避免单一价值取向的"乌托邦",而应在多元要素组成的"生命之网"的基础上建构空间的"辩证乌托邦"。进而探讨了这种"替代方案"的实现所需要政府角色和公共政策的转变,以及空间协调机制的整合,这是该书带给中国城市空间演进的最大意义。
关键词:
全球化 资本积累 空间 辩证乌托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环非 周子钰
二战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危机此起彼伏,有关城市研究的各类学科逐渐兴起,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城市研究思潮。其中,城市权利(the right to the city)逐渐成为城市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至今不衰。作为城市权利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继承列斐伏尔的衣钵,立足《资本论》,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尤其是那种受到目前盛行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影响的城市化,从资本主义危机的城市根源、城市共享资源的私有化和通过文化商品化来获取垄断地租等三个维度着重探讨了资本主义城市中城市权利的意义及其缺失,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权利观。
关键词:
大卫·哈维 城市权利 资本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松
大卫·哈维的城市地租理论为理解房地产金融化的内生性及其背后的地租与土地所有权作用,提供了一种供给侧的分析视角。该理论系统诠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地租的基本判断,指明房地产金融化积累是通过营造建成环境、刺激需求竞争、加强供给阶级垄断,从而创造并占有更多城市地租,并将其转化为利润。哈维区分了带来城市地租的资本循环与收入循环,揭示出房地产金融化积累的实质是对社会价值的再分配。这种价值转移是对劳动者财富的掠夺,加重了剥削;不仅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甚至还会进一步演变为经济社会危机。从中汲取理论启示,应当结合需求侧状况,着力推进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防止我国房地产过度金融化,促进房地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全
教师的阶级身份与资本主义制度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传统的以经济纬度对教师阶级的划分,认为在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应通过教师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的综合特征对教师的阶级身份进行识别。同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专业化在促进教师阶层"升迁"的同时也具有使教师阶层"无产阶级化"的危险。
关键词:
阶级身份 升迁 马克思主义 哈利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佳 袁久红
和其他西方生态主义学者单方面强调资本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性不同,大卫·哈维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从关系辩证法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元理论出发,强调了"资本"变成了一种"自然"的变量,"自然"也变成了一种"资本"的变量,两者的共生组成了"资本自然一元生态系统"中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其中统一性体现为"资本的自然生产"以及"资本的自然积累";对立性体现为时间维度上的自然损害的"线性积累性"和"指数加速性",以及空间维度上自然损害的"全球范围性"和"空间地理不均衡性",并在识别"灾难资本体制"和"寻租资本体制"的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资本 自然 大卫哈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民选 冯庆元
按照大卫·哈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商品住房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经历了从统一到背离的过程,因而划分为两个阶段。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背离虽然从理论上解释了现阶段我国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盛行的乱象,但是它却尚未进一步描述出住房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再次统一的第三个阶段。而习近平新时代"房住不炒"定位的理论逻辑,则是坚持住房基本属性应从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换价值回归到以居住为目的的使用价值上面来,从而实现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再次统一。
关键词:
“房住不炒”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慧敏 何寅
马克思在对资本积累的论述中隐含了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两重逻辑。资本原始积累是非生产性积累的一种表现形式。大卫·哈维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在对“资本原始积累”概念重构中提出了剥夺性积累理论,并指出剥夺性积累是当代金融资本主义积累的主导逻辑。金融资本凭借其绝对的垄断地位,通过股票及证券市场投机、信贷体系、危机操纵等方式对普通民众、中小企业和落后国家等进行剥夺性积累。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限制了生产性积累的发展,推动了财富的巨大集中,使普通民众愈加贫困化,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与失衡、政治合法性危机和社会对立加剧等危机。金融资本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剥夺性积累,使资本主义陷入了更深层次危机。金融资本的剥夺性积累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关键词:
金融资本 剥夺性积累 经济停滞 社会对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露茜
以领薪水为生的白领构成了美国的新中产阶级,它以组织形式上的科层制、以文化上"数字意识"为代表的技术理性、以经济上"消费就是一切"的"消费前卫"态度、以政治上的"疏离"与"冷漠"的"后卫政治"姿态为典型特征,进而影响到了整个20世纪美国社会的社会观念与社会心理,成了以教育政策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政策的源头之一,对教育的组织制度、知识内容的筛选、教学过程的建构、教师资格的认定以及整体教育改革的走向发挥了巨大的"向心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风华 万康
国内学术界对凡勃伦思想的研究大多强调其制度分析,忽略了其中更为突出的阶级分析。作为一个结构性概念,阶级分析占据主导的方法论地位,可以对许多制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制度总体上是一种状态结果,是有待解释的,因而制度分析只是一种补充。澄清凡勃伦的方法论也蕴含了如何看待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问题。将凡氏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凡氏的阶级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具有补充作用。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吸收和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在非本质性的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风华 万康
国内学术界对凡勃伦思想的研究大多强调其制度分析,忽略了其中更为突出的阶级分析。作为一个结构性概念,阶级分析占据主导的方法论地位,可以对许多制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而制度总体上是一种状态结果,是有待解释的,因而制度分析只是一种补充。澄清凡勃伦的方法论也蕴含了如何看待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问题。将凡氏的阶级分析方法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凡氏的阶级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具有补充作用。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吸收和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在非本质性的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分析及相关概念工具的构建方面是必要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笔者分析了马克思的个人观念和阶级观念,认为马克思眼中的个人是自利和理性的,并结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他眼中的阶级是阶级成员间关系的总和,是阶级关系的承担者。马克思强调阶级成员间的关系及阶级关系产生自个人行为选择,个人利益和个人行为是阶级利益和阶级行为的基础,他是从个人入手构建阶级理论的。如果除去西方主流思想孤立的个人观念的教条,把方法论个人主义理解为从个人入手解释经济现象的原则,那么马克思阶级理论,符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本意。
关键词:
个人 阶级 方法论个人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